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宏观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凸显,企业面临的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加。同时,企业依靠自身资源应对市场的发展模式完全被市场所淘汰。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成为企业必须面对和抉择的问题。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作为一种以供应链关系为基础,以寻求整体竞争优势和资源互补优势为核心的组织形式,适应了市场环境的要求,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式。论文以相关的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分析借鉴国外有关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发展经验前提下,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组织与运行控制的体系框架,重点对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和组织模式选择、联盟运行风险控制、联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控制及联盟的绩效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论文研究了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和组织模式选择,以联盟伙伴的选择标准为基础,设计了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模糊聚类法对联盟伙伴进行选择决策,并研究了基于企业资源和参与度的联盟组织模式的选择决策;其次,论文对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运行的风险控制进行了分析,在对联盟运行风险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联盟的运行过程对联盟风险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基于行为控制、结果控制和社会控制的联盟风险控制模式;再次,论文对战略联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管理合作性、文化融合、联盟企业间信任、利益分配以及外部适应性的联盟运行过程稳定性控制模式,运用博弈理论对联盟伙伴选择和联盟管理沟通与联盟稳定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最后,论文对战略联盟的运行绩效进行了评价,设计了涵盖联盟运行的社会影响在内的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模型,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对策。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 国内外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现状1.2.2 国内外关于供应链的研究现状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章 基本理论综述2.1 产业组织有关中间性组织的理论2.1.1 中间性组织的含义及特征2.1.2 中间性组织与市场组织及层级组织的比较2.1.3 中间性体制组织模式2.1.4 中间性体制组织模式的比较2.2 战略联盟的有关理论2.2.1 战略联盟的定义2.2.2 战略联盟的类型2.2.3 战略联盟的特征2.3 供应链的有关理论2.3.1 供应链的概念2.3.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2.3.3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2.4 资源依赖理论2.3.1 资源依赖理论的含义2.3.2 资源依赖理论对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解释2.5 本章小结第3章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内涵、特征及国内外发展现状3.1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内涵、类型及特征3.1.1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内涵的界定3.1.2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性质的界定3.1.3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类型3.1.4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特征3.2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国外发展借鉴3.2.1 联盟的初级形式——日本企业的承包制模式3.2.2 横向战略联盟的代表——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模式3.2.3 纵向战略联盟的代表——美国企业的合作协议模式3.3 我国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发展概况与发展障碍3.3.1 我国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发展概况3.3.2 我国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发展障碍3.4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组织与运行控制体系构成3.5 本章小结第4章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伙伴与组织模式选择4.1 联盟伙伴与组织模式选择在战略联盟运行中的地位4.2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伙伴选择4.2.1 联盟伙伴选择标准设置的原则4.2.2 联盟伙伴选择标准的建立4.2.3 联盟伙伴选择分析决策模型4.2.4 基于模糊聚类的联盟伙伴选择4.3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组织模式选择4.3.1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组织模式选择的依据4.3.2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组织模式类型4.3.3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组织模式选择决策4.4 本章小结第5章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运行的风险控制模式5.1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运行风险的内涵和特征5.1.1 风险的定义与特征5.1.2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运行风险的内涵5.1.3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运行风险的特征5.2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风险类型和风险控制模式5.2.1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合作中的风险类型5.2.2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合作中的风险控制模式5.3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风险防范的策略和路径5.4 本章小结第6章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控制6.1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含义和特性6.1.1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含义6.1.2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特性6.2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含义和特征6.2.1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含义6.2.2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特征6.2.3 联盟稳定性、不稳定性与成功的关系6.3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稳定性控制模式6.3.1 基于管理合作性的联盟稳定性控制模式6.3.2 基于成员间信任机制的联盟稳定性控制模式6.3.3 基于文化融合的联盟稳定性控制模式6.3.4 基于利益分配的联盟稳定性控制模式6.3.5 基于外部适应性的联盟稳定性控制模式6.4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博弈分析6.4.1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博弈6.4.2 联盟企业管理沟通中的博弈6.5 本章小结第7章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及对策7.1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7.1.1 联盟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7.1.2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运行绩效的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7.2 我国发展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的对策7.2.1 转变和更新观念7.2.2 加强联盟组织的有效管理7.2.3 提升联盟企业文化与培养核心能力7.2.4 建立有效的机会主义行为预防机制7.2.5 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7.3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论文; 伙伴关系与组织模式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稳定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