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A酸软膏中抗氧剂的初步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张美龄[1](2021)在《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文中提出纵观历代古籍对炭药的记载,可见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能够治疗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种类高达百余种,且疗效确切。作为新药研发的全新药物源泉,探索炭药未被发现的、全新的药效,并科学的阐释其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对于促进炭药以更广泛的药效服务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黄柏(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PCC)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也是经方常用组成药物之一。在前期开展多种炭药生物活性的研究中,偶然发现黄柏炭(PCC Carbonisata,PCCC)在改善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症状上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这一全新药效发挥的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基本科学问题尚未有定论。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拓展其临床应用的范围,本研究展开了以下系列工作。目的:在新线索的基础上,应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进一步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并初步探讨“火制”程度对其药效的影响。进而以药效为指导,结合电镜技术、色谱技术以及光学技术,证明黄柏炭纳米类成分(PCCC nano-components,PCCC-NCs)是PCCC发挥治疗银屑病药效的物质基础,并分析不同条件制备的PCCC-NCs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活性强弱的关联性,获取其治疗银屑病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于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给药方式以及体内外安全性,并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功能为切入点,阐释其起效作用机制,从而为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的临床拓展应用与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前导性研究思路。方法:(1)应用银屑病小鼠模型探讨炮制程度与给药方式对PCCC治疗银屑病作用的影响,初步筛选出活性最佳的“火制”条件,为后续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2)采用透析方法将PCCC溶液分离成分子量大于和小于1000 Da的两部分,并借助色谱技术、电镜技术以及光学技术分析鉴定其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3)考察炭化温度与时间对PCCC活性部位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通过银屑病小鼠模型和Hacat细胞增殖活力模型评价并筛选出PCCC活性部位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进而借鉴材料科学技术进一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元素配位等信息。(4)通过检测银屑病小鼠体重、脾指数、后背与耳部皮肤外貌、银屑病皮损与严重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以及病理组织(如表皮厚度、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的变化,对优选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及量效关系进行研究。(5)利用ELISA法、生化法、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荧光法检测皮肤/血清中M1/M2标志性因子水平、脾细胞Th1/Th2和Th17/Treg 比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以及NF-κB/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从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角度探讨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6)分别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IL-4将RAW264.7细胞诱导极化成M1亚型和M2亚型,结合CCK-8实验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给药浓度对极化后的RAW264.7细胞进行干预,并以M1/M2亚型巨噬细胞高表达因子为评价指标,体外进一步证实PCCC活性部位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7)通过细胞CCK-8实验、小鼠急毒及长毒实验,获取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性参数。结果:(1)确证了市售PCCC(PCCC sale in the market,PCCC-MS)具有治疗银屑病的药效,且腹腔注射效果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进而考察黄柏及其不同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药效由强到弱依次为:改良工艺获取的400℃制备PCCC(PCCC prepared at 400℃,PCCC-400℃)>PCCC-MS>炒黄柏(Fried PCC,F-PCC)>PCC。(2)药效结果显示PCCC-400℃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为透析袋内成分(MWCO>1000),且经HPLC分析发现其色谱图上无吸收峰出现。低分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ighresolution TEM,HRTEM)下可见其为0.5~3.6 nm的近球形、晶格明显(0.22 nm)的颗粒。红外和荧光图谱显示该部位具有荧光,且表面存在丰富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另外,对PCCC-MS透析袋内成分进行以上分析,结果与上述较为相似。结合我们团队的前期研究结果,本研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纳米类成分(Nano-components,NCs),即PCCC-NCs。(3)HPLC图谱显示9种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PCCC-NCs中均未有小分子化合物的存在。进一步采用现代材料科学分析技术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发现:炭化温度相同时,延长制备时间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小、荧光最大激发/发射波长蓝移;炭化时间一致时,升高温度也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少,但是荧光波长变化并无规律性。