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试验于2003-2004年,在宁夏大学实验农场大田条件下研究了5种灌水处理,3种施肥水平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形态、生理及产量等各指标的影响,旨在研究探讨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适合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产的减水不减产或减水少减产的节水栽培技术措施。 综合两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在宁夏引黄灌区灌淤土高产小麦区,全生育期灌四次水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灌溉措施。 2、任一时期的水分亏缺均会不同程度的加快生育进程,缩短生育期,抑制小麦的生长发育,影响其形态、生理等指标的正常生长,最终表现为影响产量,使产量降低。 3、任一时期的水分亏缺均会使小麦减产,但亏缺时期的不同,其减产幅度亦不同。以缺灌头水(分蘖水)的处理减产幅度最大,较对照减产13.48%;其次是缺灌第三水(孕穗—开花水)的处理,较对照减产11.41%;而缺灌第二水(拔节水)和第四水(灌浆水)的减产幅度较小,分别为4.35%和5.38%。 4.在生产上,若宏观上灌水量受到限制,确实不能满足灌四次水,只能灌三次水的情况下,微观管理上应尽量统筹安排好生育前期头水(分蘖水)的灌溉,其次是孕穗—开花水的灌溉,最大限度地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求,将减产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5、随施肥量的增加可以有效缓解水分亏缺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因此,在水分亏缺地区可以将土壤培肥作为一种有效的增产措施。 6、本研究结果在相类似的北方灌溉春麦地区亦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应用价值。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 中国水利 2017(16)
- [2].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盘菜栽培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 2017(08)
- [3].宁夏引黄灌区经久不衰的历史原因探析[J]. 宁夏社会科学 2013(06)
- [4].宁夏引黄灌区中低产田现状调查与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2)
- [5].宁夏引黄灌区冬麦栽培的优势及技术规程[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9)
- [6].气候变化下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预估(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05)
- [7].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 生态经济 2010(05)
- [8].宁夏引黄灌区速生杨整形修枝技术[J]. 农业科学研究 2010(02)
- [9].宁夏引黄灌区鲜食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16(02)
- [10].气候变化下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预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3)
- [11].增温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1(21)
- [12].宁夏引黄灌区适宜节水潜力分析[J]. 节水灌溉 2009(03)
- [13].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有机肥不同施用量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16(10)
- [14].宁夏引黄灌区“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与任务[J]. 中国水利 2011(09)
- [15].西北组普通玉米新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性状分析[J]. 农业科学研究 2016(04)
- [16].宁夏引黄灌区设施番茄控释肥合理施用量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16(11)
- [17].宁夏引黄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J]. 中国水利 2012(23)
- [18].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现状分析[J]. 灌溉排水学报 2010(01)
- [19].宁夏引黄灌区节水技术发展及节水潜力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02)
- [20].宁夏引黄灌区水产养殖气候条件分析及适应对策[J]. 宁夏农林科技 2010(02)
- [21].宁夏引黄灌区节水技术体系研究初探[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04)
- [22].施磷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氮磷吸收利用及氮素残留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
- [23].宁夏引黄灌区生态建设状况及保护措施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16(02)
- [24].宁夏引黄灌区农业水价改革现状分析及思考[J]. 节水灌溉 2016(09)
- [25].春播大豆新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4)
- [26].宁夏引黄灌区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3)
- [27].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北移及耕作改制的发展[J]. 麦类作物学报 2011(02)
- [28].宁夏引黄灌区河蚌培育珍珠关键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 2009(06)
- [29].宁夏引黄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实践与探索[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1)
- [30].宁夏引黄灌区水体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解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