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对金属铜需求迅速增长,2003年需求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但是,中国铜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每年都要进口大量铜。由于中国铜期货市场起步较晚,铜的国际定价权已经被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牢牢掌握。尽管近几年来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第二大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全球铜交易市场国际定价权,但和中国对铜的消费与生产来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我国来讲,这显然有失公平。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直接的后果是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构成了我国经济安全的重大威胁。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最为基本的功能,也是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套期保值的基础,因此,增强期货市场的功能,首先应该是增强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正是基于这一点,研究沪铜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程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本文以沪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为研究对象,对沪铜期货市场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后,对沪铜期货市场及合约做了较为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持有成本、有效市场假说、资产组合套期保值和无套利定价等期货市场价格理论,然后采用ADF平稳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Garbade-Silbe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信息份额模型对沪铜期货合约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得出了期现价格均是不平稳的,两者存在协整关系,期货市场对价格的贡献大于现货市场的研究结论,最后给出了提高我国沪铜期货市场效率的一些政策建议供决策者参考。本文的研究对提高我国铜期货市场的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