除此之外,炭化的温度和时间还会引起PCCC-NCs的红外吸收峰强和晶格间距发生改变,但仅以当前结果难以分析其中的规律性。进而以治疗小鼠银屑病和抑制Hacat细胞增殖活力的体内外药效为指导,优化获取PCCC-NCs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进一步表征发现该NCs主要由碳和氧元素组成,存在高度不定型碳结构和π-π*、n-π*跃迁,且具有荧光激发-发射依赖性,量子产率为5.63%。(4)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考察并证明了 400℃、1 h获取的PCCC-NCs在降低银屑病小鼠PASI评分上,腹腔注射的疗效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且本实验设置的高、中、低剂量PCCC-NCs在改善IMQ干预引起的体重降低,脾指数增高,PASI评分升高,背部和耳部皮肤病理组织改变如表皮增厚、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症状上均显示出显着作用,相关指标或蛋白表达的变化也进一步验证了此结果。综合分析发现PCCC-NCs发挥抗银屑病活性的量-效曲线呈“U”型,即实验考察剂量内,中剂量PCCC-NCs表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5)机制研究发现,PCCC-NCs可降低银屑病小鼠血清(TNF-α、IL-6、IL-23、IL-17A和IL-22)和皮肤组织(TNF-α、IL-6、NO和iNOs)中的M1相关因子,且皮肤免疫组化分析可见其能够降低CD86的阳性表达,表明PCCC-NCs具有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同时PCCC-NCs可升高皮肤组织和血清中M2相关因子(IL-10和Arg-1)水平,说明其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小鼠脾组织的流式细胞分析显示PCCC-NCs可通过降低Th1/Th2和Th17/Treg比例调节T细胞平衡,且该NCs还可改善IMQ引起的皮肤组织中T-AOC、SOD、GSH-Px、CAT降低,MDA升高的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PCCC-NCs可抑制p65的磷酸化,同时促进STAT6磷酸化。上述结果表明,PCCC-NCs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通路改善IMQ引起的巨噬细胞M1/M2升高现象,进而减少M1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介质、促进M2型巨噬细胞分泌抗炎介质,实现对Th1/Th2和Th17/Treg平衡的调节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的缓解,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6)PCCC-NCs可缓解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M1极化,同时促进IL-4诱导的RAW264.7的M2极化,从体外角度进一步印证了该NCs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功能。(7)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PCCC-NCs在L02和293T细胞上的安全剂量≤ 1250μg/mL,且其用量在1.56 mg/kg~100.00 mg/kg区间内小鼠均不会出现急毒反应,最大给药量达到200 mg/kg时动物的生理状态和主要器官也未发生明显改变。另外,PCCC-NCs的长毒结果可见该NCs在连续给药1月和停药2周后,小鼠的一般状态、体重、摄食量、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及其病理组织未显示出明显毒性变化。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PCCC具有治疗银屑病的功效,且炭化程度高的PCCC腹腔注射效果更佳。综合利用色谱技术、现代材料科学技术和中药药理药效研究方法,追踪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PCCC-NCs。以此成分为切入点,优化和规范PCCC的制备工艺,并以药效为指导获取该NCs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在此基础上,发现PCCC-NCs治疗银屑病无剂量依赖性,可能通过NF-κB和STAT6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改善T细胞比例失衡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另外,PCCC-NCs在细胞毒性、小鼠急毒和长毒实验均显示出极高的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将为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全新药效、并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角度阐述其科学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于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功效“钩沉创新”、物质基础和工艺规范及优化等基础研究提供了示范性思路,有助于推动PCCC-NCs开发成治疗银屑病新制剂从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胡伟健[2](2020)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的制备和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为含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维A酸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皮肤角化异常等作用,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二者联合使用具有药效相加或增强的协同作用,无拮抗作用,能够减少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本论文以市售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作为参比制剂,主要从制剂制备和药物分析方向进行研究,开发出质量稳定的复方制剂。在参比制剂处方基础上,以性状、涂展性、微观结构和物理稳定性等关键质量属性作为指标,进行处方研究。本文首先对辅料种类进行筛选,确定了处方组成;进行处方用量考察,确认关键辅料用量对软膏的影响;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在工艺研究方面,对关键工艺参数均质乳化转速和时间、相混合温度等进行研究,确定最终的制备工艺。参考国内外相关药典标准制定本品的质量标准,建立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含量方法学研究表明维A酸和丙酸氯倍他索分别在5.04~15.11μg/ml和10.26~30.77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均符合要求。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表明确定的有关物质测定方法能够有效分离杂质,专属性良好。对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进行质量研究,考察加速和长期试验的稳定性,拟定质量标准。加速试验(温度40℃±2℃、RH75%±5%)考察6个月,含量和有关物质的变化在规定范围内;长期试验(温度25℃±2℃、RH60%±10%)考察12个月,样品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稳定性结果表明本品基本稳定,质量稳定可靠。最后,对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进行研究,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体外透皮研究发现本品在24h内透过皮肤进入接受液中的药物量较少,但均检测到皮肤中的滞留量,说明本品可有效产生局部效应而避免全身作用。自研品的药物滞留量高于参比制剂,可能有更好的疗效。初步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对兔子皮肤无刺激性,可能有较好的安全性。
