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有效地指导学生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有效地指导学生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红色边疆农场小学教师富万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而实验能力正是创造能力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近地训练,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是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基础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性

(一)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小学生们对“动手做”的实验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甚至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因此,实验在科学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科学课实验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实验具有探究性,它能使学生在提取生活事实的基础上,对照已建立的原有概念,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独立操作工具或仪器,进行探究性的验证,自主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实验具有实践性,它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有关知识客体的真实、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些特点,能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手段研究问题的途径,从实验事实和获得的证据出发,形成科学概念,进而上升为科学规律,编织起科学知识的网络。

(三)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在亲历“做科学”中,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能培养操作技能、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等实验基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交流汇报中,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把握小学科学实验能力的梯度,确定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

实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的发展规律,遵循教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合理安排能力培养的梯度,使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序地贯穿于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整个过程。

从科学课开课之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内容和方法,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要领(像闻的时候应该用手扇着闻;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盖子盖灭;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持平等);怎样测量更准确些,怎样计时,怎样记录等;实验前教师应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记录图表,教会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在这一阶段,实验教学过程应以发挥教师“领”的作用为主导,同时要具有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意识,但应主要安排问题、假设、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比较明确的单一性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中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水平。

通过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各尽所能、团结协作完成某项实验,是培养同学之间交流、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终身发展都会产生积极意义。在实验过程时,教师应创造小组合作的机会,教给学生合作的方式,并把合作能力作为检测学生实验能力的一个因素。

总之,教师应遵循鼓励性原则,以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为主要目标,采取多种途径与灵活的方式,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参与实验活动的兴趣,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以贴近而非远离学生生活的童趣事物,作为探索发现的生成点,并贯穿实验活动的全过程”、“实验内容新奇化而非平庸化,激发探索动机和求知欲”都是教师们长期以来总结的经验。以上述原则组织实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标签:;  ;  ;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有效地指导学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