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寿险需求的区域性研究

我国非寿险需求的区域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非寿险行业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性。我国自80年代恢复保险业务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非寿险业也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各非寿险保险公司加大经营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保费收入稳定增长;汽车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也极大地拉动了非寿险业务的发展。在非寿险市场的发展中,对其有效需求和给以及市场态势进行分析,全面把握市场的需求规模、构成和其他特征,正确认识非寿险市场的结构,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政府的有效监管和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政策和理论研究所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非寿险业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但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与此相对的是市场潜在需求巨大,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刺激非寿险业发展的潜在有利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于促进非寿险业市场需求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我国非寿险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严重地阻碍了非寿险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市场的区域性也有利于刺激非寿险业的市场需求。本文力图从非寿险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实情,对非寿险行业的市场需求现状和潜力进行研究,分析影响我国非寿险业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以及非寿险市场的区域性,以找出促进非寿险业市场需求进一步发展的方法。全文共分为六章。前两章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章从定性角度分析我国非寿险市场的现状以及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第四章和第五章则分别对我国非寿险市场的整体需求和区域性需求两方面进行了定量研究;最后一章对全文的分析研究进行总结,并对非寿险市场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各章具体的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是在我国非寿险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也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提出的,并说明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所在。第二章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非寿险市场需求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一部分学者从定性角度说明了对我国非寿险市场需求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产业结构变化、通货膨胀率、消费者保险意识、风险水平(损失可能性)等;另一部分学者则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整体非寿险业的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分析。总的来说,和寿险业市场需求的研究成果相比,对非寿险业市场需求区域性的相关研究较少,所以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第三章首先介绍了我国非寿险市场的运行环境,因为市场运行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非寿险行业的市场需求。我国非寿险业的市场运行环境主要分为经济环境、金融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四个方面,每一方面都对非寿险市场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经济环境分为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两方面:国际经济环境的分析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说明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非寿险市场的不断前进和对外扩张;国内经济环境对非寿险行业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金融环境主要从金融监管和经营方式方面对非寿险业产生影响,良好的金融市场能够为非寿险机构的资金运用创造有力条件。社会环境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间接促进了非寿险业市场需求的增加;教育水平的上升,提高了居民的风险意识,加深了人们对保险产品的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非寿险企业的营销方式,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把信息革命深入到了非寿险公司内部,为非寿险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国际非寿险市场的经营业绩状况良好,但我国非寿险业无论是在保险深度还是在保险密度方面都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随着非寿险业发达国家的非寿险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将会给国内非寿险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法制环境分为国内的法制环境和国际保险运行规则两方面。由于我国的保险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相关的保险法律法规较少,约束效力也很有限;但是近年来实施的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很大程度地促进了非寿险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国际的保险法律法规对于已经加入了WTO的中国来讲,除了起到规范国内非寿险行业的作用以外,对非寿险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接着,第三章分析了我国非寿险市场的现状。在分析了近年来我国非寿险行业保费收入变化的基础上,对非寿险市场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说明:我国非寿险市场需求的结构由以前的企财险占主导地位,转变为现在的车险增长速度加快,成为非寿险行业的第一大险种,而企财险次之的状况;非寿险市场正不断实现全面对外开放的目标,在经营业务的范围和险种上都持续扩大;另外,由于我国国民收入整体增加,非寿险市场需求主体的支付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但相反方面,我国非寿险市场也呈现出投保率低、市场结构性矛盾等不足的特征。从市场发展不均衡的方面看,我国非寿险市场存在东部强而西部较弱的特征,这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是一致的。第三章最后,本文从定性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非寿险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率和风险水平,并结合实际和数据的可得性,分别选择了国民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每年交通事故与火灾损失的总和作为三个影响因素的衡量指标。