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和菊花茶饮料色泽褐变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

绿茶和菊花茶饮料色泽褐变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绿茶饮料和菊花茶饮料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这些饮料在贮放过程中其多酚类物质在光温等因素影响下会发生氧化褐变,加深饮料色泽。本论文针对这类饮料在货架期的汤色褐变问题,以绿茶饮料、菊花茶和菊花饮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机理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以黄酮单体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作为菊花提取物品质鉴定评价指标,确立菊花最佳的浸提条件为85℃-90℃,浸提时间30min,料液比1:40。同时本研究建立了黄酮单体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分析条件如下:岛津LC-20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 CLC-ODS柱(6.0mm×150mm,5μm);检测波长350nm;流动相A为乙酸:乙腈:水=0.5:3:96.5(v/v),流动相B为乙酸:乙腈:水=0.5:30:69.5(v/v);B相由30%(v)到100%(v),洗脱时间45min,流速1.0 ml/min。2.研究了β-环糊精和异抗坏血酸钠对绿茶饮料的护色效果。在绿茶饮料中添加β-环糊精和异抗坏血酸钠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儿茶素类的氧化和异构化,控制茶饮料色泽褐变。3.探讨了茶饮料在光照和加温等老化处理过程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及其与色泽褐变的关系。在持续加温条件(40℃和50℃)和持续光照条件(3000lux和5000lux)下茶饮料儿茶素类的氧化形成有色化合物,导致色泽褐变,同时表型儿茶素类(EGCg,EGC,ECg,Ec)产生异构化作用,导致非表型儿茶素类(GCg,Gc,Cg,C)浓度上升;其中温度对该两个化学变化发生的作用大于光照的作用,降低贮藏温度是防止褐变的重要措施。4.菊花饮料在加温和光照等老化条件下,黄酮类总浓度和主要黄酮苷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呈现波浪形下降趋势,其变化与菊花饮料的汤色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与绿茶饮料儿茶素类变化不同的是:光照条件对菊花饮料色泽褐变和黄酮类化合物变化的作用大于加温处理的作用。因此,避免光照影响是控制菊花饮料色泽褐变的重要措施。5.研究了本研究开发的新型茶饮料护色剂(护色剂1和护色剂2)和现有主要茶饮料企业使用的护色剂3对无糖和含糖的绿茶、菊花茶和菊花饮料褐变的控制效果。从感官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变化和色泽变化等3方面指标衡量,3种护色剂的综合效果次序为:护色剂1>护色剂2>护色剂3;该3种护色剂对无糖饮料绿茶、菊花茶和菊花饮料的护色效果与含糖饮料效果相似,但添加护色剂后,对感官的香气评价有负面影响,在使用时应控制剂量或适当使用增香剂,以保持产品在色香味等感官品质因子的平衡。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列表
  • 术语与缩略语
  • 目次
  • 1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意义
  • 1.1 我国茶饮料的发展现状
  • 1.1.1 发展历程
  • 1.1.2 生产工艺
  • 1.1.3 市场现状
  • 1.1.4 存在问题
  • 1.2 绿茶饮料汤色劣变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绿茶饮料汤色劣变机理
  • 1.2.2 现有的茶饮料护色技术及存在问题
  • 1.3 菊花总黄酮提取条件及菊茶饮料变色机理研究现状
  • 1.3.1 化学成分
  • 1.3.2 总黄酮的提取条件
  • 1.4 菊花茶饮料的发展现状
  • 1.5 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2 提取条件对菊花提取物品质的影响
  • 2.1 菊花饮品总黄酮测定方法研究
  • 2.1.1 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被测溶液用量对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2.2 显色条件对菊花饮品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2.3 背景对照物对菊花饮品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3.1 被测溶液用量对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3.2 显色条件对菊花饮品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3.3 背景对照物对菊花饮品总黄酮比色法测定的影响
  • 2.1.4 小结
  • 2.2 不同提取条件对菊花提取物品质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实验材料
  • 2.2.1.2 化学成分分析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提取液中固形物和化学物质的变化
  • 2.2.2.2 不同浸提方法对提取液色泽的影响
  • 2.2.2.3 小结
  • 3 不同护色剂对茶饮料褐变的影响
  • 3.1 β-环状糊精对茶提取液茶乳酪形成的影响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实验材料
  • 3.1.1.2 茶汤的制备
  • 3.1.1.3 测定方法
  • 3.1.1.4 数据分析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不同用量β-环糊精和蔗糖对茶汤色泽的影响
  • 3.1.2.2 不同水平的环糊精和蔗糖对茶汤粒度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异抗坏血酸钠对茶汤褐变影响的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实验材料
  • 3.2.1.2 茶汤提取
  • 3.2.1.3 D-异抗坏血酸钠处理
  • 3.2.1.4 茶汤化学成分测定
  • 3.2.1.5 数据分析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D-异抗坏血酸钠用量对茶汤的色差的影响
