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10年,中国中央政府在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之时明确提出了“调结构,保增长”的战略发展目标。2007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如何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对于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显得至关重要。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突出成就。社会、经济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西方世界国家称之为“中国式增长奇迹”。而如何维持这一奇迹成为中国政府整个十二五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在整个中国转轨经济改革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受到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一方面,通过自身的经济政策,地方政府使得中国各区域市场在整体经济表现上取得巨大成功;另一方面,伴随着以分税制改革为特征的分权制度的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于本地经济租金的独享意愿也明显增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诸如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诸多形式的地区性行政垄断措施层出不穷。而这一问题带来的一个显著的影响就是地区性行政垄断措施导致了中国资源要素流动受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以及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存在。而令人感兴趣的另一个问题却是:尽管地区性行政垄断措施减缓了中国区域市场间比较优势以及中国国内整体市场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但各级地方政府却对于使用这样的措施以影响经济生活而乐此不疲。这似乎说明了各级地方政府从这样的行为选择中获得了某种收益。因为,地区性行政垄断措施本身并不增加地方政府的收益,因为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它可以保护就业以及财政收入,但如果没有经济绩效的支撑,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各级地方政府这样的行政措施将无法得到持续。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尝试着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地方政府制度设计的考察来研究其对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增长所存在的影响和作用,以期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战略目标找到更为合适的路径与解释。本文通过1994—2007年中国29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地区性行政垄断、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得出的结论是:现阶段地区性行政垄断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而且对绝大多数省份而言地区性行政垄断促进了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区域市场产业结构的差异化发展显著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伴随着持续地区性行政垄断措施的实施,中国国内市场间的产业结构差异化发展遭到了显著的抑制。地区性行政垄断措施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减缓了产业结构差异化发展的趋势,并且由此抑制了中国国内区域市场间比较优势以及全国整体市场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依赖地区性行政垄断措施而获得的短期经济绩效表现以长期全国整体市场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为代价。本文分为引言、理论及文献综述、模型,指标,数据及说明、计量分析及实证检验、结论与政策建议五大部分。引言部分(第一章)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章结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简要说明。理论及文献综述部分(第二章)分别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地区性行政垄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以及产业结构与地区性行政垄断二者关系等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简要的评价。模型、指标、数据及说明部分(第三章)对本文实证分析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计量模型及数据进行了具体的说明。计量分析及实证检验部分(第四章)实证考察了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地区性行政垄断、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论部分(第五章)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再次概括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区性行政垄断与资本配置效率关系的实证[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09)
- [2].地区性行政垄断的经济增长效应[J]. 当代财经 2010(06)
- [3].地区性行政垄断与过度投资[J]. 科技经济市场 2010(12)
- [4].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的成因与治理[J]. 系统管理学报 2014(02)
- [5].市场分割如何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J]. 产经评论 2020(05)
- [6].地区行政垄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视角[J]. 经济问题探索 2014(07)
- [7].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宏观成本效率损失研究[J]. 经济评论 2009(05)
- [8].资本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02)
- [9].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与区域经济绩效——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实证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