赵惠霞[3](2020)在《MCPVT研究1,3-丁二烯(BD)氧化反应特性、动力学及产物》文中认为1,3-丁二烯(BD)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工业和精细化学品行业。BD在生产、使用和贮存的过程中会与氧气接触发生反应产生有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但有关BD在低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BD在氧气条件下的反应特性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BD热稳定性和氧化特性根据小型密闭压力容器试验(MCPVT)能精确测定化学反应过程的温度和压力变化特点,采用MCPVT跟踪测定BD在氮气和氧气条件下的氧化过程温度和压力行为,考察BD的热稳定性和氧化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氮气条件下低于388.15 K温度时,BD不发生聚合反应。在氧气条件下,323.15K时已观察到化学反应,且温度越高,氧化反应越明显,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总反应量不断增加。氧化反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氧化初始阶段;第二阶段为快速氧化阶段;第三阶段为聚合阶段。(2)BD初期氧化反应动力学采用小型密闭压力容器试验(MCPVT)跟踪测定BD在氧气氛围下压力随时间变化(P-t),利用P-t曲线构建了BD初期氧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BD与氧气的初期氧化反应为动力学二级,动力学方程为lnkp1=-3669×(1/T)+6.746,活化能为30.5 k J/mol;氧气过量和BD过量两种特殊情况下的初期氧化均为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活化能分别为:氧气过量时,,活化能为25.1 k J/mol;BD过量时,lnkp3=-3202×(1/T)+6.868,活化能为26.6 k J/mol。(3)BD氧化反应产物和可能反应途径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C-MS)分析了BD氧化反应的气体产物,主要产物有呋喃。利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HS-GC-MS)对固体产物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D主要氧化产物有丙烯醛、呋喃等。根据反应产物提出了可能氧化途径是:首先BD与氧气反应形成BD过氧化物,然后过氧化物分解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BD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丙烯醛、呋喃等氧化物,并发生聚合反应。(4)BD氧化生成的过氧化物分析及其热分解性质采用碘量法分析BD初期氧化反应生成的过氧化物,考察过氧化物含量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关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过氧化物热分解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物含量随温度和时间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当反应温度为65℃、时间为26 h时,过氧化物含量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含量随着氧气量的增加在不断增大。当BD过氧化物含量为33.6mmol/kg时,DSC初始分解温度T0为62℃,自分解温度Tonset为94.37℃,最快热分解速度Tp为134.14℃,分解热QDSC为1887 J/g。
叶淑青[4](2020)在《双参验方抗寻常疣活性成分筛选及软膏制备》文中研究表明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具有长期性、复发性等特点。目前临床上采用化学腐蚀剂、广谱抗病毒剂、免疫调节剂、液氮冷冻法、激光法等均存在复发率和毒副作用高的技术难题;中医药通过多靶点、全方位治疗寻常疣,具有高安全性、高治愈率、低复发率、副作用小等特点。双参验方是由临床医师多年治疗寻常疣经验总结得出的搽剂处方,根据企业研究基础、临床数据,该经验方治疗周期短,能减缓患者痛苦,然而搽剂存在使用、保存等问题,受企业委托对处方进行活性成分筛选、精制,并制备外用制剂,为临床治疗寻常疣提供软膏剂。寻常疣的病理现象为表皮棘层细胞受HPV病毒刺激后异常增生导致皮肤出现乳头瘤样突起,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用于模拟寻常疣疣体组织中细胞异常增生现象,以双参验方,拆方后丹参、苦参,以及丹参和苦参中主要成分对HaCaT细胞的抑制率为指标,通过CCK-8法考察其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筛选有效活性成分,进一步结合流式细胞术、Hoechst33258DNA染色法、西方印记法探究有效活性成分对HaCaT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量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参验方和拆方后丹参、苦参均对HaCaT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丹参和苦参中主要成分丹酚酸B、氧化苦参碱在低浓度下就能显着抑制HaCaT细胞增殖;丹酚酸B和氧化苦参碱可以阻滞细胞停留在DNA停止复制的G0/G1期,从而引起细胞早期凋亡;Hoechst33258DNA染色法可直观看到丹酚酸B、氧化苦参碱给药组呈浓度时间效应关系使凋亡细胞呈现出强烈蓝色荧光;西方印记法证明丹酚酸B、氧化苦参碱可能通过显着上调Caspase3、Caspase9、Bax蛋白表达量,下调Bcl-2蛋白表达量,促使增殖的HaCaT细胞凋亡。提示双参验方是通过抑制棘层细胞异常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从而使疣体脱落达到治疗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参数及大孔树脂分离参数,以丹酚酸B、氧化苦参碱转移率为提取指标,以成分洗脱率为树脂精制指标,选择丹参总酚酸和苦参总生物碱最佳精制工艺。丹参总酚酸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使用10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丹参药材饮片2次,提取时间1h;药材与AB-8树脂体积比1:2,分别用5倍柱体积的7.5%乙醇和35%乙醇进行除杂和洗脱,流速为4 BV·h-1。苦参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苦参药材饮片浸泡0.5h后用十倍量水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2h;药材与AB-8树脂体积比1:2.5,分别用4倍柱体积的6%乙醇和25%乙醇进行除杂和洗脱,流速为2 BV·h-1。所筛选的丹参总酚酸和苦参总生物碱精制工艺符合企业要求,且得到的提取物含量较高,并能够节约成本、方便工业生产。软膏剂研究以丹酚酸B稳定性作为前提,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和均一性,以丹酚酸B含量下降率为指标,从O/W、W/O和油膏三种剂型中筛选出最佳剂型,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剂型为油膏制剂,制备工艺为丹酚酸B和氧化苦参碱提取物冷冻干燥成粉末,9号筛筛成细粉,少量多次加入到110℃熔化的蜂蜡和亚麻籽油混合基质中(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10),并加入2%氮酮,利用高剪切乳化机使其分散均匀、冷却至室温制成油膏制剂。双参验方抗寻常疣油膏为浅棕色、质地细腻、易涂布,稳定性良好的半固体制剂。制剂中丹酚酸B和氧化苦参碱体外透皮吸收与时间呈线性关系,透皮效果良好。
