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我国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论文摘要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生巨大的转变,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也迫切要求能产生与之相匹配,形成合力的完美政体。尤其是在21世纪初期,伴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主体对于政府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征,民主行政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它要求政府必须对于社会民众的基本要求做出积极,准确的回应并采取行动加以满足。这无疑是对日益繁杂的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要对传统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以期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政府现阶段的回应能力,建设一个高效的政府回应制度就成为建设并完善服务型政府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全文除引言和结论外,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政府回应理论概述,包括政府回应的概念设定,政府回应的理论基础及政府回应机制特征表现。第二部分是我国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现状和实践,包括我国建设政府回应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是我国政府回应的缺失表现与原因分析,列举出我国目前政府回应表现出的三个不足方面,即回应速度迟缓,回应公平失衡,回应效果不明显,并且从政府自身体制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是构建我国政府回应机制的思考和建议,这是本文的最关键部分,将针对上文所分析出的原因,试着提出合理化建议,包括我国回应机制的系统架构说明,分别从政府内因建设和社会外因建设两个方面来分析和思考并且提出建议和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创新之处与局限所在
  • 2 政府回应理论概述
  • 2.1 政府回应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1 政府回应的概念界定
  • 2.1.2 政府回应的理论基础
  • 2.2 政府回应机制的特征
  • 2.2.1 以以人为本为首要特征
  • 2.2.2 以服务社会为价值导向
  • 2.2.3 以合作共治为核心要求
  • 2.2.4 以及时回应为鲜明特征
  • 2.2.5 以依法治理为基本要求
  • 3 我国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现状
  • 3.1 我国在建设政府回应机制方面取得的成绩
  • 3.1.1 政府与社会平等合作,完善政府自身建设
  • 3.1.2 政府回应的载体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 3.2 建设政府回应机制的现实意义
  • 3.2.1 建设政府回应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 3.2.2 建设政府回应机制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 3.2.3 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建设政府回应机制
  • 3.2.4 建设政府回应机制有利于改善政府工作形象
  • 4 我国政府回应的缺陷表现与原因分析
  • 4.1 我国政府回应的缺陷表现
  • 4.1.1 回应速度迟缓
  • 4.1.2 回应公平失衡
  • 4.1.3 回应效果不明显
  • 4.2 我国政府回应缺陷的体制内原因分析
  • 4.2.1 管制型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长期存在
  • 4.2.2 权力主导,不透明的决策过程
  • 4.2.3 政府组织结构层级繁多,沟通不畅
  • 4.2.4 回应制度建设的不完善
  • 4.3 我国政府回应缺陷的体制外原因分析
  • 4.3.1 公民参与的力度不强,参与能力较低
  • 4.3.2 公民参与的组织性单一,参与渠道不理想
  • 4.3.3 我国公民社会发育尚不成熟
  • 5 关于我国政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 5.1 我国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系统框架
  • 5.2 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政府方面
  • 5.2.1 回应平台建设
  • 5.2.2 回应过程建设
  • 5.2.3 回应制度建设
  • 5.3 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社会方面
  • 5.3.1 明确公民参与权利,提高公民参与的合法性
  • 5.3.2 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培育公民参与环境
  • 5.3.3 积极鼓励与支持第三部门的发展和壮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络公共事件中政府回应路径选择探究[J]. 视听 2018(03)
    • [2].论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历程、问题及改进思路[J]. 法制与社会 2010(10)
    • [3].政府回应的是需要还是需求?——对“送医下基层”的一种解释[J].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1)
    • [4].提升我国县级政府回应力探析[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5(04)
    • [5].论我国政府回应障碍和对策研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8)
    • [6].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政治沟通模型、特征、问题及路径选择[J]. 行政论坛 2015(04)
    • [7].政府回应中的多重悖论——应对网络舆情的政府行为分析[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4(01)
    • [8].政府回应:中国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J]. 怀化学院学报 2018(08)
    • [9].民意悖论与政策的应然取向[J]. 理论研究 2008(01)
    • [10].巧用政务微博,回应民众关切[J]. 人民论坛 2016(27)
    • [11].关于政府回应理论的国内文献综述[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 [12].近十年来重大网络公共事件的分布特征[J]. 情报杂志 2016(04)
    • [13].网络政治参与语境下政府回应的效用理析[J]. 赤子(上中旬) 2015(14)
    • [14].我国政府回应的问题与出路[J]. 时代金融 2015(06)
    • [15].参与式回应型政府建设问题探讨[J]. 学术研究 2010(06)
    • [16].“双轨共治”模式视角下我国基层政府回应路径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8)
    • [17].试论政务大数据——政府回应改造的现实性路径[J]. 北方经贸 2019(08)
    • [18].政府回应中的紧张性及其解析——以网络公共事件为视角的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9].政府回应视角下的公共决策听证制度[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08)
    • [20].政府理论研究的一个走向:从政府回应到回应型政府[J]. 中国行政管理 2009(09)
    • [21].增强我国政府回应能力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对策[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8(01)
    • [22].国家与社会互动框架下的社会组织参与农民工权益维护:演进、回应与展望[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3].政府回应民意的理性选择[J]. 新闻大学 2015(01)
    • [24].政府回应:中国的理解和实践[J]. 行政与法 2011(11)
    • [25].构建政府回应机制 提高政府执政能力[J]. 枣庄学院学报 2011(06)
    • [26].论政府回应的理论依据、现状以及改进思路[J]. 理论界 2008(07)
    • [27].提升回应性——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的本质要求[J]. 经济师 2009(04)
    • [28].政府回应:一个基于公民身份转换的问题[J]. 党史文苑 2015(18)
    • [29].网络治理能力视角下的政府回应效果研究[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03)
    • [30].政府回应:发挥中国公民社会政策影响力的关键环节[J]. 广西社会科学 2010(05)

    标签:;  ;  ;  

    我国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