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苏丽(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放疗科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静脉给药进行化学治疗是治疗肿瘤病人的主要手段之一。静脉留置针作为传统头皮针的换代品,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减少反复穿刺的优点。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64例肿瘤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法进行治疗观察,阐述静脉留置针在化学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化学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272-02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软针头,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随血管走行而变化,不影响躯体运动,不易对留置的血管造成伤害,可降低刺破静脉血管的危险性[1]的特点。化学药物的刺激性大,如不慎漏出血管,轻者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可引起局部皮肤及组织损伤,甚至坏死,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因此,在肿瘤病人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保护脆弱的血管,减少化学药物外渗,同时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住院肿瘤患者64例,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在20—68岁。鼻咽癌30例,肺癌10例,食管癌8例,乳腺癌5例,宫颈癌4例,直肠癌3例,卵巢癌4例,每个化疗同期均使用静脉留置针,本组病人无1例发生药物外渗现象。
1.2方法
1.2.1操作前的心理护理在操作前与患者交流时认真耐心,注意用安慰性语言[2],以消除思想顾虑,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讲解密闭式无针输液方式的优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1.2.2血管的选择静脉的选择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且与渗液静脉炎的发生有较大的关系。应选择上肢相对粗、直、弹性较好,无静脉瓣的血管,避免在手背、骨隆凸、凹陷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等处穿刺,选择前臂外侧的血管,管腔大、又直、弹性好,易于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
1.2.3留置针型号的选择我科使用留置针为威海洁瑞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留置针,规格型号:22G×25mm/Z-G,固定针头使用其公司生产的6cm×7cm透明贴膜。在不影响输液的速度的前提下,应用细、短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能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相对延长留置时间。
1.2.4穿刺方法穿刺前严格检查材料的包装及有效期,如遇过期、破损禁止使用,检查针头有无倒勾,套管有无断裂等。穿刺前将输液管下段距终端滤器5cm~10cm处折叠,由右手握紧,挤去前端液体0.1ml~0.2ml,进行穿刺,有突破感时松开折叠的输液管,看见回血固定针头,此操作一个人完成即可。
1.2.5留置针的封管方法临床上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肝素钠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将肝素钠注射液12500∪+生理盐水250ml中,抽取配置好的封管液4ml-5ml,进行正压封管,一边推注肝素盐水,一边将针头左右旋转向外拔,当还剩1ml肝素盐水时,将留置针上的小卡夹住留置针根部,再推注0.5-1ml肝素盐水至推不动为止,再将肝素帽中的头皮针拔除,完成封管操作。试验证明,体外管腔增压封管方法封管效果优于常规正压封管方法,管腔外增压避免了管腔回血,防止血液回流,减少了患者见到回血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1.2.6结果输液通畅且穿刺局部无液体外渗及渗肿,有回血但穿刺局部青紫或外渗,无回血且滴注不畅为失败。
2置管后的护理
2.1置管成功后按需要调整滴数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应注意有无渗漏;应密切观察病情及输液部位的反应,以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2.2置管后的患者的心里护理在穿刺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宣教,详细解释使用留置针的目的和作用,并解释静脉留置针使用期间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防止留置针脱出、污染。在化疗期间应告诉患者,要保护好穿刺部位,置管肢体尽量避免过度活动,尤其在输注化疗药时,应避免吃饭、拿尿壶、大便等活动,以防药液外渗。
2.3妥善固定为了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效率,妥善固定是关键的。选择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留置针固定牢固,可以延长使用时间。穿刺成功后,以穿刺部位为中心,平整粘贴,不可留有气泡。这样静脉留置针皮肤部位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固定平台,保证了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皮肤的相对稳定性。并指导患者注意避免置管肢体的剧烈活动及甩动,以免回血堵管。注意保护留置针避免拔脱,并告知针体脱出后的应急处理方法。
3结论
进行静脉留置针在化疗中穿刺时,护士应该有过硬的操作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大多数患者在静脉穿刺时都会感觉恐惧,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情绪,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保证穿刺一次成功;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持外周静脉血管,还可以防止一次化疗多根血管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梁军利,赵静,周志国,等,静脉留置针在PE方案化疗中所至静脉炎的对比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4):69.
[2]黎正良,张鸿铸.实用护理学[M].城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