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研究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的在于夯实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主流意识形态的根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本文着眼于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态度、潜在的危机和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进行研究,目的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状况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关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思路与方法、创新点;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研究基础;第三章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现状调查与危机预警,简要叙述了问卷调查的方案与目的,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形态现状、法律意识形态现状、道德意识形态现状、宗教意识形态现状、哲学意识形态现状、文化意识形态现状等六个角度,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章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法律意识淡漠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全球化和网络化等方面阐述了造成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危机的因素;第五章是构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危机干预机制,主要包括深化主渠道作用创新课堂教学机制,完善大学生意识形态实践评价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强化校园网络信息监控管理机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辨证分析社会思潮以消除其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培养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自我内化机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意识形态内涵
  • 2.1.2 意识形态危机内涵
  • 2.1.3 危机干预的内涵
  • 2.2 意识形态与危机干预相关理论
  • 2.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 2.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与功能
  • 2.2.3 危机干预理论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现状调查与危机预警
  • 3.1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现状分析
  • 3.1.1 关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现状
  • 3.1.2 关于法律意识形态的现状
  • 3.1.3 关于道德意识形态的现状
  • 3.1.4 关于宗教意识形态的现状
  • 3.1.5 关于哲学意识形态的现状
  • 3.1.6 关于文化意识形态的现状
  • 3.2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危机预警
  • 3.2.1 预警对象分类
  • 3.2.2 预警指标体系
  • 3.2.3 预警管理机构
  • 3.2.4 完善预警内容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当代大学生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力度不够
  • 4.1.2 对党的部分制度和政策的认同度下降
  • 4.1.3 法律意识形态淡漠
  • 4.1.4 民族文化凝聚力稍有下降
  • 4.1.5 西方价值观渗透效果显现
  • 4.2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市场化实践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 4.2.2 陈旧化的教育方式使得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不足
  • 4.2.3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态认知存在偏差
  • 4.2.4 全球化纵深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 4.2.5 网络化广泛普及带来的消极因素
  • 第五章 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危机干预机制
  • 5.1 强化“思政课”课堂主渠道引导机制
  • 5.2 完善大学生意识形态实践干预机制
  • 5.3 健全意识形态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 5.4 强化校园网络信息监控干预机制
  • 5.5 完善意识形态理论动态更新机制
  • 5.6 构建西方社会思潮的反渗透机制
  • 5.7 构建大学生意识形态自我内化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的历史经验与现实镜鉴[J]. 山东社会科学 2019(12)
    • [2].政治引领和文化引领: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两条进路[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研究综述[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4].为什么意识形态家使一切本末倒置——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J]. 理论界 2019(12)
    • [5].边疆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及其建构[J]. 百色学院学报 2019(06)
    • [6].意识形态社会化的三种形态:知识、价值观、制度[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01)
    • [7].新意识形态语境下社教栏目创新创优策略[J]. 记者摇篮 2020(02)
    • [8].主流意识形态在高职学生中的宣传效果及对策[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9].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新格局——基于本土化治理理论的视角[J]. 学习与探索 2020(02)
    • [10].党的意识形态领导力探析[J]. 理论视野 2020(01)
    • [11].以系统工程推进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化[J]. 理论视野 2020(01)
    • [12].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国内研究回顾与展望[J]. 领导科学论坛 2020(07)
    • [13].以制度完善促意识形态社会功能的发挥[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4].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化传播的路径探析[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0(05)
    • [15].探析政治哲学视野下意识形态领导权[J]. 知与行 2020(01)
    • [16].“历史”对话“现实”:“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递嬗谱系及其当代建构[J]. 理论导刊 2020(06)
    • [17].高校学生党组织引领主流意识形态的策略建构[J]. 教育现代化 2020(04)
    • [18].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生成逻辑、现实困境及提升路径[J]. 实事求是 2020(03)
    • [19].扛起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时代重任[J]. 新湘评论 2020(12)
    • [20].碎片化传播环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07)
    • [21].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22].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成逻辑——基于一种结构性视角的分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0(04)
    • [23].透视美化“996话语”的意识形态幻象[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4].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20(25)
    • [25].“意识形态”概念流变考梳[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0(05)
    • [26].“制度与生活”视域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逻辑[J]. 学习与探索 2020(09)
    • [27].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意识形态操作机制及其内在困局[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13)
    • [28].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逻辑与引领[J]. 湖北社会科学 2020(08)
    • [2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0(05)
    • [30].我国智库参与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0(05)

    标签:;  ;  ;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