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编制难点分析: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编制难点分析:间接法

一、试析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难点:间接法(论文文献综述)

闵露霞[1](2020)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现金分红与非效率投资》文中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我国所特有,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创新,也是推动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工具。从2007年试行以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显着的成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于我国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等都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发挥效用,不仅需要由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更需要由下而上的以基层各类国有企业为起点的预算实践及其衔接。在多重委托代理的国资管理体制下,由于内部控制人基于自己利益最大化目标所做出的逆向选择行为和所引起的道德风险等潜在问题可能会严重侵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施效果,从而影响国有资本配置的效率。因此本文以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为落脚点,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企业微观层面财务决策的作用关系。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企分红与投资效率纳入一个整体的分析框架,验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否影响国企的资本配置效率,以及若存在影响是否会通过现金股利分红这一中介变量进行传导,探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影响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内在逻辑机理。选取2003-2017年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处理组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为对照组,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刻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实施前后的净影响效应,再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分步骤讨论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国企的非效率投资显着负相关,某种程度上说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能够抑制国企资源错配导致的非效率投资问题,对国企非效率财务决策行为起到一定治理作用。(2)将国企中的非效率投资分为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子样本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都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仅针对地方国企也是如此,但在央企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果并不明显。(3)非效率投资全样本组与过度投资组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现金股利分红显着负相关,在投资不足组负向关系不显着;但时间变量与现金股利分红都显着正相关,说明国企分红水平有在提高,但与非国有企业的分红相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现金分红水平的速度较慢,国企分红政策还需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4)现金股利分红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抑制非效率投资的作用关系里起部分中介传递作用;现金分红也部分传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但对投资不足不具备这种中介作用。(5)国企分为中央国企与地方国企,单就中央国企而言,现金分红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负向影响过度投资的作用路径上的中介作用不显着,而在地方国企里这种中介作用仍然表现明显;仅讨论中央国企,现金分红部分中介传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投资不足的治理效应,而在地方国企中这种中介效应检验不显着。由此,大致厘清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现金分红政策以及非效率投资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针对国企中普遍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推行的大背景下,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关系,验证了国企分红部分传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非效率投资尤其是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以及对比地方国企和中央国企中这些关系的差异。有利于缓解国企中的投资异化等非效率问题,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肖凯[2](2019)在《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研究 ——以泰禾集团为例》文中指出会计出于记录经济业务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反映部分经济业务时,传统的利润表已经表现出了严重的滞后性,不能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于报表信息及时性的需求,基于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的收益模式受到综合收益观的巨大冲击,综合收益观更能切实满足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让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真实的运营状况和净资产变动情况,从而能够有效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各种决策。2014年,财政部根据我国当下经济的具体情况,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修订了原30号准则,对之前的利润表列报格式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新准则要求其他综合收益(OCI)要按照未来期间是否能够重分类进损益分别进行列示,同时分明细项目进行列报。距实施新30号准则已近五年,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及披露情况究竟如何?是否达到准则预期的效果?在准则的执行过程中又是否暴露出了问题?基于此,笔者立足于OCI列报有利于报表使用者理解使用会计信息的角度,通过对当前房地产业上市公司OCI列报的情况分析,结合对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泰禾集团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所有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以及拥有与其他综合收益相关业务的企业提出有建设性的指导和建议,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以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要求,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准则制定得不够具体完善,致使报表间逻辑关系不明确,实际执行缺乏明确标准;另一方面,财会人员对准则的理解也不够深刻,使得没有基于重要性的原则对重要的明细项目单独进行列报。因此,笔者建议:第一,明确规定OCI的核算范围和明细项目的列报名称;第二,对目前的利润表采用两表法列报;第三,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报表项目,提高信息含量;第四,建立以综合收益为起点的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第五,加强对涉及OCI的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和财会人员的相关培训。以上建议将有助于提高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规范化程度以及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卢翠[3](2017)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及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日渐繁荣,这样就会带动一些行业的发展。财务会计作为现在市场上需求量较大的一类工作,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金流量表作为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不可小觑。想要编制好现金流量表,就要熟练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和方法,本文就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更好的让财务会计工作为市场经济服务。

王博[4](2015)在《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与公司长期价值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逐渐发展的资本市场,以及逐渐健全的体制,股民比例逐渐升高。人们寄希望于股票投资的高收益。投资股票的方法也层出不穷。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 Jensen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理论,通过综合反映企业三张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对企业的价值进行合理估计。尤其在安然公司、美国世界通讯公司等为代表的财务报告利润指标优秀的“完美”公司突然破产之后,企业价值评估领域越来越广泛地运用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并在国外的资本市场股市得到成功应用。在国内,这一指标运用的相对较少。本文将基于前人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理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研究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投资方法与公司长期价值的相关性,期望寻找高回报率的股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增长率与公司股票超额回报率成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通过引入自由现金流量乘数、自由现金流量负债比和低财务杠杆指标,构造了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证券投资组合,证明了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投资策略所具有的优越性。

