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后汉书与范晔《后汉书》史料异同之比较

八家后汉书与范晔《后汉书》史料异同之比较

论文摘要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先后出现八家后汉书,即谢承《后汉书》、薛莹《后汉记》、司马彪《续汉书》、华峤《汉后书》、谢沈《后汉书》、张莹《后汉南记》、张璠《后汉纪》、袁山松《后汉书》,它们与范晔《后汉书》的关系,值得认真分析。后汉史书产生的数目多,亡佚的也多,彼此之间有相互扬弃的现象,若综合比较,互资参考,对于深化《后汉书》、后汉史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论文着眼于后汉史书的流传过程,以范晔《后汉书》为参照标准,通过对八家后汉书与范晔《后汉书》之间异同的考证,对东汉史料订讹考异,去伪存真,有助于对东汉历史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现存八家后汉书辑文中,谢承《书》数量最多,且有大部为范《书》所未载。据周天游先生的辑本,谢《书》中竟有一百多人范《书》未为立传,其中又以江南人士居多,这样就大大丰富了东汉史料库。然据此断定范、谢之高下,则有失偏颇。阅谢《书》辑文,其所叙述较范《书》未见定胜,且范《书》从东汉史实的通盘考虑出发,故较谢《书》具代表性。谢《书》对忠义隐逸之士大加褒扬而不以名位为限,是其思想方面的一大特色,此对研究东汉民众的精神风貌及社会风尚尤为可贵。体例方面,谢《书》不仅纪、志、传俱全,而且有所创新。谢《书》有《舆服》、《百官》二志,前者源于《东观汉记》之《车服志》,后者出自《汉书·百官公卿表》,然别立新目,为司马彪《续汉书》即仿效。薛莹《后汉记》为纪传体断代史。现存辑文主要是光武、明、章、安、桓、灵六帝之论。其论突出特色是:褒贬抑扬,发自胸臆,直道而陈,切中要害。这与范晔有很大不同。司马彪《续汉书》,不仅可补范《书》诸志之缺,且其纪传辑文,数量可观,仅次于谢承《书》,且存大量的皇后辑文为其他后汉书所未有,不但能印证范《书》之言而有征,并可较多订补范《书》之不足。华峤《汉后书》是范《书》主要蓝本之一。以体例而言,范《书》因华《书》皇后纪例不改。华峤行文言辞简质,叙致温雅,其论尤为精绝,范晔往往径直全部或部分袭用,仅据李贤注考证,便有《肃宗章帝纪》论、《马武传》论、《冯衍传》论、《刘赵淳于江刘周赵传》序、《班彪传》论、《袁安传》论。现存华《书》辑文,不但可以明证范《书》与其内在联系,而且对订补范《书》也大有裨益。谢沈《后汉书》现存《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五志辑文,对《续汉志》有所补益。纪传辑文亦有可资考证之处。张莹《后汉南记》为纪传体断代史。现存张《记》辑文,多与范《书》同,只有安帝见铜人条为其所独载。张璠《后汉纪》,是编年体断代史,虽似未成,辞藻可观。袁宏《后汉纪自序》言璠《纪》“言汉末之事差详”,故汲取其部分成果,使袁《纪》关于汉末之记述更加详备。据现存辑文看,璠《纪》确有此特色。袁山松《后汉书》百篇,为纪传体断代史。袁山松乃袁宏从弟,先后同时,著《后汉书》,一作《后汉纪》,袁《书》亡而袁《纪》存,二者之优劣,由此大略可知。然袁《书》志较全,《艺文志》更是其书所独有,惜已全佚。现存纪传辑文时有可取之处。本文重在史实考据和文本对勘,以发现八家后汉书与范书的互补与异同,使研究后汉史、阅读或注释《后汉书》者有所采择,至于史学理论方面深层次的探讨,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留待他日继续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 以往研究状况简介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 谢承《后汉书》与范晔《后汉书》之比较
  • 三 薛莹《后汉记》与范晔《后汉书》之比较
  • 四 司马彪《续汉书》与范晔《后汉书》之比较
  • 五 华峤《汉后书》与范晔《后汉书》之比较
  • 六 谢沈《后汉书》与范晔《后汉书》之比较
  • 七 张莹《后汉南记》与范晔《后汉书》之比较
  • 八 张璠《后汉纪》与范晔《后汉书》之比较
  • 九 袁山松《后汉书》与范晔《后汉书》之比较
  • 十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子思之儒与儒家《书》教[J]. 青年文学家 2013(02)
    • [2].荀子与《书》学关系考论[J]. 求索 2011(04)
    • [3].墨子与《书》学关系考论[J]. 社会科学战线 2011(12)
    • [4].试论秦代《书》学局面的新变[J]. 社会科学家 2008(09)
    • [5].“冷门绝学”十《表》八《书》 那些少有人读的篇章[J]. 国家人文历史 2020(01)
    • [6].《吕氏春秋》引《书》考论[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7].孔门弟子传《书》综考[J]. 孔子研究 2009(01)
    • [8].先秦儒墨引《书》立说述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9].朝鲜朝《书》学文献及“不校校之”原则的实践价值[J]. 殷都学刊 2014(04)
    • [10].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J]. 北方论丛 2014(05)
    • [11].《荀子》引《书》辨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12].张九成《书》学思想脞说[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3].从出土文献看周秦《书》的原貌[J]. 社会科学家 2009(11)
    • [14].吕祖谦尊《序》解《书》经学思想探究[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5(01)
    • [15].存世宋刻本《书》类辑录[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1(05)
    • [16].从“明德慎罚”看魏晋南北朝的《书》学传统[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17].从《汉书》看王莽用《书》及促进《书》学发展的举措[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8].清华简《良臣》所见三晋《书》学[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3(06)
    • [19].宋代《书》学传统下的“明德慎罚”[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0].清华简第九册《成人》篇为《尚书》类文献说[J]. 史学史研究 2020(02)
    • [21].从“明德慎罚”看隋唐的《书》学传统[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2].《孟子》两章引《书》刍议[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23].孟子引《书》与德性政治[J]. 学海 2014(05)
    • [24].《论语》引“书”与引“诗礼乐”考异[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 [25].《孟子》两章引《书》考述[J]. 晋中学院学报 2015(06)
    • [26].朝鲜朝《书》学文献中特殊异文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7].王官与文体的初肇——以《诗》《书》为考察中心[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8(03)
    • [28].孔子《书》教“‘五诰’可以观仁”说述略[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9].清华简《书》类文献文本组合的三种形态[J]. 中州学刊 2018(09)
    • [30].《书》学大道 兴我华夏[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标签:;  ;  ;  ;  

    八家后汉书与范晔《后汉书》史料异同之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