吴晶[5](2018)在《不同工艺马油化学生物性能比较及复方马油祛痘霜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针对新疆马油加工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及大量马油被废弃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对马油进行合理利用。用紫草、川黄柏、黄芩三种中草药及马油进行配比,并对其进行工艺筛选及透皮试验,研制出复方马油痤疮霜。所得霜剂具有快速渗透、清热解毒、消肿化淤的功效,对反复性痤疮具有防治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不同工艺加工马油的化学特性及其促进模型药物水杨酸经皮吸收的效果。通过对不同工艺加工马油进行化学性能比较,优选出物理化学性质均优良的马油;分别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马油对水杨酸体外释放的促进作用和Franz扩散池法研究马油促进水杨酸透皮吸收的作用,考察不同工艺加工马油促进水杨酸经皮渗透作用。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马油促进水杨酸经皮吸收能力较强。(2)考察四种中草药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四种中草药对三种痤疮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从中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草药,为痤疮的治疗提供试验依据。筛选出抑菌作用较强的中草药;结合中医理论添加薰衣草精油作为复方马油祛痘霜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紫草、川黄柏、黄芩对三种痤疮主要致病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蒲公英对三种痤疮主要致病菌抑制作用相对较弱。(3)优选复方马油祛痘霜制剂配方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初步筛选马油、十八醇、甘油、水及卡波姆的用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转速、油水比及温度对复方马油祛痘霜的影响,确定复方马油祛痘霜的最佳配方工艺。结果表明:复方马油祛痘霜最佳配方为马油1.2 g、十八醇0.3 g、甘油2.5g、水30 g、卡波姆7 g、油水比2:8、变速搅拌、乳化温度80℃。按最佳配方工艺制备的复方马油祛痘霜细腻均匀、易涂抹、稳定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4)研究复方马油祛痘霜防治痤疮的功效。采用小鼠耳廓急性炎症模型和兔耳角质化模型,评价复方马油祛痘霜的抗炎及对皮肤角质化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复方马油祛痘霜对小鼠急性炎症和兔耳角质化模型有明显的抗炎及改善作用。复方马油祛痘霜能抑制痤疮主要致病菌的感染,缓解痤疮所致的皮肤硬结,发炎等症状,具有潜在防治痤疮的作用。
杨瑞玲,许明旺,苏琼[6](2016)在《药物制剂中抗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药物的氧化给药物的使用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采用有效的抗氧化技术后,药物中容易氧化的有效成分被保护起来,可为药物制剂工艺的发展带来很大益处。但相关数据库中很少有药物制剂中抗氧化技术的研究报道。在制剂技术中,通过加入抗氧剂、加入惰性气体隔绝空气、采用新型包装材料、新剂型等方法抗氧化,这些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药物的氧化率。
邓建华[7](2016)在《他扎罗汀原料药及其乳膏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银屑病是一种在临床上有特征性皮损的、炎症性、过度增生性皮肤病。每年新发患者达15万,中国发病率为0.47%。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推算中国有650万患者,并有逐渐升高趋势。他扎罗汀作为第三代维甲酸—多芳族维甲酸药物,适用于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开发他扎罗汀原料药的合成路线,并进行了结构确证。采用自制的他扎罗汀原料药,选择较常用的油相及水相基质,对乳膏的性状、含量、酸碱度、油水分离等指标进行考察,确定合理的处方,开发出具有粒度小、分布均匀、涂布性好、稳定以及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他扎罗汀乳膏处方工艺。结合他扎罗汀的药物特性和乳膏的质量要求,建立了他扎罗汀乳膏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鉴别、装量、粒度、微生物限度、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项目。根据建立的质量标准,对他扎罗汀乳膏分别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光照、高温、高湿、低温),为他扎罗汀乳膏选择包装材料、贮存条件提供依据,并对中试三批样品进行了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产品的稳定性。采用自制的他扎罗汀乳膏进行了透皮吸收试验,能得出透过皮层的药品量为0,说明了药品未进入血液,避免了药品的副作用。同时进行了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等安评试验,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他扎罗汀乳膏对家兔皮肤无明显刺激性,对豚鼠无明显过敏反应。综上,本文对他扎罗汀原料合成路线、乳膏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制剂的稳定性及透皮吸收、刺激性、过敏性等进行了研究,其制备工艺科学、质量控制全面,安全性评价试验及透皮吸收试验能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要辉[8](2016)在《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制备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建立相对应的质量标准并考察制剂的稳定性。方法:建立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体外经皮渗透试验的方法及与之对应的两种药物的含量检测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上述建立的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以两种药物的单位面积累计渗透量为衡量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组成。