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性新鲜骨折的疗效观察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性新鲜骨折的疗效观察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二科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性新鲜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压性单椎体压缩性新鲜骨折患者32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分评估疗效,测量术前、术后X线片椎体高度、计算椎体高度百分率;结果所有患者PKP前VAS评分平均为8.2分,术后24h下降为2.5分,出院当天为1.8分。所有椎体高度都有恢复,术前椎体高度相当于受伤前的58.2%,术后恢复至84.5%。随访3-1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单椎体缩性新鲜骨折采用PKP治疗,创伤小、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脊柱稳定性,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常见骨折,70岁以上人群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可达70%[1]。传统的保守治疗或开放的手术治疗都有一定不足。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性新鲜骨折的诸多优势,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年采用PKP对32例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性新鲜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性骨折行单侧PKP手术的患者共3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60~88岁,平均74.3岁。其中T11椎1例,T12椎8例,L1椎10例,L2椎4例,L3椎9例。所有患者X线显示为单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折处有明显压痛,MRI提示为新鲜骨折,椎体后壁无明显破坏,无神经受压症状,椎体压缩程度Ⅰ度及Ⅱ度。

1.2方法

1.2.1手术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予以消毒铺巾,在C型臂机透视下明确病椎,进针点局部麻醉,采用经皮穿刺单侧椎弓根入路,以患椎棘突为中心,向旁开3cm处大致为进针点,在椎弓根的外上方(左侧10点钟位,右侧2点钟位)、与矢状面成约l5°经皮穿刺,穿刺针达椎体前1/3,确定进针点及进针角度、深度,位置正确后拔出针芯。穿刺后更换套管,以骨钻沿套管插入椎体至椎体前壁2~3mm处,建立工作通道,去除骨钻,导针探查。去除导针,沿工作通道置入球囊于椎体中心略偏前处,正、侧位X线透视下缓慢注入显影剂,加压扩张球囊。当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抽出显影剂,尽可能避免过度增压导致球囊破裂。在X线透视下将调配好的骨水泥(处于拉丝期)缓慢注射入椎体,并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X线严密连续观察骨水泥缓慢充盈,严禁骨水泥外漏。

1.2.2术后处理

密观患者生命体征,关注患者双下肢感觉变化,运动情况,嘱患者严格卧硬板床休息24h,定期伤口换药,术后静脉点滴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术后第二天可佩戴腰围适当下地活动,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3~5天出院,3月内避免弯腰负重及搬重物。

1.2.3疗效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进行疗效评估。具体方法是划一条长10cm的直线,左端代表无痛(0分),右端代表剧烈疼痛(10分),评分时先让患者在直线上划点,然后测量无疼痛端至划点间的距离,该距离即为实际得分。通过记录入院时、术后24小时、出院当天的VAS评分。

椎体恢复高度:侧位X线片上测量患椎椎体术前、术后前壁高度H,同时测患椎上位椎体前壁高度h1,下位椎体前壁高度h2。压缩骨折椎体原始高度H0=(h1+h2)/2,椎体高度恢复百分比=H/H0×100%

2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2.2~4.5ml,平均2.8ml,手术时间为32~51分钟,平均42分钟,术中出血量2~5ml。32例患者患者PKP前VAS评分平均为8.2分,术后24h下降为2.5分,出院当天为1.8分。所有椎体高度都有恢复,术前椎体平均高度相当于受伤前的56.9%,术后平均恢复至82.6%。全部患者均予以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2个月,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生活,无一疼痛复发,无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压缩、相邻椎体骨折等情况发生。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点,从而导致骨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代谢性疾病[2]。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多伴有中度或重度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新鲜骨折采用PKP微创治疗,术后第二天患者就可以恢复下地和行走能力,X线检查提示椎体的部分高度得到恢复,纠正了脊柱畸形,患者背部疼痛明显减轻,可减少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率[3]。PKP术目的是通过向椎体内放置球囊,并使其扩张,从而尽量还原椎体原有的高度,消除和改善后凸畸形,骨水泥的注入迅速缓解疼痛。学者通过试验研究表明通过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临床疼痛症状有效缓解率可达90%,可降低压缩性骨折和脊柱畸形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4]。

PKP缓解疼痛的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点:新鲜骨折椎体内水肿淤血,使椎体内压力高,通道的建立可使椎体内淤血流出及压力释放,排除疼痛物质,降低对疼痛神经末梢的刺激,缓解骨膜疼痛。通过术中球囊扩张,使伤椎高度得以恢复,后凸畸形得以纠正,通过向病变椎体注入骨水泥,加强了椎体强度和刚度,固定微骨折,使椎体稳定性和连续性建立,减少疼痛刺激,使脊柱达到稳定[5]。骨水泥固化过带来的热效应和骨水泥自身的毒性作用,可对周围组织的神经末梢造成损害,能促进细胞凋亡而细胞脱水,凝固最终凋亡达到止痛效果。

总之,随着临床研究不断发展,PKP术日趋成熟及完善,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性新鲜骨折,具有创伤小、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和手术创伤等优势,并且能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切实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华,刘璠,魏爱淳,陈旭,陈绍洋,.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6).76-78

[2]吴红,张宗奎,.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3).31-32

[3]付能高,张志明,何江涛,张映波,.PKP结合体位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J].四川医学,2013,(7).944-946

[4]周跃,滕海军.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l):57一59.4

[5]陆俭,唐天驷,杨惠林.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4):302-304

作者简介:杨陈一(1979-),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外科)科主任,主治医师,2003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班,从事脊柱、骨盆骨折专业12年。

标签:;  ;  ;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性新鲜骨折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