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柔性复合防刺服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作者: 赵玉梅
导师: 俞建勇
关键词: 防刺,复合,超高分子聚乙烯,高密机织物,涂层,防刺机理
文献来源: 东华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反恐战争全球化和人们防护意识的提高,防护已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重要问题,个体防护装甲装置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很多国家,包括中国,枪械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严格的限制,而来自匕首、刺刀等锐器的威胁却无处不在,这使得作为个体防护装甲中的一部分——防刺装甲的开发和研究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关于防刺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单一结构的防刺产品,而且很少有对防刺机理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国际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防刺机理。 为了研究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防刺产品,本课题在综合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GA68-2003《防刺服》标准和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美国NIJ防刺性能测试标准的基础上制作了专用实验刀具。根据GA68-2003《防刺服》研制了落锤式动态防刺性能测试仪的并制作了准静态防刺性能测试仪装备,通过动态、静态两种实验分析材料的防刺性能。 通过对不同纤维原料的分析,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长丝为原料,研究开发了低捻高密机织物作为主要的防磁材料。分析比较了UHMWPE三种不同的纤维集合体结构:平纹机织物、无纬布和无纺布在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的防刺性能。通过比较三种纤维集合体结构不同的组合方式在动态和准静态条件下的防刺性能,选出最优的复合方式。按这种复合方式做成的防刺服,与市场上单一结构的机织面料防刺服相比,在防刺性能、重量、厚度、柔软度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本课题还提出了硬质金属粒子涂层的设计思想,此项研究在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防刺服的发展与现状
1.2 防刺材料的选择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防刺机理研究
2.1 防弹机理
2.2 防刺与防弹的区别
2.3 防刺机理探索
第三章 实验仪器的研制及测试方法介绍
3.1 防刺标准介绍
3.2 实验仪器的研制
3.3 实验测试方法及步骤
第四章 防刺实验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的测试
4.1 防刺用纤维集合体形式介绍
4.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捻高密织物的织造
4.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三种纤维集合形态的基本性能
第五章 防刺复合方案的研究
5.1 三种纤维集合体形式的防刺性能比较
5.2 组合实验比较
5.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细度对防刺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硬质粒子涂层对防刺性能的影响
6.1 涂层材料介绍
6.2 涂层试验
6.3 涂层后动态实验
6.4 涂层实验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结论
7.2 工作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6-13
参考文献
- [1].防刺服试验仪器试做与蚕丝类防刺材料的研究[D]. 余科.苏州大学2009
- [2].柔性防刺材料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 邢京京.天津工业大学2017
- [3].柔性防刺经编间隔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孔祥勇.江南大学2012
- [4].多层复合高性能材料防刺性能的研究[D]. 王颖.江南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等离子接枝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D]. 张驰.重庆大学2006
- [2].纬编复合防刺织物的防刺性能研究[D]. 郭静荷.天津工业大学2005
- [3].高性能纤维扭转疲劳性能的表征[D]. 封红艳.东华大学2005
- [4].芳纶空气变形纱对三维机织物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D]. 王楠.东华大学2006
- [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溶解及中空纤维纺制工艺的研究[D]. 铉晓群.东华大学2006
- [6].纱线沿横截面的抗切割性能研究[D]. 毕蕊.天津工业大学2006
- [7].电晕辐照改善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性能[D]. 沈小林.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5
- [8].填料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D]. 薛俊.机械科学研究院2002
- [9].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应用研究[D]. 王结良.西北工业大学2004
- [10].三维编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增强有机玻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 杨博.天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