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雾状层论文-张晓飞,陈坚,项立辉,方建勇,李东义

海洋雾状层论文-张晓飞,陈坚,项立辉,方建勇,李东义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雾状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影响因素

海洋雾状层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飞,陈坚,项立辉,方建勇,李东义[1](2014)在《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粤东上升流区和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共选取7条断面,通过分析水体的温度、盐度、密度、浊度、叶绿素浓度特征和悬浮体现场粒度平均粒径、体积浓度特征等,初步研究了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的特征及其受控机制。研究发现粤东上升流区底部雾状层普遍发育,在个别站位存在表层雾状层,高能的近岸浪流作用和来自港湾、河流的泥沙为表层雾状层和底部雾状层提供物源;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底部雾状层也普遍发育,在珠江口外的内陆架和外陆架陆坡区表层雾状层比较常见,陆坡区中层雾状层比较发育,本区雾状层的物源主要来自珠江和台湾岛西南部河流的入海泥沙、海底沉积物以及生源颗粒物。南海北部底部雾状层的强度和扩散范围主要受水动力条件、河流入海物质的扩散和底质再悬浮等控制。(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4年02期)

张晓飞[2](2012)在《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海北部上升流区和陆架陆坡区各选取8条断面,通过分析水体的温度、盐度、浊度、叶绿素特征,和悬浮体组分、现场粒度平均粒径、体积浓度特征等,研究了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的特征及其受控机制。研究表明,南海北部上升流区底部雾状层普遍发育,个别站位存在表层雾状层,高能的海岸过程和来自港湾、河流的高输入物质为表层雾状层和底部雾状层提供物源。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底部雾状层普遍发育,在珠江口外的内陆架和外陆架陆坡区表层雾状层比较常见,陆坡区中层雾状层比较发育。本区雾状层的物源主要来自珠江入海泥沙,台湾西南部的河流的入海泥沙,海南岛上河流提供的陆源物质,生源颗粒物。陆坡区底部雾状层内颗粒物离开海底向海横向扩散的趋势非常明显,陆架边缘的雾状层的水平扩散是陆架颗粒物质向深海输送的重要方式。南海北部底部雾状层的强度和扩散范围主要受水团性质、河流入海物质的扩散、底质再悬浮等控制,海洋雾状层的结构特征和层内颗粒物的垂向扩散、横向输送与影响本区的水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珠江口外18-6、18-7断面的现场粒度平均粒径和体积浓度断面图显示,雾状层内颗粒物的平均粒径范围分别为30-110μm,50-110μm,下层水体体积浓度的高值区与雾状层的范围比较一致。对悬浮体的EPMA分析表明,陆架边缘上层雾状层内颗粒物主要是生源颗粒物,中层雾状层和底部雾状层内颗粒物以陆源颗粒物为主。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依托于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01-CJ13,908-01-CJ18,908-ZC-I-05)进行。(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期刊2012-06-01)

李云海[3](2007)在《中太平洋及东海陆架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对中太平洋及东海陆架海洋雾状层进行了研究。中太平洋海洋雾状层的研究以2005首次环球大洋考察12个站位的132个悬浮体样品含量、2820个悬浮体和底质ICP-MS分析数据及航次资料为依据,对中太平洋水体中悬浮体的颗粒物元素组分及其运移示踪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太平洋雾状层和悬浮颗粒物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物源研究表明:1)本区悬浮体含量很少,一般不超过0.30mg/dm~3。悬浮体含量和悬浮颗粒物中主要元素垂向分布呈叁段式变化。表层雾状层颗粒物含量较近底雾状层少,以生源组分为主,而近底雾状层内以陆源为主;2)多金属结核区西区雾状层内悬浮体含量明显高于东区,火山源颗粒物质含量明显多于东区,可能与西区洋底火山喷发作用比较强烈有关;3)在海山顶部和斜坡区海底为多金属结壳覆盖的情况下,大洋中广泛存在的近底雾状层并不存在。中太平洋近底雾状层颗粒物示踪指标研究显示,悬浮体中Ba的96%以上属于生源成因,经换算所获得的生源钡(Ba_(bio))是生源组分的良好指标,Ti和Al是陆源组分的良好指标,与国际上的结论十分相似。通过12种主要元素相关分析,筛选出Ba_(bio)/Ti和Ba_(bio)/Al值作为陆源/生源物质比例的敏感性指标。与上覆水体相比,近底雾状层内陆源组分显着增加,但较底质沉积物为低;生源组分则明显降低,但比底质沉积物为高,这一规律说明底质沉积物再悬浮对近底雾状层有显着的影响,表明Ba_(bio)/Ti和Ba_(bio)/Al值可以作为近底雾状层颗粒物的高精度示踪指标,其中Ba_(bio)/Al值尤为敏感。这一结果补充了国际上通用的Ba_(bio)和Ba_(bio)/Al示踪指标的内容。东海雾状层的研究以2003年秋季在东海48个测站分层采集的悬浮体水样及剖面站位连续的水体温度、盐度、深度、浊度等大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东海海洋雾状层的特征、分类和台风前后的变化,结合水文环境因子分析了其影响机制和台风的影响。提出了东海海洋雾状层结构的叁种基本类型,对国际上适合于深海大洋的雾状层的类型命名进行了改进,以与陆架区浅水环境相对应。揭示了在穿过陆架的剖面上存在四个高浊度的雾状层中心区,彼此之间为不同水团分隔。雾状层结构特征与以温、盐和密度为特征的海洋水团类型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黑潮在东海陆架边缘沿陆坡的爬升及其入侵陆架的支流与较浑浊的黄、东海陆架水体的相互作用,以及浊度较高的长江冲淡水在东海水体上层的存在,是东海雾状层类型复杂多样的主因。陆架边缘的雾状层的水平扩散是陆架颗粒物质向深海输送的重要方式。台风对雾状层影响的研究表明,1)台风过程引起东海陆架底质沉积物的强烈再悬浮,大大增强了陆架下层雾状层的范围和浓度,使PN断面上出现了浊度达2 FTU、厚度超过20m的连续下层雾状层,覆盖了整个东海陆架。而叁个雾状层中心区的核心位置仍然基本未变;2)叁个下层雾状层中心区的范围增加了2倍,浊度增加5倍,雾状层范围和浊度的大幅度扩展表明陆架颗粒物向东部深海的输送也大量增加; 3)台风增强了黑潮次中层水入侵陆架中上层水体,压制了中、外陆架区下层雾状层的向上扩展,其厚度反而低于台风前,同时推动下层浑浊水体反向朝陆架边缘扩展。上述研究揭示出台风产生的极端海况对陆架物质输送通量和海洋环境有重大影响。本文是有关台风对雾状层影响的首次报道。(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7-06-06)