考察基质制备方式,基质中和方式和药物溶解方式三个影响工艺的关键因素,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建立完整的质量标准对所制备的3批样品进行质量控制。进行稳定性试验来考察复方凝胶剂所选用的包装材料及制剂有效期。结果:经过试验所确定的最佳处方工艺为称取处方量的米诺地尔2%,维A酸0.025%加入适量乙醇,加入10%甘油,25%丁二醇,1.2%氮酮,60℃保温超声15min药物溶解后,在搅拌状态下缓慢滴加充分溶胀的1%卡波姆溶液至100ml,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7.0,即可得到橙黄色透明固体凝胶。建立的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质量标准,检测项目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检查项增加了有关物质测定,和含量测定一样均采用HPLC法,并且都进行了方法学验证,证明所确定的方法简便可行,精密度符合要求。含量测定方法建立的色谱条件可以同时检测两种药物,米诺地尔与维A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4240μg/ml和0.053.00μg/ml时两种药品的响应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按照确定的处方工艺制备3批样品,依照处方前研究对两种原料药进行的影响因素试验数据,为所制备的复方凝胶剂选择了黑色塑料软管包装,并带包装对3批复方凝胶剂经行了稳定性试验研究,在试验周期内3批样品经检测各项目均符合所制定的质量标准要求。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处方工艺可行,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对自制复方凝胶剂3批样品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在考察时间内,考察项目符合质量标准要求,说明选用的包材合适,所制备的凝胶剂质量稳定。
王丽聪[9](2014)在《维A酸乳膏基质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维A酸乳膏是皮肤科局部外用药,用于治疗痤疮、银屑病等。基质是乳膏剂形成和发挥药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基质的性质和质量对软膏剂的质量影响极大。通过恒温试验、高速离心试验以及镜检试验,考察了多种市售维A酸乳膏基质的均匀性及稳定性,结果显示,不同生产厂家产品稳定性差异较大。本研究为药品的贮存和运输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瑞玲[10](2014)在《间苯三酚颗粒剂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间苯三酚(Phloroglucinol),又名:1,3,5-三羟基苯,是一种结构独特的新型平滑肌解痉药,它在发挥解痉作用的同时不会产生一系列抗胆碱样副作用,此外,使用间苯三酚时也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率失常等症状,其毒副作用小,用药较为安全,与其他传统解痉药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国内外已开发上市的间苯三酚剂型主要包括注射剂、口服冻干片及注射用冻干粉针。但是,上述间苯三酚各种剂型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注射液、冻干粉针等注射用剂型,仅能在医疗机构供注射用,对于自主给药及老年人或用药不便者不甚方便;口服冻干片虽用药方便,但在制备过程中,应用了冷冻干燥技术及特殊的包装材料,对制备工艺及仪器要求严格,成本高,市售价格较贵,且硬度较低,不便于包装、储存和运输。因此,本课题从满足临床需求出发,制备了一种可供口服,性质稳定,制备工艺简易,成本低廉,质量可控的间苯三酚颗粒剂。间苯三酚分子结构中的三个酚羟基导致其易被氧化,通过加入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用辅料和充氮密封包装技术,极大的减少了间苯三酚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间苯三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中。二者的结合,使得间苯三酚颗粒剂在制备及储存过程中,减少了其氧化反应的发生,有效保证了制剂稳定性。间苯三酚颗粒剂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成型性好,可操作性强,显着降低了间苯三酚口服制剂的生产成本,且便于病人自主给药,顺应性强,服药方便。同时,颗粒剂比片剂生物利用度高,起效更快,还可制成口味良好的制剂,更适合儿童及特殊患者的服用。研究方法:(1)间苯三酚颗粒剂处方制备工艺研究中,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辅料,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选出间苯三酚颗粒的最优处方组成,通过干燥失重法亦确定了湿颗粒的最佳干燥条件和制备工艺。(2)质量控制研究中,采用化学法和色谱法对间苯三酚进行了鉴别,对成品制剂的粒度、溶化性、水分、装量差异和微生物限度均进行检查,建立了间苯三酚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对成品制剂中间苯三酚含量和有关物质进行了考察,拟定了质量标准草案。(3)稳定性研究中,以外观性状、鉴别、水分、粒度检查、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影响因素试验确定了制剂最佳包装方式,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对间苯三酚颗粒剂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考察。(4)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建立了间苯三酚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以健康家兔为研究对象,灌胃给予间苯三酚颗粒剂后,考察其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5)毒理学初步评价中,以小鼠体重、外观、食欲、行为活动、脏器异常病变及死亡情况为评价指标,考察其在小鼠最大给药量和最大给药体积时的急性毒性反应。研究结果:(1)处方工艺研究:最优处方为:主药间苯三酚12.5%,填充剂甘露醇85%,抗氧剂亚硫酸氢钠0.5%,粘合剂羟丙甲纤维素1.5%,润滑剂硬脂酸镁0.5%。最佳制备工艺为:各粉末以等量递增法充分混匀后过60目筛,加入润湿剂(3%HPMC水溶液,最佳使用量2ml/10g)制软材,40目筛网挤压制粒,湿颗粒在40℃下恒温干燥4h,然后加入硬脂酸镁整粒得间苯三酚颗粒。棕色西林瓶预先充氮,定量分装间苯三酚颗粒后,迅速充氮密封包装即得间苯三酚颗粒剂。(2)质量控制研究:3批样品的化学法和色谱法鉴别均呈阳性反应,符合规定。成品制剂的粒度、溶化性、水分、装量差异和微生物限度均符合规定。间苯三酚颗粒剂有效成分标示量为95.0105.0%,以自身对照法计算,有关物质不得超过5%。(3)稳定性研究:加速试验:3批样品置于40℃、RH75%条件下,放置6个月,于0、1、2、3、6个月取样观察及测定;长期试验:3批样品置于25℃、RH60%条件下,分别于0、3、6、9、12月取样观察及测定,样品各指标变化均在限度范围内,表明3批中试样品稳定性良好。(4)药代动力学研究:间苯三酚颗粒剂在家兔体内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t1/2z、Tmax、Cmax、AUC(0-∞)分别为(1.05±0.16)h、(0.25±0.05)h、(1076.01±19.62)μg·L-1、(919.02±34.00)μg·h·L-1。