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虎杖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为白藜芦醇和蒽醌类化合物。以汉中地区虎杖为原料,研究从虎杖中同时提取、分离和纯化白藜芦醇和蒽醌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索氏提取法对虎杖中的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的提取时间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时间。经索氏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生长年限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ymmertry-C18,流动相乙腈∶水=19.5∶80.5,流速1.0mL/min,柱温28℃,检测波长303nm,进样量10μL。结果发现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在虎杖中的积累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同时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年限虎杖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蒽醌类化合物在虎杖中的积累也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而且野生虎杖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于人工种植虎杖。将虎杖中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为后续的提取准备条件,通过正交实验对虎杖自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温度45℃,自然发酵48h,经自然发酵白藜芦醇苷的转化率达96.1%。对自然发酵后的虎杖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优化的提取条件为95%乙醇作溶剂,料液比1∶6,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果白藜芦醇的含量达1.912%,蒽醌类化化合物的含量1.504%,将提取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到粗品Ⅰ,粗品Ⅰ的得率为11.11%,粗品Ⅰ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为15.31%,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1.83%。根据白藜芦醇和蒽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选择混合溶剂(F∶B=1∶3)处理粗品Ⅰ,得到粗品Ⅱ。其中白藜芦醇含量达33.1%,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达25.98%,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为90%,蒽醌的提取率为91.41%。选用50%的乙醇溶解粗品Ⅱ,使白藜芦醇主要溶解在溶液中,而蒽醌类化合物析出在沉淀中,烘干沉淀即得蒽醌类化合物初品,初品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达50.82%。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筛选出蒽醌类化合物最佳纯化大孔树脂D101,利用D101对蒽醌类化合物初品进行纯化,精品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为71.51%;并利用大孔树脂A对白藜芦醇样品溶液进行纯化,精品中白藜芦醇的含量达97.78%。分别以干虎杖和鲜虎杖为原料经自然发酵、回流提取、混合溶剂除杂、50%乙醇分离和大孔树脂纯化,对完整的工艺进行验证。干虎杖中白藜芦醇精品得率为1.26%,精品中白藜芦醇含量为97.87%,蒽醌类化合物精品得率为1.34%,蒽醌类化合物含量为71.71%;鲜虎杖中白藜芦醇精品得率为0.6%,精品中白藜芦醇含量为98.01%,蒽醌类化合物得率为0.52%,蒽醌类化合物含量为70.83%。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苷可降低餐后血糖[J]. 饮料工业 2019(05)
- [2].白藜芦醇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16)
- [3].酶解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工艺研究[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8(04)
- [4].白藜芦醇苷对大鼠睾丸扭转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实用预防医学 2018(05)
-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白藜芦醇苷降低餐后高血糖的研究进展[J]. 青海科技 2019(05)
- [6].白藜芦醇苷对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04)
- [7].白藜芦醇苷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J]. 中成药 2019(02)
- [8].利用微生物代谢酶转化白藜芦醇及大豆异黄酮的方法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11)
- [9].白藜芦醇制备技术进展[J]. 中成药 2010(09)
- [10].影响白藜芦醇苷水解的因素[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10)
- [11].脑缺血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及白藜芦醇苷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J]. 儿科药学杂志 2008(04)
- [12].预先给予白藜芦醇苷对TGF-β_1诱导生长小鼠肾足细胞株MPC5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J]. 山东医药 2019(27)
- [13].白藜芦醇苷通过上调SIRT1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增殖和炎性因子表达[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8(03)
- [14].白藜芦醇苷的稳定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04)
- [15].白藜芦醇苷通过上调SIRT3和SDF-1延缓大鼠心肌纤维化[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8(09)
- [16].活血龙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09)
- [17].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苷可降低餐后血糖[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10)
- [18].白藜芦醇苷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 药学实践杂志 2013(04)
- [19].酶解法制备白藜芦醇的工艺优化[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1(05)
- [20].酶解法制备白藜芦醇的工艺优化[J]. 农业机械 2011(32)
- [21].温度诱导双水相提取分离白藜芦醇苷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4(07)
- [22].虎杖中白藜芦醇生物转化菌的筛选及鉴定[J]. 现代食品科技 2012(07)
- [23].白藜芦醇苷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J]. 辽宁体育科技 2010(04)
- [24].白藜芦醇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11)
- [25].转化白藜芦醇苷虎杖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J]. 食品科学 2012(11)
- [26].虎杖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20(03)
- [27].中药复方制剂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08(01)
- [28].白藜芦醇苷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抑制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1(10)
- [29].RP-HPLC紫外、荧光检测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及其苷含量的比较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1)
- [30].本期导读[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