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百萨偃麦草(Thinopyrum bessarabicum,2n=2x=14)除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并兼抗多种小麦病害外,还具有控制籽粒呈蓝色的基因(蓝粒基因,blue-grained gene),该基因不仅可以作为表型选择标记,而且蓝粒小麦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花青苷等,对改善小麦营养品质具有潜在利用价值。为转移和利用该基因,前期研究已经选育出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异染色体系DA4J和DtA4JL,并将蓝粒基因定位于4JL。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首先筛选出4个4JL和4JS专化标记,然后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对中国春和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2n=8x=56)杂种F5-7涉及蓝粒的219个单株进行了辅助选择和细胞学鉴定,选育出4J单体或二体添加系74株、4JL单端体或端二体系57株、4JS端二体添加1株、4JL等臂染色体1株和1株涉及4JL的易位系。以选育出的DA4J、DtA4JL和DtA4JS与已经选育出的其它中国春-百萨偃麦草附加系为试材,从1261个分子标记中共筛选出4J染色体专化标记95个,其中88个(92.6%)为来自小麦第四部分同源群的共线性标记,确证4J与小麦第四部分同源群染色体具有很好的共线性。95个标记中,42个定位于4JS,53个定位于4JL。利用这些标记结合重复序歹pSc119.2、pAs1和顺序GISH(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分析,确证了中国春-百萨偃麦草易位系T4DS.4DL-4JL,其在4JL上的断点大约在FL0.52,14个4JL专化标记定位在该区段,其中标X4est552、X4est463和X4est346为共显性标记,利用这三个标记成功选育出1株纯合易位系T4DS.4DL-4JL。由于该易位系籽粒为白色,因此初步将蓝粒基因定位在4JL上C-FL0.52,定位在这个区域上的39个标记可以用于蓝粒基因的追踪和进一步精细定位。通过1200rad60Co-γ射线辐射开花期的DA4J植株,共获得正反交辐射M1代种子670粒,对其中271粒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了GISH分析,共发现各类涉及4J染色体的变异体117种。根据95个标记在16个变异体的定位结果,将其中76个标记定位在4J染色体的11个区段,其中45个标记分布在染色体末端,22个标记分布在染色体中部,9个标记分布在着丝粒区域。比较遗传分析表明百萨偃麦草4J染色体与水稻第3号染色体,短柄草第1、4号染色体具有很好的共线性,为进一步开发百萨偃麦草4J染色体专化标记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偃1号偃麦草的选育[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6)
- [2].中间偃麦草种质改良及基因组学育种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6)
- [3].小麦-中间偃麦草代换系中233的分子细胞学鉴定[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4)
- [4].毛稃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J]. 草原与草坪 2011(05)
- [5].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08-738的鉴定[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4)
- [6].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病渗入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07)
- [7].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及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J]. 作物学报 2013(06)
- [8].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J]. 西南农业学报 2008(05)
- [9].偃麦草属3种植物种子形态解剖结构研究[J]. 草原与草坪 2020(02)
- [10].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小麦中长穗偃麦草的基因[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21)
- [11].中间偃麦草苗期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08(04)
- [12].牧草新品种农菁7号偃麦草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04)
- [13].旱盐胁迫对10份偃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8(06)
- [14].中间偃麦草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01)
- [15].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不亲合性和不育性的探讨[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05)
- [16].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代换系的鉴定与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3)
- [17].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J]. 草业科学 2011(07)
- [18].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解剖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J]. 草业科学 2009(08)
- [19].百萨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 2008(01)
- [20].一个新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J]. 山西农业科学 2014(05)
- [21].不同盐胁迫对长穗偃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20(01)
- [22].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华山新麦草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J]. 种子 2016(10)
- [23].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及其杂交种抗旱性评价[J]. 草业科学 2010(12)
- [24].简单重复序列(AAG)_5在百萨偃麦草染色体上的分布[J]. 山西农业科学 2011(06)
- [25].基于RNA-seq技术开发中间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J].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6)
- [26].基于RNA-seq的百萨偃麦草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06)
- [27].偃麦草冬季非质体蛋白抗冻活性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11)
- [28].小麦抗赤霉病利器——他山之石[J]. 植物学报 2020(02)
- [29].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后代的细胞学和SSR标记鉴定[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3)
- [30].毛偃麦草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分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