(5)急性毒性研究:按最大体积和最大浓度用药,未观察到间苯三酚颗粒剂的急性毒性反应。研究结论:间苯三酚颗粒剂处方制备工艺合理,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能够得到性质稳定,不易氧化,安全有效且质量可控的成品制剂。化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可以鉴别出主药间苯三酚,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间苯三酚含量、有关物质及血浆样本的分析测定,此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稳定性试验初步表明本制剂稳定性良好;急性毒性试验初步表明本品安全、可靠。本课题研究为间苯三酚口服制剂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为扩大间苯三酚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维A酸软膏中抗氧剂的初步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A酸软膏中抗氧剂的初步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黄柏临床用药的文献综述 |
1. 黄柏临床用药的古代文献考证 |
2. 黄柏炮制品的现代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银屑病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1.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评价 |
引言 |
实验一 PCCC-MS经不同给药方式干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比较 |
实验二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比较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黄柏炭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纳米类成分的提取与确认 |
引言 |
实验一 利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筛选PCCC的有效部位 |
实验二 利用HPLC技术分析PCCC的有效部位 |
实验三 利用电镜技术和光学技术分析鉴定有效部位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制备工艺优化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的制备条件考察 |
实验二 利用银屑病小鼠模型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
实验三 应用Hacat细胞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
实验四 最佳条件获取的PCCC-NCs的表征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研究 |
实验二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五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对血清和皮肤组织中M1/M2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
实验二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M1极化标志物阳性表达的影响 |
实验三 PCCC-NCs对脾组织中Th1/Th2和Th17/Treg比例的影响 |
实验四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
实验五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NF-κB和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第六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利用CCK-8法研究PCCC-NCs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
实验二 PCCC-NCs对M1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
实验三 PCCC-NCs对M2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七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
引言 |
实验一 细胞毒性研究 |
实验二 小鼠急毒实验研究 |
实验三 小鼠最大给药量检测 |
实验四 小鼠长毒实验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的制备和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 方法与结果 |
2.2.1 剂型及规格选择 |
2.2.2 处方依据 |
2.2.3 处方组成筛选 |
2.2.4 处方用量单因素考察 |
2.2.5 正交实验优化处方 |
2.2.6 制备工艺考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的质量研究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性状 |
3.2.2 鉴别 |
3.2.3 含量检测 |
3.2.4 维A酸有关物质检测 |
3.2.5 丙酸氯倍他索有关物质检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的稳定性研究 |
4.1 试验样品 |
4.2 试验方法 |
4.2.1 影响因素试验 |
4.2.2 加速试验 |
4.2.3 长期试验 |
4.2.4 考察项目 |
4.3 实验结果 |
4.3.0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
4.3.1 加速试验结果 |
4.3.2 长期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的经皮渗透性研究和皮肤刺激性研究 |
5.1 经皮渗透性研究 |
5.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5.2 皮肤刺激性研究 |
5.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MCPVT研究1,3-丁二烯(BD)氧化反应特性、动力学及产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1,3-丁二烯(BD)简介 |
1.1.1 BD的理化性质 |
1.1.2 BD的制备 |
1.1.3 BD的应用 |
1.2 BD氧化反应与危险性 |
1.3 BD产物分析与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 |
1.4 MCPVT应用进展及安全性评价 |
1.5 有机化合物的自氧化反应 |
1.6 有机过氧化物的生成、性质与分析方法 |
1.6.1 有机过氧化物的生成及应用 |
1.6.2 有机过氧化物的性质及分析方法 |
1.7 反应动力学研究 |
1.8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8.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8.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1,3-丁二烯(BD)在氧气中的热稳定性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及气体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BD定量取样 |
