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里尔克、穆旦的诗歌创作分别处于西方和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成熟时期,共同的时代背景与心灵困境让两者共同走上了揭示人类生存状态、思索世界本源与人类本质从而追求理想精神家园的道路,尽管两者在诗歌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但他们都用象征的手法暗示着世界本真的也是终极的状态,以及赋予这种状态的力量:中心。中心在里尔克与穆旦的诗歌中指的是导出若干他物的本源,是维持生命完整的基础,是赋予世界以秩序的力量。当中心隐遁,世界成了一片荒原,时代也变得贫困。于是诗人通过对伊甸园的隐喻表达,借上帝与诸神之名暗示着世界应有的样子。但在这种虚幻的肯定中,隐藏的是深层的否定,当诗人否定了上帝以及诗人自己对自己的欺骗后,他们回到了人类及自然本身,期望通过对语言、对生死关系的还原,通过对自然及人类童年与爱情的赞美与歌唱,树立一片果园,在这片果园中,人的生活与万物都在中心的牵引下像树一样生长。尽管这个“中心”意识在纷杂的时代中无非也是诗人另一类的幻想,但诗人对存在的思索、对理想的追求却为人类的精神世界举起了一面旗帜,也体现了海德格尔所说的诗人作为黑夜时代的神圣道说者的职责。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场迟来的盛宴:评《里尔克法文诗》[J]. 中国图书评论 2017(11)
- [2].“窗”在里尔克作品中的诗学含义[J]. 上海文化 2016(11)
- [3].爱情是里尔克的豹[J]. 中国诗歌 2019(06)
- [4].漂泊是一种承担——读赖纳·玛利亚·里尔克《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J]. 星星 2020(26)
- [5].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诗[J]. 意林 2019(23)
- [6].唯有孤独恒常如新——评里尔克《秋日》[J]. 星星 2019(32)
- [7].教学:收获领悟的幸福[J]. 江苏教育 2017(43)
- [8].孤独而自由——简析里尔克《秋日》[J]. 青年文学家 2017(33)
- [9].秋日的里尔克[J]. 师道 2018(09)
- [10].主持人语[J]. 诗歌月刊 2016(12)
- [11].新译里尔克短诗选[J]. 诗歌月刊 2016(12)
- [12].风吹麦浪的秘密[J]. 读友 2016(21)
- [13].诗人字母表[J]. 延河 2017(03)
- [14].里尔克的俄罗斯[J]. 鸭绿江(上半月版) 2017(05)
- [15].与众不同的背后,是无比寂寞的勤奋[J]. 作文与考试 2017(Z3)
- [16].《呼吸》[J]. 西湖 2017(06)
- [17].[奥地利]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玫瑰集》(节选)[J]. 扬子江诗刊 2017(05)
- [18].建筑指南[J]. 山东文学 2017(09)
- [19].葡萄成熟时——简析里尔克诗歌《秋日》[J]. 中国文艺家 2017(04)
- [20].致里尔克十四行[J]. 江南(江南诗) 2017(06)
- [21].汉语世界首部《里尔克诗全集》[J]. 月读 2016(02)
- [22].对里尔克诗歌的哲学阐释——以《啊,朋友们,这并不是新鲜》为例[J]. 剑南文学(上半月) 2014(11)
- [23].金玉良言[J]. 视野 2014(24)
- [24].严重时刻[J]. 视野 2015(14)
- [25].致里尔克——也致D[J]. 北方文学 2014(05)
- [26].里尔克:折腾的生命[J]. 新民周刊 2014(32)
- [27].是里尔克的雕像,还是断不了尾巴的蝌蚪[J]. 长江丛刊 2014(21)
- [28].无法抵达——读里尔克《沉重的时刻》[J]. 杭州(我们) 2013(07)
- [29].饰演里尔克(外二首)[J]. 文学与人生 2012(03)
- [30].里尔克诗四首[J]. 青年作家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