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

浅谈初三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

——◎杨雪艳/河北省涉县西达中学——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同样,精彩的课堂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良好开端,它可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巧妙地设计每堂课的导入,灵巧的导入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智慧的灵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三数学课堂教学导入

新课标教材为每堂数学课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导入情境,而初三数学课的教学引入是高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教师一进入课堂能否马上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潜在的求知欲,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一、通过温故知新来导入新课

通过温故知新来导入新课是指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充分将新旧知识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获得新知识。例如,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进行新课导入:“观察几个分子分母均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是否相等,能否进行变形,依据何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有何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等基本性质,引出分式的相关知识。再如,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时,教师可结合之前学生掌握的相关反比例函数的知识来通过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小明家用购电卡买了1000度电,这些电够使用的天数m与小明家平均每天的用电度数n是怎样的函数关系?如果平均每天用电4度,这些电可用多长时间?”这样,通过温故知新的问题导入,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及掌握。

二、通过类比的方法来导入新课

通过类比的方法导入新课是指教师将学过的类似的知识点与新知识进行对比来导入新课,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知识。例如,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以及对应周长等相等来进行类比,让学生思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会是怎样的呢?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也可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来与之进行类比,让学生进行思考后猜测出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也可以通过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从而感受勾股定理与逆定理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导入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有效将新旧知识进行区分,避免混淆。

三、通过问题反馈来导入新课

通过反馈来导入新课是指教师在教学新知识之前,先针对相关知识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效果来导入新课的学习,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习题课中。比如,进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习题讲解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运用“描点”的方法来画函数图像并具体阐明其方法及步骤。或者学习了反比函数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在复习课之前提出这个问题进行新课导入:“某市政府计划建设一项水利工程,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10的6次方立方米,某运输公司承担了这一运送土石方的运输任务,运输公司平均每天的工作量v(单位:每天立方米)与完成运送任务所需时间t(单位:天)之间具有怎样的函数关系?”这样,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馈进行新课教学,学生基本掌握的知识,可简单讲解;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则做重点复习。这个方法与温故知新导入法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区别也很大,教师在实际应用中注意区别。

四、通过生活实例情境导入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的联系实际,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的情境导入,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把生活中鲜活题材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燃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特别是学习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或性质判定时效果很好。2011年10月19日,在“三明市初中数学科教师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在上一堂市级观摩课“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我就引入了一个“本班黄小圣同学周末搬新家,需买一幅风景画,他爸爸要求利用皮尺和量角器测量出所买的画是否符合平行四边形的标准,请大家帮帮小圣同学解决这个问题”的实例导入,并配以课件实物展示,学生们马上都兴奋起来,很快进入情景,四人一组拿起皮尺或量角器进行各种测量,得到各种不同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从中悟出“道理”,然后再从理论上推理证明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几种判定方法,使不易掌握的判定加以突破,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

总之,教无定法,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在实际课堂教学运用中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有其他的导入类型或是几种类型的结合导入,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当然,所有课堂设计的导入,都应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乐接受,真正挖掘自己的才能,积极地去探索、去学习。

标签:;  ;  ;  

浅谈初三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