2.2.2 小型密闭压力容器试验装置 |
2.2.3 设计MCPVT的原理及特点 |
2.2.4 BD在氧气中的氧化反应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BD热稳定性 |
2.3.2 BD氧化反应的温度效应 |
2.3.3 BD氧化反应的氧气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3-丁二烯(BD)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原料及气体 |
3.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BD氧化反应实验 |
3.2.2 BD动力学计算方法 |
3.2.3 BD氧化反应过渡态热力学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D与氧气等物质量下动力学计算 |
3.3.2 假一级动力学近似模型 |
3.3.3 氧气过量下BD氧化动力学 |
3.3.4 BD过量下动力学 |
3.3.5 三种条件下动力学分析与比较 |
3.3.6 BD氧化反应过渡态热力学 |
3.4 小结 |
第四章 1,3-丁二烯(BD)氧化产物与可能反应途径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气体及试剂 |
4.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法 |
4.2.2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 |
4.2.3 红外光谱测试方法 |
4.2.4 过氧化物分析 |
4.2.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D氧化反应的气相产物 |
4.3.2 BD氧化反应固体产物成分 |
4.3.3 红外光谱图 |
4.3.4 BD氧化过程中过氧化物生成 |
4.3.5 不同过氧化物含量热分解特性研究 |
4.3.6 BD在氧气中的反应途径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4)双参验方抗寻常疣活性成分筛选及软膏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寻常疣的研究进展 |
2. 丹参、苦参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 |
3. 软膏外用制剂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参验方抗寻常疣活性成分筛选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制备 |
2.2 细胞培育 |
2.3 CCK-8法测定HaCaT细胞活力 |
2.4 细胞周期分布分析 |
2.5 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的量化 |
2.6 Hoechst 33258 DNA染色 |
2.7 Western Blot检测HaCaT细胞Caspase3、Caspase9、Bcl-2、Bax蛋白表达量 |
2.8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丹参总酚酸和苦参总生物碱精制工艺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制备 |
2.3 丹参总酚酸提取工艺研究 |
2.4 丹参总酚酸分离工艺研究 |
2.5 苦参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
2.6 苦参总生物碱分离工艺研究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双参验方抗寻常疣软膏剂工艺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样品处理 |
2.3 处方组成 |
2.4 软膏剂类型筛选 |
2.5 丹酚酸B含量测定 |
2.6 软膏剂基质处方筛选 |
2.7 软膏剂质量评价 |
2.8 pH以及刺激性试验 |
2.9 体外透皮吸收试验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不同工艺马油化学生物性能比较及复方马油祛痘霜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马脂提取工艺研究现状 |
1.2.4 马油透皮渗透性能研究现状 |
1.2.5 马油在化妆品行业发展研究现状 |
1.2.6 痤疮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7 痤疮及其治疗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不同工艺处理的马油化学生物性能比较 |
1.3.2 中医理论与抑菌试验相结合筛选复方马油祛痘霜配方 |
1.3.3 复方马油祛痘霜制剂配方工艺研究 |
1.3.4 复方马油祛痘霜防治痤疮效果验证 |
第2章 不同工艺处理的马油化学生物性能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马油各指标测定结果 |
2.2.2 水杨酸线性关系的考察 |
2.2.3 琼脂扩散法研究马油体外促渗透作用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医理论与抑菌试验相结合筛选复方马油祛痘霜配方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抑菌试验结果 |
3.2.2 复方马油祛痘霜方解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方马油祛痘霜制剂配方工艺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4.2.2 正交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方马油祛痘霜防治痤疮的试验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仪器与设备 |
5.1.4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复方马油祛痘霜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急性炎症的治疗作用结果 |
5.2.2 复方马油祛痘霜对兔耳试验性角质化的治疗作用结果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药物制剂中抗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加抗氧剂 |
1.1 固体制剂 |
1.2 注射剂 |
1.3 洗剂 |
1.4 滴眼液 |
1.5 输液 |
2 惰性气体保护 |
3 包装材料 |
4 其他抗氧化技术 |
4.1 包衣 |
4.2 应用新技术新剂型 |
4.2.1 包合技术 |
4.2.2 脂质体技术 |
4.2.3 微囊化技术 |
4.3 胶囊封口技术 |
5 小结 |
(7)他扎罗汀原料药及其乳膏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银屑病及其临床治疗药物现状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他扎罗汀原料药的合成 |
1 试药与仪器 |
1.1 试药 |
1.2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的制备 |
2.2 他扎罗汀盐酸盐的制备 |
2.3 他扎罗汀的制备 |
2.4 粗品的精制 |
2.5 中试工艺验证 |
3 结论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他扎罗汀原料药的结构确证 |
1 试药与仪器 |
1.1 试药 |
1.2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自制他扎罗汀原料药的理化性质考察 |
2.2 他扎罗汀的元素分析 |
2.3 他扎罗汀的紫外吸收光谱(UV)鉴定 |
2.4 他扎罗汀的红外吸收光谱(IR)鉴定 |
