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广州涉外司法问题研究

清前期广州涉外司法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广州府为地域个案,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前期的涉外司法体制,正文共分五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论及清前期广州涉外司法的两种运作模式,即统治者实现其涉外司法管辖权力所依据的两种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操作方式。清前期外国人在广州府的分布区域,主要包括以番禺、南海两县辖境所构成的省城地区,以及香山县管辖下的澳门地区。官府针对两地的不同情况,实行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即本文所指的“澳门模式”和“省城模式”。清代广东地方官一般不直接面对及管理普通外国人,其对于以上两地外国商民的日常管理及司法管辖,都要借助这两套体制作为中介来实现。本章探讨的重点是这样两种管理体系在官府的涉外司法活动中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两种体系的运作究竟给官方实现其涉外司法管辖权力带来了何种影响。第二章以死刑案件的处理为中心,从实体与程序两个角度来分析清前期广州涉外刑事司法活动,侧重于探讨其不同于非涉外司法的制度性内涵。清代前期,广东是对外经贸往来的主要港口,在广州、澳门居住、贸易的外国人口不断增多,尽管官府有各种限制,但中外民间的日常接触和往来却不断增加,难免发生各种磨擦,也不乏刑事案件的发生。其间,命案的处理因为涉及死刑问题,不仅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也受到社会各方以及西方诸国的密切关注。古代命案的审理、判决,死刑的复核,直到人犯的勾决,都通过一系列繁琐的程序,最终掌控在皇帝的手中,作为操纵众生生杀大权的主要体现。面对不服管束的“蛮夷”,皇帝尤其将处理涉外命案视为一种重要的震慑手段而格外重视,继而采取了一些特殊的处理方式。由于涉外命案的处理在当时的外交态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典型性,故而,本章主要围绕涉外死刑案件的处理来探讨清前期涉外司法的实体和程序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一命一抵”立决死刑原则的贯彻和适用,后者主要体现在对于涉外司法中翻译角色的安排。第三章以广州十三行商欠案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清前期涉外商事纠纷的处理模式。康熙二十三年以后,随着东南沿海抗清势力的肃清,清朝实行开海贸易政策,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依据清朝政策,各通商口岸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官商组织垄断的形式进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朝廷为了强化对西方人的防范,清朝关闭其它三海关,仅留广东一口对外通商,此后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近百年里,西方各国与中国内陆地区的经贸往来,主要通过广州十三行来进行。由于这一贸易体制包含着种种缺陷与弊端,导致众家行商纷纷陷入资本短缺及周转不灵的困境,继而形成对外商的巨额债务。针对这种情况,当

