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虽然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法学界就开始对藏族赔偿“命价”现象予以热切关注,但是,时至今日,“赔命价”民间规则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是否仍然具有生命力?如果有,它又是以怎样的方式与渠道进入刑事司法过程中的?这些问题都未曾被我国学者们予以阐明。2010年7月至8月,笔者与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淡乐蓉教授一起深入青海藏区的各级人民法院展开有关赔偿“命价”案件的调研。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笔者全面调查了解了目前青海藏区赔偿“命价”问题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情况,并发现:“赔命价”民间规则在青海藏区仍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顽强地存在于审判实践中,并影响着审判的最终结果。为了为我国理论界对“赔命价”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立法机关变通相关刑事立法、制定一些较为灵活的刑事政策提供可靠的素材;为上级司法机关作出新的司法解释提供客观的依据,笔者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对青海藏区法院审理赔偿“命价”案件的现状予以阐述,进而揭示“赔命价”民间规则进入审判实践的方式与渠道。本论文首先通过展示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十三个案例,试图尽可能使之逐步真实地表现赔偿“命价”案件的审判实践;其后对所列举的十三个实证个案按照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进行归类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从审判级别管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刑事审判三个方面揭示出法官在审理赔偿“命价”案件时的关键所在,进而实现对“赔命价”民间规则进入审判实践的方式与渠道予以全面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