葛欣[5](2011)在《事业单位产成品盘亏会计处理建议》文中研究表明一、事业单位产成品盘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作为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在购入非自用材料并已验收入库时,要按照材料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如果事业单位领用这些非自用材料研制产品,

刘依恬,刘亦陈[6](2010)在《会计信息集成中的数据采集方式优化问题》文中提出数据采集是会计信息化的开始环节,目前主流ERP系统的数据采集方式还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对会计信息集成处理的要求,尤其是不能充分支持对企业外部数据的直接采集。因此,对现行系统的数据采集方式进行完善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黄一鸣[7](2010)在《现金流量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会计报表是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而现金流量表又难点中的难点。本人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体会,愿与各位同行交流。

刘梅娟[8](2009)在《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价值理论、产权理论、会计目标理论以及会计计量理论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林业企业最重要的森林自然资本——森林生物资产和森林生态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主线,对森林自然资本价值的会计计量规范及其公允价值计量的获取技术、计量模式及财务报告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林业经营组织进行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会计核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森林生物资产尤其是森林生态资产,其获取技术途径应更多地考虑采用非市场价值的评估技术对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其估价技术方法应充分借鉴现行成熟的经济学(包括生态学)价值评价方法,但只有符合公允价值定义和条件的评价结果才是公允价值。(2)在森林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方面,其初始计量一般应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在后续计量时则应视不同的森林生物资产而定,而森林生态资产的初始及后续计量均比较适合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3)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上的森林自然资本收益决定模式应以事项基础、总括收益观、名义货币实物资本保持观念、收入费用观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进行有机融合作为其收益确认或计量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4)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有补充报告和独立报告两种模式,在现阶段,宜采用独立报告模式,待将来有关的森林自然资本会计理论和方法成熟后,特别是科学地解决了货币计量之后,可采用补充报告模式。

李小科[9](2006)在《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会计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在会计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手工会计将被会计信息化取代,故会计制度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革命给会计核算带来的深刻变化,研究新问题、探讨新情况。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未有从信息化角度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因此,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会计制度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秉承这一思想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形势下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提供参考建议。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与普及运用给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会计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制度结构规范不完整、规范内容与具体准则存在大量重复;科目分类及设置上没有考虑到会计信息化下数据加工及报表编制的需要;多借多贷复合会计分录的过量使用模糊了账户间的对应关系,不利于会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一维、通用、定期的会计报表满足不了信息使用者多元、个性化的需求;传统的错账更正等众多核算方法在信息化环境下已不再适用。理顺会计制度与信息化之间的依存关系后,可对现行会计制度进行系统的信息化改造:完善制度结构,实现文本表述电子化与数据信息化,基本实现会计制度现代化;通过改进科目分类,引入中转科目、单向科目和多维科目,增设现金等价物科目,提升未分配利润科目,合并债权债务科目等,实现科目分类与设置的信息化,为科目与报表之间的良性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一个虚拟数据模版,获取示范会计分录的账户汇总对应关系,为后续账表数据的加工提供准确、充足的数据源;通过报表结构的棋盘式改造,报表模式的多元化,报表时效的提升,大大丰富了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满足了信息使用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实时的信息需求;通过改进错账更正方法、充实发出存货计价方法、运用双轨核算制、创新处理虚增的方法,实现了核算方法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最后,通过开发一个全通用、具有会计制度设计功能的会计信息化软件,实现了研究手段的信息化。改造后的会计制度将为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有益指导。

赵建华[10](2004)在《试析现金流量表附注编制的几个问题》文中指出通过对现金流量表附注内容的构成、编制原因、原理的分析 ,阐述了现金流量表附注的编制方法 ,并说明了电算化编制的技术要点