第四、五章是本文的实证部分,分别从全国整体和地区区域性两个不同角度对我国的非寿险市场需求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第四章对我国整体非寿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搜集了三个影响因素和市场需求的衡量指标非寿险保费收入四个变量的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验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数据序列可能是非平稳的,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所以本文在对变量取对数的基础上,对数据序列进行了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保费收入、CPI和风险水平是一阶单整变量,而GDP是二阶单整变量;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市场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VAR模型,分析三个影响因素对保费收入变动的影响及贡献程度,接着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图,分析了扰动项的影响是怎样通过三个因素传播到非寿险保费收入上的,并利用方差分解研究了四个变量的结构冲击对保费收入变化的贡献率;最后进行了协整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了四个变量的短期变化对长期均衡偏离的敏感程度。第五章对非寿险市场需求的区域性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全国31个地区的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三个变量的数据,对这些地区进行非寿险市场需求聚类分析,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非寿险业发达、非寿险业发展一般和非寿险业发展程度较低三类地区。然后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类地区四个影响因素变量的面板数据,分别对每一类地区建立合适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第一类地区的非寿险市场发展的也相对比较完善,对居民财产的保障程度和投保率也都较高;相反,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的非寿险业发展水平也比较低,其投保率和居民财产的保障程度都较低。最后一章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上分别从全国整体非寿险角度和地区区域性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认为我国的非寿险行业除了改善市场结构、创新保障产品、完善保险法律法规之外,还应该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手段上注意地区之间各方面的差异,以改善目前非寿险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非寿险市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定性预测。本文是根据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非寿险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除了在理论上对非寿险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做出分析外,还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为论文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本人的理论知识有限,加上对我国非寿险市场实际的感性认识不足,对此题目的研究,只能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框架结构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成果
  • 2.2 国内研究成果
  • 3. 我国非寿险业的概况及其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3.1 我国非寿险市场的运行环境
  • 3.1.1 经济环境
  • 3.1.2 金融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法制环境
  • 3.2 我国非寿险市场的现状
  • 3.2.1 非寿险市场发展的基本特征
  • 3.2.2 非寿险市场需求的地区不平衡
  • 3.3 非寿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通货膨胀
  • 3.3.3 风险水平
  • 4. 全国非寿险业市场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数据的来源和分析思想
  • 4.2 因果关系检验
  • 4.3 平稳性检验
  • 4.4 VAR 模型
  • 4.5 脉冲响应函数
  • 4.6 方差分解分析
  • 4.7 协整检验
  • 4.8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模型)
  • 5. 非寿险市场需求的区域性分析
  • 5.1 地区聚类分析
  • 5.1.1 聚类变量及研究样本的选择
  • 5.1.2 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不同类地区的差异性分析
  • 5.2.1 数据的收集
  • 5.2.2 建模的原理和方法
  • 5.2.3 各类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和比较
  • 6. 结论
  • 6.1 政策含义
  • 6.1.1 对全国非寿险市场整体发展的建议
  • 6.1.2 对非寿险市场区域不平衡性的政策建议
  • 6.2 非寿险市场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寿险各险种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J]. 华北金融 2015(08)
    • [2].文化因素对非寿险消费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保险研究 2013(04)
    • [3].中国非寿险市场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上海保险 2010(09)
    • [4].中小企业非寿险保险产品与市场[J]. 商场现代化 2008(01)
    • [5].甘肃省非寿险业市场化进程与效应分析[J]. 甘肃金融 2008(03)
    • [6].2011年之后的泰国非寿险业发展与监管新政[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3(04)
    • [7].非寿险费率监管的国际经验[J]. 中国金融 2012(01)
    • [8].我国非寿险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分析[J]. 时代金融 2010(11)
    • [9].全球化视角下的我国非寿险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0].基于杜邦财务分析法下的中美非寿险业发展策略比较[J]. 海南金融 2008(08)
    • [11].非寿险银行保险销售模式研究[J]. 上海保险 2012(03)
    • [12].青海非寿险市场环境分析及对策[J]. 青海金融 2012(09)
    • [13].中国非寿险业的健康状况研究[J].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9(01)
    • [14].论非寿险业调整周期下的再保险职能[J]. 中国保险 2009(08)
    • [15].基于成本收益的中小企业非寿险产品供给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12)
    • [16].分层模型在非寿险精算学中的应用研究评述[J]. 统计研究 2013(05)
    • [17].非寿险银保业务营销策略研究[J]. 中国保险 2012(04)
    • [18].中国非寿险市场承保周期的存在性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9].城镇化、人口规模对非寿险保险深度的影响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 2015(06)
    • [20].关注非寿险理财型产品销售投资风险[J]. 中国保险 2008(10)
    • [21].非寿险银保产品的体系建设和创新方向[J]. 上海保险 2012(01)
    • [22].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及其特征[J]. 中州大学学报 2015(04)
    • [23].非寿险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预期经济后果分析[J]. 保险研究 2011(04)
    • [24].分位数回归在非寿险产品费率厘定中的应用[J]. 统计与决策 2010(24)
    • [25].天津市非寿险投资型产品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J]. 华北金融 2009(01)
    • [26].我国非寿险业资本结构使用效率的实证研究[J]. 财经科学 2008(01)
    • [27].GAMLSS在非寿险费率分析中的应用[J]. 保险研究 2013(08)
    • [28].SNA关于非寿险服务产出测算方法的修订及中国有关核算的改革研究[J]. 统计研究 2013(02)
    • [29].非寿险责任准备在损益表的体现[J]. 财会月刊 2015(11)
    • [30].基于统计学原理的非寿险精算应用探讨[J]. 怀化学院学报 2020(05)

    标签:;  ;  ;  

    我国非寿险需求的区域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