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传统的翻译研究比较注重对译本的研究,但对翻译过程的关注远远不够,部分原因是人脑内部机制复杂,研究人脑思维活动缺乏可靠的研究方法。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学者开始使用一种源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声思维法——对翻译过程进行描述和解释,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本研究运用有声思维法对比和分析中国职业译者与学生译者的翻译过程,旨在找出这两组译者在识别翻译问题和解决翻译问题方面的差异。研究者挑选两名职业译者和三名学生译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者,要求他们将一篇由约450个单词组成的英文文章(节选自小说A Long Way from Chicago)译成中文(受试者的母语)。在翻译过程中,受试者需实时口述出大脑中的各种信息。研究者使用录音设备记录受试者的口述内容。受试者结束翻译和口述后,研究者收集受试者的译文。研究者根据译林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译本《远离芝加哥的地方》(该译本由柯平与王玉括翻译。研究者之所以选择该译本是因为该译本的译者将源语文本中的信息最大化地传递到了译文中,译文符合目标语语法和用法规范,易于被读者接受,实现了对等)和柯平教授十多年来(2002年至今)在翻译教学与研究中不断归纳总结的常见翻译与中英文语言使用方面的错误(部分研究成果已出版),仔细对照检查了每位受试者的译文。初步检查后,研究者发现职业译者译文的质量胜过学生译者译文的质量。找到造成上述译文质量差异的原因可以帮助教授翻译的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翻译教学,更可以帮助学生译者认识到自己翻译中所存在问题的根源,从而学会如何像一个真正的译者那样做翻译。基于这些考虑,研究者将录音中受试者口述的一切内容转写成文字,对其进行定性数据分析。对需转写的内容中听不清楚之处,研究者联系受试者请其澄清。在转写过程中,研究者使用统一的代码标注停顿、重音等现象,以使记录的文字标准化。转写完毕后,研究者反复阅读原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离,用表格形式展现数据,以便能清楚看出各受试者发现翻译问题和处理翻译问题的过程,并对两组译者的翻译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处理和对比分析的结果显示:1)职业译者识别出了绝大部分翻译问题(尽管仍有个别翻译问题没能识别出来);学生译者则有很多翻译问题没能识别出来。2)职业译者识别出了多种翻译问题;学生译者主要识别出了词汇理解问题和目标语表达问题。3)职业译者在计划翻译任务(指译者在着手翻译前对源语文本背景及作者背景等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和了解)和理解源文这两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学生译者在计划和理解方面做得不到位。4)职业译者常常使用英英字典(有时使用英汉字典);学生译者则主要依靠英汉词典(偶尔使用英英字典)。5)职业译者一般能批判性地接受字典给出的释义;学生译者往往不考虑字典给出的释义是否正确或者在语境下使用是否合适。6)职业译者在使用因特网方面往往更具技巧,会关注网上搜索结果是否可靠;学生译者往往缺乏搜索技巧,常常过于相信网上搜索的结果。7)职业译者在理解具体的词、短语或句子时常常求诸语境;学生译者则常常孤立地理解词、短语或句子。以上结果提示:职业译者和学生译者在识别翻译问题和解决翻译问题方面存在差异。相比学生译者而言,职业译者能够识别出更多数量、更多种类的翻译问题,并且能够更加灵活、更具技巧地解决翻译问题。联系实验过程,研究者认为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工作态度:学生译者往往不能认真对待翻译;2)对翻译活动本身性质的认识问题:学生译者往往未能正确认识什么是翻译以及怎样做好翻译;3)技能问题:学生译者缺乏解决翻译问题的技巧。本研究的结论对于翻译过程研究和翻译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的结果支持Lorscher (2005)提出的关于不同组译者翻译过程差异的假说。除理论意义外,本研究的结论对于研究方法也有一些贡献。在之前的研究,尤其是中国环境下的研究中,较少有人运用有声思维法,而本研究运用有声思维法描述和对比了不同译者翻译过程的差异。本研究的结论对于翻译教学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翻译实践课上,教师可以使用有声思维法向学生展示应该如何识别翻译问题并且有效地解决翻译问题,亦可以要求学生使用有声思维法汇报翻译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找到他们做翻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由于时间精力的关系和样本大小的限制,本研究未对造成翻译过程差异的其它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后续研究者可针对导致翻译过程差异的其它原因(诸如译者的动机、态度、社会文化背景、所接受的学习和训练模式、文体类型以及心理因素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此外,由于有声思维法固有的缺陷,译者某些潜意识的思维活动无法口述出来,后续研究者可以综合使用共时报告、回溯报告、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尽可能多地获取译者思维活动的数据,以便能够找到职业译者和学生译者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更多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