二、试析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难点:间接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难点:间接法(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现金分红与非效率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1.2.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1.2.2 非效率投资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已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评述
    2.1 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研究
        2.1.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定义、编制主体和体系框架
        2.1.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效果
        2.1.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完善和发展
    2.2 关于非效率投资的研究
        2.2.1 自由现金流角度
        2.2.2 管理者行为层面
        2.2.3 企业治理环境与内部控制质量
    2.3 关于现金分红的研究
        2.3.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现金分红
        2.3.2 股利分红与非效率投资
    2.4 文献评述
3 理论基础与分析
    3.1 委托代理理论
    3.2 自由现金流理论
    3.3 “双元结构财政”理论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说
        4.1.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非效率投资
        4.1.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现金分红
        4.1.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企分红与非效率投资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变量界定
        4.3.1 因变量解释
        4.3.2 中介变量解释
        4.3.3 自变量解释
    4.4 模型设计
        4.4.1 双重差分模型
        4.4.2 基本模型
        4.4.3 中介效应模型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1.1 投资效率测算
        5.1.2 主变量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分析
        5.3.1 非效率投资的回归分析
        5.3.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的关系研究
        5.3.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企现金股利分红的关系研究
        5.3.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现金分红与非效率投资的中介效应关系研究
    5.4 稳健性检验
        5.4.1 检验时间调整
        5.4.2 投资效率测算调整
        5.4.3 中介变量更换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研究 ——以泰禾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综合收益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综合收益的概念
        2.1.2 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
    2.2 其他综合收益的基本理论
        2.2.1 资产负债观
        2.2.2 决策有用观
        2.2.3 全面收益观
    2.3 其他综合收益的认定标准和核算范围
        2.3.1 其他综合收益的认定标准
        2.3.2 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范围
    2.4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准则要求
第3章 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现状
        3.1.1 列报整体情况
        3.1.2 列报准确性情况
        3.1.3 各项目列报情况
    3.2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存在的问题
        3.2.1 勾稽关系错误
        3.2.2 在利润表中列报违背编制基础
        3.2.3 具体列示内容以及范围准则中缺乏规定
        3.2.4 列报未能反应重要项目
        3.2.5 列报和披露缺乏决策有用性
        3.2.6 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缺乏逻辑起点
        3.2.7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列报缺乏过程性
    3.3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缺乏对综合收益的深入理解
        3.3.2 相关会计准则制定不够完善
        3.3.3 会计人员对准则的各项规定认识不到位
        3.3.4 对其他综合收益的使用研究还不够充分
第4章 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改进建议
    4.1 加强对综合收益的价值研究
    4.2 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4.2.1 完善其他综合收益概念框架
        4.2.2 完善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范围
        4.2.3 对当下的利润表进行改进
        4.2.4 增加综合收益表
        4.2.5 重设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起点
        4.2.6 提高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信息量
    4.3 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4.4 在综合收益的基础上来建立业绩评价体系
第5章 泰禾集团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案例分析
    5.1 泰禾集团背景介绍
    5.2 泰禾集团其他综合收益存在的问题
        5.2.1 具体项目列报名称不完整
        5.2.2 重要项目未单独列报
        5.2.3 盈余管理空间过大导致利润未得到精准反映
    5.3 泰禾集团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5.3.1 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理解不深刻
        5.3.2 会计准则制定不够完善
        5.3.3 复核监督不到位
    5.4 泰禾集团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的改进建议
        5.4.1 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理解
        5.4.2 加强复核监督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解析
    1.1 熟悉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内容
    1.2 记账凭证的填制
    1.3 对现金流量进行处理汇总
    1.4 由台账信息编制现金流量表
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的方法和应用解析
    2.1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2.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应用解析
        2.2.1 现金流量表编制中各项目设定的内容应用解析
        2.2.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应用的综合解析
        2.2.3 数学方法的应用解析
        2.2.4 数字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的特点
3 结束语

(4)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与公司长期价值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自由现金流量理论的研究成果
        2.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1.3 国内外文献评述
    2.2 关于自由现金流量和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
        2.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第3章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的相关内容
    3.1 相关理论梳理
        3.1.1 现金存量
        3.1.2 现金流量
    3.2 自由现金流量概述
        3.2.1 自由现金流量的定性描述
        3.2.2 自由现金流量的定量描述
        3.2.3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
第4章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长期价值关系的理论分析
    4.1 企业价值概述
        4.1.1 企业价值
        4.1.2 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
        4.1.3 企业价值的意义
    4.2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长期价值关系的理论分析
        4.2.1 自由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4.2.2 自由现金流量在公司业绩评价中的价值
    4.3 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研究切入点
    5.2 实证研究设计
        5.2.1 研究假设
        5.2.2 数据选择
        5.2.3 变量设计
        5.2.4 模型建立
    5.3 实证研究
        5.3.1 数据处理
        5.3.2 描述性统计
        5.3.3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4 回归结果及分析
第6章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股票投资组合分析
    6.1 概述
    6.2 自由现金流量的稳定性
    6.3 现金流量与财务结构
    6.4 自由现金流量乘数
    6.5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中位数的回报率分析
    6.6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股票投资组合
        6.6.1 投资组合一年期间回报率分析
        6.6.2 投资组合五年期间回报率分析
    6.7 结论及其局限性
第7章 结论及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启示
    7.3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5)事业单位产成品盘亏会计处理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事业单位产成品盘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二、改进建议