2.5 自制他扎罗汀原料药核磁共振谱(NMR,氢谱、碳谱)鉴定 |
2.6 质谱(MS)鉴定 |
2.7 粉末X-射线衍射 |
3 结论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他扎罗汀乳膏的制备 |
1 试药与仪器 |
1.1 试药 |
1.2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处方研究 |
2.2 工艺研究 |
2.3 确定处方 |
2.4 制备工艺 |
2.5 中试验证 |
3 结论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他扎罗汀乳膏的质量控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性状 |
2.2 鉴别 |
2.3 检查 |
2.4 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3 结论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他扎罗汀乳膏的稳定性研究 |
1 试药与仪器 |
1.1 试药 |
1.2 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考察指标 |
2.2 影响因素试验 |
2.3 加速实验 |
2.4 长期试验 |
3 结论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他扎罗汀乳膏体外透皮吸收试验 |
1 动物与试药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离体猪皮制备方法 |
2.2 透皮吸收液的选择 |
2.3 检测方法研究 |
2.4 透皮吸收试验 |
3 结论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他扎罗汀乳膏刺激性及过敏性试验 |
1 动物与试药 |
1.1 试药 |
1.2 仪器 |
1.3 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他扎罗汀乳膏皮肤刺激试验 |
2.2 他扎罗汀乳膏皮肤过敏比较试验 |
3 讨论与结论 |
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处方前研究 |
2.1 仪器与试药 |
2.2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建立 |
2.3 米诺地尔经皮渗透试验分析方法的建立 |
2.4 维A酸经皮渗透试验分析方法的建立 |
2.5 两种原料药初步稳定性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的处方筛选及工艺制备研究 |
3.1 仪器与试药 |
3.2 辅料的初步选择 |
3.3 制剂处方的优化 |
3.4 制备工艺研究 |
3.5 验证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质量控制研究及质量标准建立 |
4.1 仪器与试药 |
4.2 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中两种药物分析方法建立 |
4.3 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有关物质研究 |
4.4 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质量标准建立 |
4.5 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皮肤刺激性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稳定性考察 |
5.1 仪器与试药 |
5.2 影响因素试验 |
5.3 加速试验 |
5.4 长期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维A酸乳膏基质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
2 稳定性实验 |
2.1 恒温试验 |
2.2 离心试验 |
2.3 镜检 |
3 结论 |
(10)间苯三酚颗粒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间苯三酚颗粒剂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1.1 试验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单因素试验 |
2.2 制备工艺的优化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间苯三酚颗粒剂质量控制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1.1 试验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鉴别 |
2.2 性状 |
2.3 粒度 |
2.4 溶化性 |
2.5 水分 |
2.6 装量差异 |
2.7 微生物限度检查 |
2.8 临界相对湿度 |
2.9 含量测定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间苯三酚颗粒剂稳定性初步评价 |
1 仪器与试剂 |
1.1 试验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考察指标 |
2.2 影响因素试验选择包装 |
2.3 长期试验、加速试验考察制剂稳定性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间苯三酚颗粒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试验动物 |
2 试验方法和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对照品储备液制备 |
2.3 血浆样品处理与测定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药代动力学试验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间苯三酚颗粒剂急性毒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被试药物 |
2 方法和结果 |
2.1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维A酸软膏中抗氧剂的初步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D]. 张美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的制备和质量研究[D]. 胡伟健.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MCPVT研究1,3-丁二烯(BD)氧化反应特性、动力学及产物[D]. 赵惠霞. 广西大学, 2020
- [4]双参验方抗寻常疣活性成分筛选及软膏制备[D]. 叶淑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不同工艺马油化学生物性能比较及复方马油祛痘霜的研制[D]. 吴晶.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6]药物制剂中抗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 杨瑞玲,许明旺,苏琼. 医学综述, 2016(19)
- [7]他扎罗汀原料药及其乳膏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研究[D]. 邓建华. 苏州大学, 2016(02)
- [8]复方米诺地尔凝胶剂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D]. 要辉. 湖北科技学院, 2016(11)
- [9]维A酸乳膏基质稳定性研究[J]. 王丽聪. 四川化工, 2014(06)
- [10]间苯三酚颗粒剂的研究[D]. 杨瑞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