论文摘要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粘液脓血便、腹泻和里急后重。由于目前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又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故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中医药治疗该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乌梅丸治疗UC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本课题通过建立UC大鼠模型来研究乌梅丸对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特别是通过观察其对UC大鼠细胞因子(IL-8、IL-13)及粘附分子(CD44、CD54)、κ基因结合核因子(NF-κ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的影响,深入揭示乌梅丸治疗UC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将健康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按雌雄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乌梅丸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4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个组均采用免疫加局部刺激(2,4—二硝基氯苯加醋酸)复合法,复制UC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分别观察蒸馏水、SASP、乌梅丸大、中、小剂量治疗UC大鼠后的一般状况、结肠病理改变及超微病理结构的变化;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UC大鼠病变结肠粘膜IL-8、IL-13含量的变化,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酶法(SP法)检测病变结肠粘膜免疫指标NF-κB、CD44、CD54、IL-8的光密度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法)检测病变结肠粘膜STAT6mRNA的表达的变化。结果:(1)实验1结果表明:模型组UC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重明显减轻(P<0.01),结肠组织损伤评分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模型组结肠组织细胞因子IL-8的表达明显升高,IL-13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实验2结果表明:模型组UC大鼠从症状上可见粘液稀便、甚至血便、消瘦、懒动、皮毛无光泽、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模型组结肠组织损伤评分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经过乌梅丸及SASP治疗后,乌梅丸各组及SASP组结肠组织损伤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在结肠粘膜上皮缺损情况、腺体排列是否规则、粘膜充血状况、炎细胞浸润等方面,各组怖砀谋浼暗缇迪鲁⒔峁咕忻飨缘牟钜臁?(3)实验3结果表明:模型组UC大鼠的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IL-8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抗炎细胞因子IL-13含量低于正常组(P<0.01);乌梅丸大、中、小剂量组、SASP组IL-8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IL-13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乌梅丸大剂量组IL-8、IL-13的含量分别与SASP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4)实验4结果表明:模型组UC大鼠结肠组织中CD44、CD54的光密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乌梅丸大、中、小剂量组及SASP组均能降低CD44、CD54的光密度,与模型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乌梅丸大剂量组CD44、CD54的光密度均高于SASP组(P<0.01)。(5)实验5结果表明:模型组UC大鼠结肠组织NF-κB的光密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乌梅丸大、中、小剂量组及SASP组均能降低NF-κB的光密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乌梅丸大剂量组NF-κB的光密度高于SASP组(P<0.01)。(6)实验6结果表明:模型组UC大鼠结肠组织STAT6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经乌梅丸和SASP治疗后,STAT6mRNA的表达升高,乌梅丸大、中、小剂量组及SASP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模型复制成功。乌梅丸对UC大鼠的治疗是有效的,其中中药组存在量效关系,乌梅丸大剂量组疗效优于SASP组。细胞因子IL-8、IL-13均参与UC形成。乌梅丸通过上调IL-13、下调IL-8,从而恢复细胞因子的失衡,达到调节免疫反应的目的。黏附因子CD44、CD54均参与UC的形成,乌梅丸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粘附能力从而调节免疫反应。核因子-κB在UC的形成过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乌梅丸通过下调NF-κB,而对细胞因子起调控作用。UC的发病与STAT6有关,乌梅丸通过上调STAT6的表达,从而使免疫功能恢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论文; 实验研究论文; 细胞因子论文; 黏附分子论文; 核因子论文;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论文; 乌梅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