(6)会计信息集成中的数据采集方式优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REAL会计模式下会计数据采集的实现过程
二、业务事项的标准和计量属性一体化转换的优化
三、会计事项数据库分类设计的优化
    1. 增加一些单据整合程序,尽量减少进入数据库入口的单据数量。
    2. 建立专门文档存放阶段性数据,以减少单据过剩问题。
    3. 加强并发控制与数据一致性维护。
    4. 优化数据库表的设计。
四、数据仓库中数据采集方法的优化

(7)现金流量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正确理解“现金”的概念是前提
    1.1现金:
    1.2现金等价物:
2全面掌握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内容是基础
    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3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3熟练运用现金流量表两种编制方法是关键

(8)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评价
        1.2.1 关于森林自然资本价值的评价
        1.2.2 关于森林自然资本价值会计计量的研究现状
        1.2.3 综合分析评价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整体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整体框架
        1.5.2 主要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森林自然资本及公允价值的概念研究
    2.1 与森林自然资本有关的基本概念
        2.1.1 森林的概念
        2.1.2 资本的概念
        2.1.3 资产的概念
    2.2 森林自然资本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2.2.1 森林自然资本的定义
        2.2.2 森林自然资本的特征
        2.2.3 森林自然资本的分类
    2.3 公允价值的概念
        2.3.1 公允价值的定义及特征
        2.3.2 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2.4 本文研究的森林自然资本范围界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价值理论
        3.1.1 森林资源无价理论
        3.1.2 森林资源价值理论
    3.2 产权理论
        3.2.1 产权理论
        3.2.2 森林资源产权理论
    3.3 会计目标理论
        3.3.1 受托责任观
        3.3.2 决策有用观
        3.3.2 公允价值计量符合现代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的要求
    3.4 会计计量理论
        3.4.1 会计计量模式
        3.4.2 资产计价理论
        3.4.3 收益决定理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森林自然资本价值会计计量的构架
    4.1 森林自然资本会计计量的基本构架
    4.2 森林自然资本的产权界定
    4.3 森林自然资本的实物计量
        4.3.1 森林生物资产的实物计量
        4.3.2 森林生态资产的实物计量
    4.4 森林自然资本的货币计量
        4.4.1 森林自然资本价值评价计量方法
        4.4.2 森林自然资本价值评价计量与会计计量的关系
    4.5 森林自然资本货币计量方法在会计系统中的应用
        4.5.1 森林自然资本会计计量体系的构建
        4.5.2 森林自然资本评价计量方法的合理选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获取技术研究(一):途径与方法
    5.1 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的获取途径
        5.1.1 公允价值获取的一般途径
        5.1.2 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的获取途径
    5.2 森林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获取技术研究
        5.2.1 森林生物资产的评估方法
        5.2.2 森林生物资产估价技术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5.3 森林生态资产公允价值获取技术研究
        5.3.1 森林生态资产价值评价方法
        5.3.2 森林生态资产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的选择次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获取技术研究(二):会计信息质量视角
    6.1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FASB 及 IASC 的观点
    6.2 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获取技术的信息途径:如何具有可验证性
        6.2.1 信息输入环节:取得或搜寻特殊原始凭证
        6.2.2 信息加工环节:实物量计量的技术化及实物量和价值量计量的标准化
        6.2.3 信息输出环节:增加森林自然资本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
    6.3 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评估机制:完善和规范
        6.3.1 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
        6.3.2 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
        6.3.3 修订与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技术规范
        6.3.4 合理确定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评估的次数及时间
    6.4 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获取技术的选择:成本效益的权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研究
    7.1 森林生物资产及生态资产的计量模式
        7.1.1 森林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
        7.1.2 森林生态资产的计量模式
    7.2 森林自然资本的收益决定模式
        7.2.1 森林自然资本收益的特点
        7.2.2 收益决定模式建立的一般理论依据
        7.2.3 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森林自然资本收益决定模式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森林自然资本财务报告模式的构建
    8.1 传统林业财务报告模式及呈报存在的问题
    8.2 森林自然资本财务报告模式构建的基础工作
        8.2.1 关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调整
        8.2.2 关于森林自然资本会计科目的设计
    8.3 森林自然资本财务报告模式的构建
        8.3.1 森林自然资本财务报告设计的原则
        8.3.2 森林自然资本财务报告模式
        8.3.3 森林自然资本财务报告模式的评价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典型案例研究
    9.1 选点依据及研究点概况
        9.1.1 选点依据
        9.1.2 研究点概况
    9.2 墟沟林场森林自然资本价值计量研究
        9.2.1 涵养水源价值
        9.2.2 固碳制氧价值
        9.2.3 保育土壤价值
        9.2.4 森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
        9.2.5 森林防护价值
        9.2.6 墟沟林场森林生态资产总价值
    9.3 墟沟林场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列报与披露研究
        9.3.1 关于会计科目的设置
        9.3.2 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列报与披露
    9.4 墟沟林场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启示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1 研究结论
    10.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详细摘要

