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宏图建安有限公司山东省聊城市252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不同类型的裂缝。要想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保障建筑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必须加强对各种裂缝的形成原因详细分析,然后对已经形成的裂缝加强观测,对较大的裂缝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补加固,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对策
引言
由于房屋建设事业并没有处于成熟阶段,依旧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而混凝土缺陷问题也是很普遍的,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经过合理化的配合比、搅拌、运输以及入仓还有接下来的运用过程,其中操作的困难都是需要一一克服的。但是,随着房屋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其相关技术的成熟,混凝土缺陷问题也在逐步被瓦解。对于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我们已经做了详细的了解,那么,就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的长足发展。
1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对于建筑工程中房屋的建设而言,在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根据裂缝出现的原因和相应的形状控制效果就分为四类混凝土裂缝。在整体的分类过程中分为载荷过大出现裂缝、变形裂缝、设计裂缝以及施工中出现的裂缝。根据这些裂缝的实际情况,对于这些裂缝的解决以及控制手段就有所不同。因此,在对这些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时候就需要有一定的解决措施。其中载荷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拉应力过大,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变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暴露在外部,受到外部环境的作用,热胀冷缩,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内部发生变形,从而产生新的裂缝。
2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研究表明,根据混凝土产生的荷载类型,可将其分为变形以及荷载两大类,每一类的形成原因都大不相同。一方面,变形裂缝顾名思义是因为结构或者构建变形产生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另一方面,荷载裂缝是因为外力作用导致的。同时,除了荷载类型外,还可以根据裂缝产生的时间进行归类,分别为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后。以下几点为具体原因:
2.1原材料不合格
加工材料和技术流程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外部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混凝土原材料的好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例如用比较劣质的水泥加工得到的混凝土,无论是强度还是物理性质方面都不尽人意,这些质量差的混凝土被用于施工过程时,会影响建筑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安全隐患。
2.2外界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外界的温度差异还是比较敏锐的,由于分子间间隙的存在,混凝土的热胀冷缩特性十分明显。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变化幅度比较大时,混凝土的内部就产生了一定了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的整体内部结构就受到破坏,形成裂缝。总的来说,混凝土的收缩量与外界温度呈正相关。
2.3结构设计不合理
应力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结构的设计息息相关。构建截面位置的剧变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为,剧变的构件截面位置会产生应力集中地现象,而这一现象就是应力裂缝的催化剂。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发生应力集中的可能性,及时增强构件的强度,在建筑构件配筋计算的过程中,要掌握多方面的不利情况,控制好配筋率,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例如:超筋或者少筋。
2.4地基下沉
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多方面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地质、冻土、桩基布局等等,每一方面的缺陷间接的是混凝土缝隙产生的原因,因为这些因素会导致地面有效荷载过大,地基支撑不起就会出现下沉现象,其中地基的下沉直接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破坏了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不利于日后的使用。地基下沉的同时,建筑物内部会受到剪切力,建筑物就会有断裂以及裂缝的危险,进一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度。
2.5施工阶段不严谨
混凝土的施工阶段每一步骤都至关重要,一不注意就会有隐患产生。施工工序的错误就会导致混凝土表层裂开;拆除混凝土模板的操作不合理,也有可能产生裂缝;混凝土保护层在安装过程中,若规格不符合要求或者捆绑不够结实,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其位置会发生变化,同时产生裂缝。总而言之,混凝土的施工阶段还需谨慎,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3.1确保混凝土结构设计合理
在开展结构设计前,设计人员应充分考察项目现场,了解现场的环境特征,进一步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依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开展混凝土结构设计。在设计中要关注如下要点:(1)应该确保建筑物构件的尺寸合理,并保证一定的平面规则度;(2)当建筑构件形状不规则时,对于凹角部位应尽量采用设置暗梁或双向双层配筋的方式来强化平面规则程度。应通过设计在源头环节防控裂缝。
3.2保障混凝土原材质量达标
保障混凝土的原材质量对于控制裂缝来说是基础性措施,为了将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施工企业应该严格依规选购原材,确保集料的粒径以及含泥量等达标、确保水泥水灰比合理、确保外加剂质量过硬,同时在施工中还应严控混凝土中各原材比例。此外,还应该依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在混凝土中合理加入诸如减水剂、缓凝剂、粉煤灰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性能,使得混凝土可以更好的适应现场环境,进而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
3.3规范混凝土施工操作工艺
在施工中,对于模板的支拆以及混凝土的浇筑等操作也应该严加把控,以遏制裂缝的产生。具体来说,在支设模板过程中要确保模板强度达标、拼接严密;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振捣的力度,避免过振、漏振,禁止省去初凝与终凝之间的二次压抹操作,以保障混凝土密实程度达标;在拆模前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标准,从而避免开裂。
3.4提高混凝土施工养护质量
为有效防控开裂,混凝土施工的养护作业也至关重要,养护作业的好坏密切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追溯其本质,混凝土养护作业的核心在于保证混凝土得到良好的硬化,进而确保其强度达标。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尤其要做好温控以及保湿工作,一般可以通过覆盖湿麻袋或薄膜等方式控温,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而避免开裂。
3.5及时处治混凝土裂缝病害
施工单位对于裂缝的控制,不应仅仅拘泥于防控的范畴,还应做好对裂缝的及时性与针对性处治。施工单位应该针对裂缝的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处治措施,具体来说包含如下三种处治措施:(1)对于宽度小、深度浅的轻微型裂缝,考虑到这类裂缝往往不会影响到建筑的稳固性以及安全性,一般采取简单处治的方式,对于裂缝凿毛、清理、嵌入胶泥、抹压、收光以改善其观感;(2)对于收缩裂缝,考虑到裂缝的宽度大、深度深,一般选用开槽处治法,具体为将裂缝开凿,形成V形凹槽,进一步清理、填缝、抹压、养护,填缝材料选用较裂缝两侧混凝土高一等级的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土;(3)对于宽度较大、深度很深的严重型裂缝,考虑到这类裂缝会严重影响到建筑的稳固性以及安全性,往往采取灌浆处治的方式,具体为借助压力设施向开裂部位注入胶凝材料,待胶凝材料固结后即可与开裂部位周围混凝土有效拉结,进而实现封堵和抗渗,常见的胶凝材料有树脂类灌浆料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属于建筑的基础结构,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相关单位应当从合理控制温度,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运输、浇筑、振捣施工、养护等方面着手,这样能从根本上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扶明举,沈海波,易纯勇.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8(43):11-12.
[2]史超鹏.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J].居业,2018(10):96+99.
[3]王琳莹.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J].居舍,201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