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分析

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分析

孙靖蔡航王保中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方法及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我科就诊的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与对照组(行传统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各20例,主要观察与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鼻粘膜完整性、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鼻粘膜完整性、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手术视野清,操作简便,矫正后的鼻中隔符合正常解剖结构和正常生理功能,对患者创伤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引起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并发一系列病理症状与体征成为鼻中隔偏曲[1,2]。好发人群为有鼻外伤史[3]。鼻中隔偏曲不仅仅能引发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同时,还能诱发鼻窦炎,出现头晕、头痛、鼻塞、鼻出血等症状,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矫正手术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4,5]。因此,积极探索其优秀手术治疗方法是耳鼻喉科医师和患者的共同愿望。我科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术治疗20例患者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在18-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3±1.4)岁,40例患者均经相关理化器械检查确诊为鼻中隔“C”型偏曲11例,“S”型偏曲15例,复杂型偏曲14例。40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鼻塞、头晕或头痛、反复鼻出血等,病程长短不一。

1.2分组、人选及剔除标准40例患者根据患者就医先后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不考虑性别、年龄、病程的长短等方面的因素。人选标准:118岁以上;2理化检查存在明显的鼻中隔偏曲,并且存在明确的病理症状持续3个月;3经过4周正规药物治疗症状不缓解。④鼻中隔高位偏曲影响鼻窦引流、反复出血、反射性头痛、结构性鼻炎等。剔除或暂缓手术标准:伴急性鼻息肉感染、急性鼻腔、鼻窦感染、鼻出血、女性月经期;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肺结核、严重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血液病等患者。

1.3手术治疗方法?传统手术组按照卜国铉主编的教材进行[1]。病人采取坐位,使用1%丁卡因加适量肾上腺素,双鼻腔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加适量肾上腺素,切口处粘-软骨膜下及鼻底浸润麻醉,采用Killian法,选择常规左侧中隔鼻阈后切口,切除大部分鼻中隔软骨和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术[6]:患者取半仰卧位,头抬高30°,常规鼻腔麻醉后,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做弧形切口,切开同侧黏--软骨膜及鼻腔底部的黏--骨膜用吸剥器分离黏--软骨膜及黏--骨膜,分离范围至少要超过偏曲部位1cm。黏膜刀在原切口后约2mm自上而下斜行切开软骨,挑开确认位于对侧黏--软骨膜下,分离对侧黏软骨膜、黏骨膜。注意分离的手法、力度,动作粗鲁易造成鼻中隔穿孔[7]。分离鼻中隔软骨与上颌骨鼻嵴和犁骨连接处时,可以用圆刀纵行切开纤维粘连带再向深部分离,分离棘或嵴突时可以从四周向最突起处进行分离,如仍难以分离,先将棘或嵴突凹面分离,切除游离软骨,使两侧的腔隙变宽,再分离最尖锐部分,这样可以保证一侧黏膜正常,不至于形成穿孔。两侧分离后,咬除偏曲之软骨、嵴状突、棘突及凿处犁骨鼻嵴,查无残留骨片、无活动性出血后,复位黏膜,间断缝合切口,膨胀海绵双侧填塞,48h后取出,每日用呋麻液及氧氟沙星液交替点鼻。

1.4疗效评价方法?术中护理人员详实记录患者手术出血的量及手术时间;术后了解患者的痛觉程度;3个月后患者随访查看鼻腔及鼻中隔的情况,了解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等。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鼻粘膜完整性、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版、梨骨、上颌骨及腭骨鼻嵴共同构成。其中鼻中隔软骨前部和高位部分的“L”区是鼻梁的软骨支架。本对照组有3例患者术存在程度不同的并发症。特别是鼻中隔穿孔,多发生因为剥离黏膜时,鼻中隔嵴及棘处黏膜菲薄,张力较高,黏膜容易破裂;如果鼻腔有验证存在时,即使单侧撕裂也可能导致鼻中隔穿孔。若双侧黏膜撕裂,可将取出的软骨置于两侧裂口之间,以预防穿孔发生。而观察组术后3个月回访没见并发症发生。总之,我们认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手术视野清,操作方便,术后不破坏鼻中隔的生理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卜国铉.耳鼻咽喉科全书(鼻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52~253.

[2]高海河,唐鸣,赵霞.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技巧[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2):178-180.

[3]周正娟,胡明,潘中柱,等.鼻内镜下复杂鼻中隔偏曲矫正术52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14(08):101-102.

[4]谢建初.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7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32-33.

[5]黄小华,牛建瑛,毛春丽,等.鼻中隔矫正术后鼻黏膜缝合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12(33):38-39.

[6]肖小兰.应用传统方法与鼻内镜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8(21):16-17.

[7]张红娟.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5(18):34-35.

标签:;  ;  ;  

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