论文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
  • 二、选题宗旨与意义
  • 三、研究材料与方法
  • 四、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清前期广州涉外司法的两种运作模式
  • 一、以葡人的有限自治为特征的澳门模式
  • 1、明清时期澳门地方建置及其涉外司法职能
  • 2、葡萄牙人的自治体系及其在涉外司法中的角色
  • 二、十三行体制下的省城模式
  • 1、十三行的政治职能及其在涉外司法中的角色
  • 2、想象中的“公班衙”
  • 3、官府介入审理的实际方式
  • 三、对两种运作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 第二章 涉外刑事司法的实体与程序分析
  • 一、涉外刑事案件概况
  • 1、案件社会成因与类型简述
  • 2、命案司法的特殊性
  • 二、“一命一抵”:涉外命案司法的实体性原则
  • 1、“一命一抵”原则在涉外案件中的确立及实施
  • 2、关于涉外案件与非涉外案件中适用“一命一抵”原则的比较分析..
  • 三、翻译:涉外刑事司法中的特殊程序
  • 四、指责与抗拒:西方人的理由与行动
  • 第三章 涉外商事纠纷的处理模式:广东十三行商欠案
  • 一、十八世纪以来行商资本短缺之缘由
  • 1、交易方式的固有缺陷
  • 2、官府对行商的勒索
  • 3、商业利润的非资本化投向
  • 二、清前期广州的金融活动与商欠的形成
  • 1、清前期广州对外贸易中的金融角色
  • 2、外商对行商的债权形态
  • 3、行商借贷利率的比较分析
  • 4、扶持与控告:外商对行商欠债的反应
  • 三、朝廷对商欠案的处理措施
  • 1、对行商的制裁:“交结外国诓骗财物例”
  • 2、“一商拖欠,众商派填”的连带清偿责任
  • 3、商人拖欠,官为代偿的特例
  • 四、商欠案处理的意义与影响
  • 第四章 涉外民事司法及其价值冲突
  • 一、民事纠纷的社会成因与类型特征
  • 二、房产诉讼
  • 1、“永租制”的流行与诉讼的缘起
  • 2、诉讼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三、债务纠纷
  • 1、华葡民间交易习惯与债务纠纷的形成
  • 2、官府的应对策略与处理方式
  • 四、民事司法领域的中西价值冲突
  • 第五章 “不治而治”—清前期涉外司法理念解析
  • 一、“不治而治”的精神渊源
  • 1、“华夷之辨”与涉外司法中的二元价值观
  • 2、“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专制逻辑
  • 二、“不治而治”的制度性特征
  • 1、“化外人有犯”原则的演变
  • 2、清前期广州涉外司法的经验特征
  • 三、“不治而治”的权力基础:司法主体的角色差异和权力冲突
  • 1、皇帝的地位与权力意志
  • 2、抵制与蒙骗:地方官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数据视角下乡镇环境司法问题研究[J]. 乡村科技 2018(28)
    • [2].网络舆论与刑事司法:典型案件整理[J]. 法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00)
    • [3].司法改革中的多元竞逐与单一效忠——以民国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收回为例[J]. 南开法律评论 2016(00)
    • [4].内容简介[J]. 清华法治论衡 2016(00)
    • [5].司法改革方法论[J]. 湖北社会科学 2019(07)
    • [6].用什么来评估司法——司法评估“法理要素”简论暨问卷调查数据展示[J].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4)
    • [7].再思司法改革:基于腐败治理的观察[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02)
    • [8].司法责任认定基本问题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9].媒体“绑架”司法问题之探析[J]. 法制博览 2018(31)
    • [10].我国司法方法论:学理研究、实践应用及展望[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02)
    • [11].“套路贷”相关司法问题与对策研究[J]. 法律适用 2019(21)
    • [12].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司法改革实践与司法理论探索[J]. 政法论丛 2018(05)
    • [13].紧密联系司法实践 解决中国司法问题[J]. 人民司法(应用) 2016(28)
    • [14].论司法的价值与案件审理的范围和原则[J]. 晋阳学刊 2018(01)
    • [15].论党支持司法:理论阐释和实现方式[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7(06)
    • [16].房屋拆迁中常见司法问题研究[J]. 才智 2015(09)
    • [17].类型化思维在刑事司法中的适用[J]. 祖国 2020(02)
    • [18].让执行不再难——浅论能动司法对建立良性执行工作机制之影响[J]. 财经政法资讯 2011(02)
    • [19].关于依法履职公正司法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J]. 浙江人大(公报版) 2015(06)
    • [20].老赖是怎样炼成的[J]. 世界博览 2011(16)
    • [21].司法改良视角下民国检察危机探析[J]. 财经政法资讯 2016(04)
    • [22].司法能动的正当性与规范化探析[J]. 宿州学院学报 2018(04)
    • [23].本轮司法改革(2014-2018年)的经验总结、问题分析与未来展望[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9(04)
    • [24].智慧司法的难题及其破解[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04)
    • [25].刑法任务的司法逻辑解读构架[J]. 法制博览 2019(27)
    • [26].紧密联系司法实践 解决中国司法问题[J]. 中国应用法学 2017(01)
    • [27].民意的三个层次——兼论司法语境下的民意定位[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8].新一轮司法改革核心问题研究透视[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29].论司法的公信力[J]. 法制与社会 2018(25)
    • [30].当代中国的“司法”概念——基于宪法文本和政策文本的实证分析[J]. 政治与法律 2018(07)

    标签:;  ;  ;  

    清前期广州涉外司法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