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型私募基金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生产型私募基金发展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从1949年艾尔弗雷德·文斯勒·琼斯以私募方式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只对冲基金以来,私募基金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投资工具。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私募基金也呈现出了迅猛发展之势,成为我国金融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和政策引导,我国的绝大多数私募基金多集中在证券、房地产等热点市场,并通过违规操作获得投机收益,这严重干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而与此同时,我国生产领域却面临着严重的融资难题。因此,如何引导私募基金投向生产领域,己成为我国金融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私募基金相关概念、分类及与私募基金发展相关的理论,并根据是否直接投入生产部门将私募基金划分为投资性的生产型私募基金和投机性的非生产型私募基金两大类。在此基础上,从两类私募基金的存在形式及运作特点入手,对两类私募基金做了比较分析,并阐述了两者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生产型私募基金的发展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遭遇资金瓶颈等问题;而非生产型私募基金的发展虽然也可以起到活跃资本市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影响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性、扰乱实体经济的证券运行秩序等,甚至更有可能危及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加大金融市场的风险。由此,笔者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型私募基金,即把集中在非生产领域中的资本引向生产领域,使其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随后本文对我国生产型私募基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提出了我国发展生产型私募基金的五点建议:第一,政府部门需提供相关的法律、政策及财政资金支持,积极引导私募基金投向生产领域;第二,设立有限合伙式生产型私募基金以吸引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大型企业及外商投资者;第三,根据区域发展特色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建立区域导向、技术导向和产业导向的生产型私募基金;第四,采用声誉机制和分段投资等方法来规避生产型私募基金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项目风险;第五,选择以产权市场为主退出生产型私募基金完善其退出渠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私募基金发展的一般理论概述
  • 2.1 私募基金的内涵
  • 2.1.1 私募的概念
  • 2.1.2 基金的概念
  • 2.1.3 私募基金的概念
  • 2.1.4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比较
  • 2.2 私募基金的分类
  • 2.2.1 非生产型私募基金
  • 2.2.2 生产型私募基金
  • 2.3 私募基金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第3章 生产型私募基金与非生产型私募基金的比较
  • 3.1 生产型私募基金和非生产型私募基金的区别
  • 3.1.1 非生产型私募基金的存在形式及运作特点
  • 3.1.2 生产型私募基金的存在形式及运作特点
  • 3.2 非生产型私募基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3.2.1 影响证券市场稳定
  • 3.2.2 扰乱实体经济正常秩序
  • 3.2.3 加大金融市场风险
  • 3.3 生产型私募基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3.3.1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3.3.2 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3.3.3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 第4章 我国生产型私募基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整体发展相对滞后
  • 4.1.1 本土私募股权投资规模有限
  • 4.1.2 本土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缓慢
  • 4.1.3 产业投资基金尚未形成规模
  • 4.2 缺乏有效的政策法律支持
  • 4.2.1 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
  • 4.2.2 缺乏有效税收激励政策
  • 4.3 生产型私募基金面临较大风险
  • 4.3.1 法律风险
  • 4.3.2 道德风险
  • 4.3.3 投资项目风险
  • 4.4 缺乏有效的退出渠道
  • 第5章 发展我国生产型私募基金的对策
  • 5.1 加强政府对生产型私募基金的支持
  • 5.1.1 法律支持
  • 5.1.2 税收支持
  • 5.1.3 财政支持
  • 5.2 拓宽生产型私募基金的融资渠道
  • 5.2.1 向机构投资者募集
  • 5.2.2 向个人投资者募集
  • 5.2.3 向大型企业募集
  • 5.2.4 向外资机构投资者募集
  • 5.3 加大生产型私募基金的风险控制力度
  • 5.3.1 声誉机制加强对投资机构的约束
  • 5.3.2 分段投资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
  • 5.4 建立特定导向的生产型私募基金
  • 5.4.1 区域导向
  • 5.4.2 技术导向
  • 5.4.3 产业导向
  • 5.5 完善以产权转让为主的生产型私募基金退出渠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私募基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认识误区及合理规划[J]. 法制与社会 2019(36)
    • [2].明辨私募基金风险[J]. 中国外汇 2019(08)
    • [3].A股市场向好 股票策略受私募追捧[J]. 营销界 2019(42)
    • [4].私募基金税务风险与应对策略[J]. 纳税 2020(05)
    • [5].私募基金高管及员工的刑事责任承担[J]. 法制博览 2020(04)
    • [6].新私募备案须知:五种“伪私募”不能备案 关联交易未“一刀切”[J]. 营销界 2019(52)
    • [7].推动私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J]. 清华金融评论 2020(01)
    • [8].山东省私募基金行业存在问题与风险的解决对策[J]. 中国市场 2020(11)
    • [9].影子银行背景下私募债的风险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18)
    • [10].中小私募机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J]. 中国外资 2019(22)
    • [11].21家百亿元级证券私募实现正收益[J]. 现代商业银行 2020(08)
    • [12].私募基金激励风险控制[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13].浅析私募基金跑路暴雷事件激增的风险及对策[J]. 黑龙江金融 2020(07)
    • [14].证券基金业私募资管:监管新政、发展现状与应对[J]. 福建金融 2020(08)
    • [15].私募基金投资风险不容忽视[J]. 新理财 2020(09)
    • [16].“嵌套”私募基金的财税处理困境探讨[J]. 商业会计 2020(17)
    • [17].私募基金的账户设立及账务处理浅析[J]. 现代商业 2020(25)
    • [18].弱市中私募都在买什么[J]. 理财 2018(12)
    • [19].明星私募业绩溃败 小私募业绩更佳[J]. 股市动态分析 2018(48)
    • [20].私募基金奔公背后[J]. 经济 2019(02)
    • [21].居民可支配收入、制度环境与私募基金规模[J]. 财贸研究 2019(03)
    • [22].券商私募业务在中国的发展[J]. 国际融资 2019(07)
    • [23].私募亟待全方位强监管[J]. 董事会 2019(06)
    • [24].私募资产配置基金的积极作用及建议[J]. 债券 2019(11)
    • [25].什么是私募[J]. 经济 2017(24)
    • [26].论我国法律背景下的私募基金[J]. 法制博览 2018(03)
    • [27].分析私募基金改革的路径选择[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08)
    • [28].海外私募基金能否成为新选择[J]. 理财 2018(04)
    • [29].规模是私募业绩杀手?[J]. 理财 2018(06)
    • [30].关于私募基金风险状况与防范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18(18)

    标签:;  ;  ;  

    我国生产型私募基金发展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