吴自军,彭晓彤,王虎,覃超梅[4](2004)在《海洋雾状层的成因及其对海洋碳循环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雾状层既是陆源物质进入海底的输送通道,又是海洋水体中沉降颗粒及底部再悬浮颗粒物的停留场所。雾状层物质来源主要有陆源、生源以及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不同海区、不同层位的雾状层的物质来源有所差异;雾状层的成因具有复杂性,既有物理作用,又有生物及化学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海底洋流、内波(潮)等物理作用是雾状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雾状层中碳的存在形态主要有颗粒有机碳(POC)、溶解有机碳(DOC)、胶体有机碳(COC)以及无机碳,雾状层与其上下海水之间、雾状层与海底表层沉积物之间不同形态碳在生物-化学-物理动力系统作用下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与迁移,对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是整个海洋碳循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04年03期)

海洋雾状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南海北部上升流区和陆架陆坡区各选取8条断面,通过分析水体的温度、盐度、浊度、叶绿素特征,和悬浮体组分、现场粒度平均粒径、体积浓度特征等,研究了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的特征及其受控机制。研究表明,南海北部上升流区底部雾状层普遍发育,个别站位存在表层雾状层,高能的海岸过程和来自港湾、河流的高输入物质为表层雾状层和底部雾状层提供物源。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底部雾状层普遍发育,在珠江口外的内陆架和外陆架陆坡区表层雾状层比较常见,陆坡区中层雾状层比较发育。本区雾状层的物源主要来自珠江入海泥沙,台湾西南部的河流的入海泥沙,海南岛上河流提供的陆源物质,生源颗粒物。陆坡区底部雾状层内颗粒物离开海底向海横向扩散的趋势非常明显,陆架边缘的雾状层的水平扩散是陆架颗粒物质向深海输送的重要方式。南海北部底部雾状层的强度和扩散范围主要受水团性质、河流入海物质的扩散、底质再悬浮等控制,海洋雾状层的结构特征和层内颗粒物的垂向扩散、横向输送与影响本区的水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珠江口外18-6、18-7断面的现场粒度平均粒径和体积浓度断面图显示,雾状层内颗粒物的平均粒径范围分别为30-110μm,50-110μm,下层水体体积浓度的高值区与雾状层的范围比较一致。对悬浮体的EPMA分析表明,陆架边缘上层雾状层内颗粒物主要是生源颗粒物,中层雾状层和底部雾状层内颗粒物以陆源颗粒物为主。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依托于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01-CJ13,908-01-CJ18,908-ZC-I-05)进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雾状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飞,陈坚,项立辉,方建勇,李东义.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步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

[2].张晓飞.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2012

[3].李云海.中太平洋及东海陆架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4].吴自军,彭晓彤,王虎,覃超梅.海洋雾状层的成因及其对海洋碳循环过程的影响[J].海洋科学进展.2004

标签:;  ;  ;  

海洋雾状层论文-张晓飞,陈坚,项立辉,方建勇,李东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