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的临床研究

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 以BIS为控制变量,安装吸入麻醉执行者软件的PC机为控制器,TCI注射泵为执行器建立吸入麻醉闭环靶控麻醉系统。应用该系统进行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系统性能进行进一步临床验证,并与单纯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相比较,观察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系统复合硬膜外阻滞:① 能否将BIS控制在预定目标范围并保持其稳定性:② 能否维持病人血液动力学稳定性;③ 能否保证内脏神经功能的稳定性;④ 能否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⑤ 能否保证病人无术中知晓发生;⑥ 能否提高术后镇痛质量。方法 选择50例腹腔手术病人分组进入全麻硬膜外组、全麻组。全麻硬膜外组进行常规硬膜外穿刺,头侧置管3. 5cm,给1. 3%的利多卡因4-5cm实验量,平面确切后,用静安(1. 5 mg·kg-1) 缓慢静脉注射,睫毛反射消失,静脉注射维库溴安(0. 07-0. 15 mg·kg-1) 、芬太尼(0. 4 μg·kg-1) 诱导完成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BIS值55为控制目标,维持过程吸入安氟醚闭环靶控系统实施麻醉,硬膜外间隔45分钟给1. 3%利多卡因4-5mL。全麻组自主呼吸低流量诱导,睫毛反射消失静脉注射芬太尼(0. 4 μg·kg-1) 和司考林(100 mg)完成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全麻组以BIS值50为控制目标,诱导及维持过程均以吸入安氟醚闭环靶控系统实施麻醉。记录实测吸气、呼气末安氟醚浓度和MAC、软件模拟肺泡安氟醚浓度和脑内浓度;记录全程安氟醚用量;记录全程BIS值及血压、心率、HRV;记录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苏醒时间。计算BIS执行误差中位数、绝对执行误差中位数及其10%-90%的累计分布频率、摆动度均数;麻醉后每2min血压、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心率均数,并与基础值进行比较;麻醉后每Zmin记录心率变异均数,并与基础值进行比较;记录诱导期躁动、苏醒期躁动和术中知晓发生率;比较实测呼气末安氟醚浓度与软件预测呼气末安氟醚浓度。 结果全麻硬膜外组BIS执行误差中位数和执行误差绝对值中位数分别为一0.24%和8.06%,(10一90)%累计分布频率分别为C5.26一7.27)%和(3.64一12.50)%;全麻组BIS执行误差中位数和执行误差绝对值中位数分别为2.02%和5.48%,(10一90)%累计分布频率分别为C3.82一8.20)%和(2.75一8.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全麻硬膜外组和全麻组摆动度分别为6.91和4.2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麻醉过程各时点血压、心率均数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全麻硬膜外组切皮前与麻醉前相比HRV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切皮后及术中各点与切皮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安氟醚平均用量全麻硬膜外组少于全麻组。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和术后回忆发生。两组实测呼气末安氟醚浓度与软件预测浓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系统复合硬膜外阻滞:①能将BIS控制在预定目标范围内,并保持其稳定性;②麻醉过程中能更好的维持病人血液动力学稳定性;③能保证内脏神经功能的稳定性,麻醉完善;④能保证病人无术中知晓发生;‘⑤与单纯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系统相比较,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⑥提高术后镇痛质量;⑦解决麻醉药物蒸发能否提高系统性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脑电描记术,双频指数;闭环控制;麻醉,吸入;麻醉,硬膜外;安氟烷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实验材料
  • 方法和步骤
  • 结果
  • 讨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系统的临床应用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11)
    • [2].安氟醚致强直性肌肉痉挛1例[J]. 四川医学 2008(03)
    • [3].安氟醚及异氟醚对阿曲库铵临床药效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6)
    • [4].安氟醚麻醉加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内分泌和循环功能的影响[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02)
    • [5].静吸复合麻醉与靶控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 2015(10)
    • [6].神经安定和安氟醚麻醉对糖尿病患者血清皮质醇、胰岛素和血糖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09)
    • [7].不同氧流量对上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影响[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9(01)
    • [8].氯胺酮、安氟醚麻醉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浆心钠素、肾钠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16)
    • [9].安氟醚麻醉大鼠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变化[J]. 山东医药 2010(10)
    • [10].五种不同的麻醉药对罗库溴铵肌肉松弛效果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8)
    • [11].安氟醚对大鼠耳蜗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0(04)
    • [12].三药联合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学 2013(01)
    • [13].安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实验小鼠肝组织Bcl-2/Bax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J]. 微循环学杂志 2012(02)
    • [14].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比较[J]. 海南医学 2008(04)
    • [15].耳鼻喉科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安氟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比较[J]. 中外医疗 2011(30)
    • [16].神经外科术中唤醒42例麻醉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24)
    • [17].安氟醚对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自发性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调控[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8(02)
    • [18].安氟醚、速眠新Ⅱ麻醉对山羊肝肾功能的影响[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8(S1)
    • [19].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体会[J]. 当代医学 2013(28)
    • [20].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与单纯吸入全麻临床对比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17)
    • [21].吸入表面静脉三步联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02)
    • [22].安氟醚、异氟醚对大鼠肺组织NF-κB和血浆TNF-α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01)
    • [2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不同麻醉方式对心电图QTc及QTcd的影响[J]. 甘肃医药 2013(08)
    • [24].安氟醚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皮质醇变化的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09(24)
    • [25].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应用异丙酚与安氟醚进行全麻维持的比较[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04)
    • [26].不同麻醉方式对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8)
    • [27].安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血清钾、钙、镁离子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02)

    标签:;  ;  ;  ;  ;  ;  ;  

    安氟醚闭环靶控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