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萌山东省东阿县实验高中252200
摘要:本篇论文是通过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概述,对高中音乐课存在的问题做一详细的阐述,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有效方法。对高中音乐欣赏课如何做到多样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反面做了细致的研究和阐述,对高中音乐欣赏课多样性教学提出更多有效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课多样性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先进音乐教学法开始运用,尤其是强调教法学法的多样性,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从观念上促进我们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高中音乐教学有明显的提高。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也出现了“多样性”的实践,大大丰富了当前教学的内容,为音乐课程的改革和深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一、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视听的方式以及阅读有关资料,分析乐谱等辅助手段,同时充分发挥艺术联想来领略音乐真谛,感受音乐美感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重要部分,他不但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只有我们真正的,从不同方面认识了它,才知道它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我们只有指导学生从本质上认识音乐作品的精华与糟柏,分析作品的优缺点,从而转移和更新目标。
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1.引导聆听音乐。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只有熟悉了才能进一步理解,我们要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给学生聆听的方法,凝神静气地听,聚精会神地听,让学生闭上双眼,采用自由的坐姿聆听音乐。对于较长的作品,则不能一开始就对全曲进行欣赏,可以先进行主题音乐欣赏,再对比欣赏其他乐段,只有多听,反复听,带着问题听,比较着不同音乐来听,才能感受得彻底,理解得完整,也就会得到更多音乐的交流。
2.演唱记忆主旋律。主旋律是一首乐曲或歌曲的核心音调,音乐的发展、变化都与主题息息相关。熟悉了主题,就等于找到了欣赏的向导,当学生在生疏的乐曲中听到了熟悉的主题音调,马上会和乐曲亲近起来,激起欣赏音乐的兴趣。当然,教无定法,何时熟悉主题,就看教师对欣赏内容的把握和教学的处理了。
3.互动参与音乐“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起,就不仅只是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而是同时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的规律。因此,律动是欣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1.关注内心情感的体验式教学。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波动心弦的艺术形式。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很多人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准确地说,音乐最善于表达情感。因此,通过音乐体验情感,是涉世不深的高中生了解人生、透视生活、剖析世界的重要窗口,使他们具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去面对将来可能经受的一切情感考验。
2.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辅助式教学。高中音乐欣赏的内容繁多,涉及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尽管高中生对音乐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积累和理性认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日趋增强,但受阅历和知识的限制,对音乐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多媒体的电光声色和大容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多学科综合渗透式教学。高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因此,我们可以在音乐欣赏的内涵和对象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可能更容易被广大的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比如《十面埋伏》、《飞驰的鹰》等等,在欣赏这些作品之前,如果先和学生一起回忆一下这些历史事件,分析当时的大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作品的大致情感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在知与不知之间去欣赏,更能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其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和社会价值。
四、结语
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需要正确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为真、以美为善、以美为美,通过音乐作品,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树立坚定的理想抱负。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知、理解力和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是不可分离的两部分。在高中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在认识上不能狭隘,在实践中不能单一化,更不能形式化,要注重活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在一节课中,活动的展开不需要面面俱到,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时段、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围绕有关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组织安排,只要学生释放出活动的热情,与作品共融,与教师共通,就不会背离新课改强调的新的师生关系的总体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