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

论“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

论文摘要

从“五四”新文学处于新旧传统文化交替、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这一特殊性出发来观照“五四”小说理论批评,我们可以看到,自“五四”以来,小说理论批评从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学科形态上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裂变,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几乎被遗弃了。因此,“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生成就其实质而言是实现了一种与传统文论迥然不同的形态转换。在研究“五四”小说理论批评时虽然不能忽略传统与现代的联系,但论述的重点应该摆在“五四”小说理论批评对传统文论的转换和超越上,这也是本文的研究主旨。本文侧重从理论批评主体、小说观念、理论范畴、批评文体、批评方法五方面来探讨“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力图全面把握研究对象。第一章主要从社会身份、知识结构、生存样态三方面探讨“五四”小说理论批评主体的现代转换。因为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化首先应该是作为理论批评主体的人的现代化。晚清至“五四”时期,由于西学的冲击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知识者群体发生转型。而作为“五四”小说理论的建构者,他们由“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转换,由“封闭型”到“开放型”知识结构的变化,由“求仕”到“执教”和“卖文”的生存样态的改变带来的必然是小说理论与小说批评实践的现代变革。第二章主要探讨“五四”小说观念的现代转换。小说观念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小道末流”、“羽翼经史”到“文学之最上乘”和“文学之正宗”,从“游戏消遣”到“为人生”和“为艺术”。小说观念也在纷繁芜杂的喧嚣流变中拥有了区别于传统小说观念的崭新的现代品格。这种现代品格不仅表现在小说从目录学意义上那几乎包罗万象的“小说”转换为具有独立文学体裁的“小说”,获得了文学文体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小说对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多面诉求中。第三章主要探讨“五四”小说理论范畴的现代转换。与古典小说理论相比,现代小说理论有其自身的范畴体系。本章以“五四”时期最经常出现的“人物”、“结构”和“环境”三个理论范畴为研究对象,对“五四”时期的人物中心论、人物个性论、人物的的艺术真实性、环境的分类、环境与人物之关系、有机结构论、自由结构论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并通过与古代小说理论的比照来探讨它们的现代转换。第四章研究“五四”小说批评文体的现代转换。传统小说批评文体主要为评点、评传、序跋、书信等。清代中叶以后,传统批评文体逐渐沦为古代文论朝现代化方向转型的绊脚石。“五四”小说批评家取法西方,大多采用适应现代文学批评发展要求的论文体写作,加强了小说批评的理性力量,促成了小说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同时他们也继承了传统的序跋体和书信体文论样式并加以现代改良,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第五章研究“五四”小说批评方法的现代转换。“五四”小说批评借鉴了西方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等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表现出重理性分析、重逻辑推理的趋势,体现了“五四”小说批评方法的现代特质。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是社会学批评方法、比较文学批评方法和精神分析学批评方法。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主要构想
  • 第一章 “五四”小说理论批评主体的现代转换
  • 第一节 社会身份的现代转换:从“士”到“知识分子”
  • 一、“士”的内涵与发展
  • 二、知识分子的词源与定义
  • 三、从“士”到“知识分子”的身份转换
  • 第二节 知识结构的现代转换:从封闭型到开放型
  • 一、传统士人和近代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分析
  • 二、“五四”小说理论批评家的知识结构分析
  • 第三节 生存样态的现代转换:从“求仕”到“执教”和“卖文”
  • 一、学而优则“教”
  • 二、学而优则“文”
  • 第二章 “五四”小说观念的现代转换
  • 第一节 小说观念之一:从“小道末流”到“文学之正宗”
  • 一、小道末流
  • 二、羽翼经史
  • 三、文学之最上乘
  • 四、文学之正宗
  • 第二节 小说观念之二:从“游戏消遣”到“为人生”和“为艺术”
  • 一、游戏消遣的通俗小说观
  • 二、“为人生”的写实小说观
  • 三、“为艺术”的抒情小说观
  • 第三章 “五四”小说理论范畴的现代转换
  • 第一节 人物理论范畴的现代转换
  • 一、人物的个性化问题
  • 二、人物的艺术真实性问题
  • 三、人物的描写与塑造问题
  • 第二节 环境理论范畴的现代转换
  • 一、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的“环境”说
  • 二、“五四”时期的小说“环境”理论
  • 第三节 结构理论范畴的现代转换
  • 一、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的“结构”说
  • 二、“五四”时期的小说“结构”理论
  • 第四章 “五四”小说批评文体的现代转换
  • 第一节 取法西方:论文体的横向移植
  • 一、思维方式由感性趋向理性
  • 二、语体由文言改为白话
  • 三、篇章结构由松散转向完整
  • 第二节 汲古求新:序跋体的现代衍进
  • 一、古代小说序跋体批评的发展轨迹描述
  • 二、“五四”时期的小说序跋体批评
  • 第三节 旧瓶装新酒:书信体的时代新变
  • 一、古代小说书信体批评的发展轨迹描述
  • 二、“五四”时期的小说书信体批评
  • 第五章 “五四”小说批评方法的现代转换
  • 第一节 “五四”小说研究中的社会学批评方法
  • 一、社会学批评理论概述
  • 二、社会学批评理论在“五四”时期的介绍和传播
  • 三、“五四”小说研究中的的社会学批评
  • 第二节 “五四”小说研究中的比较文学批评方法
  • 一、比较文学批评理论概述
  • 二、比较文学批评理论在“五四”时期的介绍和传播
  • 三、“五四”小说研究中的比较文学批评
  • 第三节 “五四”小说研究中的精神分析学批评方法
  • 一、精神分析学批评理论概述
  • 二、精神分析学在“五四”时期的介绍和传播
  • 三、“五四”小说研究中的精神分析学批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论“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