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环境下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反应的影响

非均匀环境下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反应的影响

论文摘要

随着建筑能耗问题的日益突出,迫使人们去寻求热舒适的最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地板送风、工位送风等新的空调形式,由此而形成的非均匀热环境也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非均匀环境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对非均匀热环境的研究不但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还将有助于揭示人体热反应的深层次规律。本文通过受试者主观实验的方法,对单一部位热刺激条件下的人体热反应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在空气温度为26-30℃的房间背景中,局部气流分别作用于七个身体部位:头部、胸部、背部、胳膊、手部、腿部和脚部,作用温度20℃,送风速度保持1.5米/秒不变。共采集样本93组,男女各半,受试者为面向学生征集的志愿者,实验期间受试者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在投票标尺上回答身体各个部位的局部热感觉、局部热可接受度、整体热感觉、整体热可接受度和整体热舒适反应。由各部位热感觉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这一特性,提出了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分析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影响。对受试者热感觉投票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不同部位刺激工况下的主成分。对求得的主成分进行回归,得到不同部位刺激工况下的影响权重,由此指出影响权重与房间背景温度和局部送风温度无关,但对于不同刺激部位表现出不同特性。肢体末端的局部刺激仅能对其周围附近的部位产生明显影响,对身体其他部位影响不大,躯干部位局部刺激能够影响全身各个部位,从而导致了身体热感觉的区域化差异。基于影响权重得到整体热感觉的预测模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实测值吻合较好。根据模型可知,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权重为一定值,且部位间权重系数相近,这可能是由于局部热刺激影响了非刺激部位,非刺激部位与刺激局部共同作用于整体热感觉,使得各部位在对整体热感觉的整合中所占的比例相近。对非均匀环境中热感觉的生理机制进行探讨指出,通过血液循环系统的体内传热是局部热感觉影响身体其它部位和整体热感觉的内在原因。给出整体热感觉、整体热舒适和整体热可接受度三种热环境评价指标在稳态非均匀热环境下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以部位间热感觉之差的最大值作为衡量热感觉不均匀程度的参数,得到整体热感觉处于中性附近时,热可接受度与部位间热感觉之差的最大值的定量关系式,据此提出非均匀热环境的评价模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局部环境参数与局部热感觉的关系
  • 1.2.2 局部环境参数与局部生理参数的关系
  • 1.2.3 局部生理参数与局部热感觉的关系
  • 1.2.4 不同部位的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权重
  • 1.2.5 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反应的影响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2 局部热刺激实验
  • 2.1 刺激部位和方式的选择
  • 2.1.1 刺激部位
  • 2.1.2 刺激方式
  • 2.2 实验装置
  • 2.2.1 人工环境气候室
  • 2.2.2 局部送风装置
  • 2.2.3 实验测量仪器
  • 2.3 实验工况设计
  • 2.4 调查问卷设计
  • 2.5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3 实验结果初步分析
  • 3.1 统计分析基础
  • 3.2 稳定时间的确定
  • 3.3 刺激前后热感觉稳态投票
  • 3.4 本章小结
  • 4 局部热感觉与整体热感觉的关系
  • 4.1 多元线性回归问题
  • 4.2 局部热刺激下的主成分分析
  • 4.2.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 4.2.2 主成分回归的具体步骤
  • 4.2.3 不同部位刺激工况下主成分分析
  • 4.3 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权重
  • 4.4 整体热感觉预测模型
  • 4.5 不同影响权重研究结果讨论
  • 4.6 局部热感觉影响整体热感觉的生理机制探讨
  • 4.6.1 人体热感觉产生的生理过程
  • 4.6.2 人体的皮肤温度
  • 4.6.3 非均匀环境热感觉
  • 4.7 本章小结
  • 5 非均匀热环境评价
  • 5.1 整体热舒适、局部热可接受度和整体热可接受度的关系
  • 5.2 热可接受度和热感觉的关系
  • 5.3 部位间热感觉之差的最大值与局部热可接受度的关系
  • 5.4 非均匀热环境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非均匀环境下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反应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