  • 3.2.2.2 D-异抗坏血酸钠用量对茶汤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 3.2.3 小结
  • 4 不同贮藏条件对饮料的褐变影响研究
  • 4.1 贮藏条件对绿茶饮料的褐变影响研究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1 材料
  • 4.1.1.2 方法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2.1 持续加温和光照对茶汤色泽的影响
  • 4.1.2.2 加温和光照处理对儿茶素类含量的影响
  • 4.1.2.3 茶汤色泽参数与儿茶素类指标相关性分析
  • 4.1.2.4 感官审评的分析
  • 4.1.3 小结
  • 4.2 贮藏条件对菊花饮料的褐变影响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材料
  • 4.2.1.2 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持续加温和光照对色泽的影响
  • 4.2.2.2 持续加温和强光照对黄酮类浓度的影响
  • 4.2.2.3 菊花色泽参数与黄酮类指标相关性分析
  • 4.2.2.4 感官品质变化
  • 4.2.3 小结
  • 5 护色剂对茶饮料质量控制的研究
  • 5.1 护色剂对绿茶饮料质量控制的作用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1.1 实验材料
  • 5.1.1.2 提取物的制备
  • 5.1.1.3 护色剂的选择
  • 5.1.1.4 试验设计
  • 5.1.1.5 生化成分分析
  • 5.1.1.6 数据分析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2.1 不同添加剂对加温老化绿茶饮料褐变的控制效果
  • 5.1.2.2 加温老化过程中绿茶饮料褐变机理
  • 5.1.2.3 不同添加剂对光照老化绿茶饮料褐变影响的研究
  • 5.1.2.4 光照引起绿茶饮料色泽劣变的机理
  • 5.2 护色剂对菊花饮料质量控制的作用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1.1 实验材料
  • 5.2.1.2 菊花提取及饮料物模拟体系建立
  • 5.2.1.3 护色剂的选择
  • 5.2.1.4 试验设计
  • 5.2.1.5 化学成分分析
  • 5.2.1.6 数据分析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2.1 不同护色剂对加温老化菊花饮料褐变的控制效果
  • 5.2.2.2 不同添加剂对光照老化菊花饮料褐变的控制效果
  • 5.2.2.3 菊花饮料褐变控制
  • 5.3 综合控制技术对菊花茶饮料品质影响研究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1.1 实验材料
  • 5.3.1.2 提取物的制备菊花茶提取物模拟体系
  • 5.3.1.3 护色剂的选择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2.1 不同添加剂对加温老化菊花茶饮料色泽褐变的控制效果
  • 5.3.2.2 不同护色剂对光照老化菊花茶饮料色泽褐变的控制效果
  • 5.3.2.3 菊花茶饮料褐变控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蔗糖对绿茶饮料理化成分及其风味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4)
    • [2].茶饮料对体育运动员运动功能的影响——评《高级运动营养学》[J]. 中国酿造 2020(08)
    • [3].市售茶饮料中主要功效成分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01)
    • [4].国内外茶饮料发展现状和趋势[J]. 中国茶叶 2019(01)
    • [5].不同糖类对绿茶饮料风味稳定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9(04)
    • [6].不同产地无糖绿茶饮料滋味特征差异分析[J]. 食品科学 2019(19)
    • [7].茶饮料对大学生体力的调节作用分析[J]. 福建茶叶 2018(02)
    • [8].当代大学生茶饮料消费状况调查报告[J]. 现代交际 2018(12)
    • [9].重庆地区不同茶树品种绿茶饮料的理化特性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12)
    • [10].复合型沉香茶饮料的制备研究[J]. 食品科技 2016(12)
    • [11].中国茶饮料行业现状与展望[J]. 中国茶叶 2017(05)
    • [12].绿茶饮料中糖精钠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14)
    • [13].一种营养保健复合茶饮料的研制[J]. 陇东学院学报 2017(05)
    • [14].澄清型蒲菜红茶饮料的研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17)
    • [15].可口可乐公司茶饮料产品市场营销方案设计与实施[J]. 商场现代化 2016(07)
    • [16].三角试验法在绿茶饮料差别检验中的应用[J]. 饮料工业 2014(12)
    • [17].论我国中小茶饮料企业差异化营销策略[J]. 中国商贸 2015(04)
    • [18].茶饮料销售额负增长达3.6% 茶饮料细分高端市场[J]. 中国食品学报 2015(05)
    • [19].茶饮料今年仍延续下滑态势 “复合”饮料成新趋势[J]. 福建轻纺 2015(06)
    • [20].养心草发酵茶饮料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5(10)
    • [21].茶饮料要慎饮[J]. 农家致富 2020(15)
    • [22].抢滩茶饮料[J]. 茶博览 2018(08)
    • [23].茶饮料仅含少量茶多酚 多喝当心发胖[J]. 中国食品 2017(10)
    • [24].茶饮料 配料表里看门道[J]. 科学新生活 2013(12)
    • [25].保健茶饮料的研究进展[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S1)
    • [26].一瓶茶饮料含几片茶叶[J]. 食品与生活 2012(08)
    • [27].百家争“茗”茶饮料[J]. 食品与生活 2013(08)
    • [28].茶饮料 爱她,更需了解她[J]. 茶.健康天地 2009(07)
    • [29].喝茶,还是茶饮料?[J]. 食品与健康 2009(10)
    • [30].茶饮料的营养不如现沏茶[J]. 茶.健康天地 2009(03)

    标签:;  ;  ;  ;  ;  ;  

    绿茶和菊花茶饮料色泽褐变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