(9)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会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可能创新之处
    1.6 研究的意义
    1.7 会计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现行会计制度的规范内容
    2.1 现行会计制度规范的意义
        2.1.1 完善了我国会计法规体系
        2.1.2 显着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2.1.3 方便了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
        2.1.4 加速了会计国际化进程
    2.2 现行制度规范的会计科目
        2.2.1 会计科目的规范
        2.2.2 科目编号的规范
    2.3 现行制度规范的会计分录
        2.3.1 分录规范的业务
        2.3.2 分录规范的分类
        2.3.3 分录规范的创新
    2.4 现行制度规范的会计报表
        2.4.1 主表的规范内容
        2.4.2 附表的规范内容
        2.4.3 报表规范的创新
第三章 现行会计制度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3.1 对制度结构的挑战
        3.1.1 制度规范内容欠完整
        3.1.2 与准则规范内容重复
        3.1.3 示范分录地位待提升
    3.2 对科目规范的挑战
        3.2.1 科目分类的挑战
        3.2.2 科目设置的挑战
    3.3 对分录规范的挑战
        3.3.1 账户对应关系混乱
        3.3.2 示范分录欠完整
        3.3.3 缺乏整体数据支撑
    3.4 对报表规范的挑战
        3.4.1 报表结构的挑战
        3.4.2 报表模式的挑战
        3.4.3 报表时效的挑战
    3.5 对核算方法的挑战
        3.5.1 错账更正法的挑战
        3.5.2 存货计价法的挑战
        3.5.3 双轨核算制的挑战
        3.5.4 发生额虚增的挑战
第四章 会计制度的信息化改造
    4.1 会计制度与信息化的关系
        4.1.1 会计制度对信息化的制约
        4.1.2 会计制度与信息化的和谐
        4.1.3 会计制度的信息化改造
    4.2 会计制度现代化的内涵
        4.2.1 制度内容完整化
        4.2.2 制度表述电子化
        4.2.3 制度数据信息化
    4.3 会计科目的信息化改造
        4.3.1 科目分类的信息化改造
        4.3.2 总账科目设置的信息化改造
        4.3.3 明细科目设置的信息化改造
    4.4 示范分录信息化
        4.4.1 保持清晰的账户对应关系
        4.4.2 以整体数据信息化为支撑
    4.5 会计报表的信息化改造
        4.5.1 报表结构的信息化改造
        4.5.2 报表模式的信息化改造
        4.5.3 报表时效的信息化改造
    4.6 核算方法的信息化改造
        4.6.1 错账更正方法的改进
        4.6.2 存货计价方法的充实
        4.6.3 双轨核算制的应用
        4.6.4 处理虚增方法的创新
    4.7 研究手段的信息化改造
        4.7.1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制度的研究手段
        4.7.2 全通用会计信息化软件的主要特点
        4.7.3 全通用会计信息化软件的主要功能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试析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难点:间接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现金分红与非效率投资[D]. 闵露霞.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2]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研究 ——以泰禾集团为例[D]. 肖凯.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及应用[J]. 卢翠. 建材与装饰, 2017(09)
  • [4]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与公司长期价值相关性研究[D]. 王博.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5]事业单位产成品盘亏会计处理建议[J]. 葛欣. 财会月刊, 2011(34)
  • [6]会计信息集成中的数据采集方式优化问题[J]. 刘依恬,刘亦陈. 财会月刊, 2010(34)
  • [7]现金流量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黄一鸣.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3)
  • [8]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计量研究[D]. 刘梅娟.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1)
  • [9]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会计制度研究[D]. 李小科. 湘潭大学, 2006(12)
  • [10]试析现金流量表附注编制的几个问题[J]. 赵建华.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4(04)

标签:;  ;  ;  ;  ;  

现金流量表编制难点分析:间接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