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bFGF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脑区的动态表达,为临床上通过调节内源性bFGF表达及补充外源性bFGF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及可能的新途径。方法:采用Pulsinelli-Brierley 4血管阻塞改良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动物模型。选用Wistar老龄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脑缺血15min再灌注1h、6h、2d、4d、9d组,每组5只。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前后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大鼠不同脑区在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bFGF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1) HE染色镜下所见:对照组神经细胞数量及形态基本正常;实验组神经细胞有轻重程度不等的胞核皱缩、变性及坏死,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有不同程度的胶质细胞增生。(2)正常Wistar老龄大鼠海马、额叶、丘脑和小脑均可见bFGF表达。在海马,其bFGF表达在缺血再灌注1h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于缺血再灌注6h-4d,bFGF表达持续增加,且再灌注4d时达高峰(P<0.01),在缺血再灌注9d时,bFGF表达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在额叶,缺血再灌注1h时bFGF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于再灌注6h-2d时bFGF的表达持续增加,再灌注2d时达高峰(P<0.01),于再灌注4d时,bFGF表达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至再灌注9d时bFGF表达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在丘脑,缺血再灌注1h-6h,其bF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于再灌注2d-4d,bFGF表达呈一过性增高(P<0.01),之后bFGF的表达开始下降,于再灌注9d时其表达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在小脑,在分子层、梨状细胞层和髓质层,在缺血再灌注1h时其bF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于再灌注6h-2d,bFGF表达持续增加,且2d时表达呈高峰(P<0.01),于再灌注4d-9d,bFGF表达下降,但至再灌注9d时,其表达仍未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但是在小脑的颗粒细胞层,在缺血再灌注的不同时间其bF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常大鼠脑内存在一定基础量的bFGF表达。海马的bFGF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具有作用迅速而持续时间较长的bFGF神经元保护机制;额叶的bFGF对脑缺血也较为敏感,对缺血具有作用迅速但持续时间短的bFGF神经元保护机制;丘脑的bFGF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起效晚,且持续时间短,故丘脑bFGF的神经元保护机制较弱;小脑除颗粒细胞层外其他部位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持久的bFGF神经元保护机制,而小脑的颗粒细胞层对缺血损伤不敏感,说明颗粒细胞层的bFGF的神经元保护机制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