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无论在传统解释学还是经历了存在论转变的哲学解释学思想中,语言、文本(Text)、理解和解释都是基础性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的理论关联建构起解释学思想的大厦。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于语言、理解与解释的生存论分析,使解释学与生存论之间的内在勾连得以彰显。在解释学思想的生存论阐明中,语言不再是为人所操纵的交流工具,而是存在的自行道说和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它在人的生命存在中展现为语言世界经验和生命的精神化。语言与生存论的三维——生成的存在(Becoming-onto)、生命的存在(Life-being)和生活世界的存在(Lifeworld-being)——相互关联。在第一个维度上,语言是大道之道说;在第二个维度上,语言是生命的内在语词(Inner word);在第三个维度上,语言是世界经验对象化的生命表现和客观精神。语言世界经验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成为可供人们阅读的文本。在更深层的意义上,一切生命表现的客观化都是语言世界经验在社会历史中的澄明,如哲学思想、艺术作品、法律和道德的规章等;而历史事件(Event)作为生成的存在在时空中的展延,它本身即是历史性的本文(Event-text)。从书写的文本到历史本文的探究,就使理解从人的行为方式提升为一种存在方式。对理解的概念史和思想脉络的追踪表明,“理解”在“逻各斯”与“努斯”的相互纠缠中就已具有生存论的向度,近代认识论的突显使理解沉沦为知性的活动而与观念、概念相勾连,但它经由实践的理解与生命的体验而通达了生存论的境域,人是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前理解才能够领会存在,并在沉沦中向着将在而筹划自身本己的能在。理解的生存论阐明使与之一体共在的“解释”也超出了方法论的意谓,它不是一般所谓的“说明”和“诠释”,而是“生存”的敞开、解蔽与澄明,它与庄子所说的“解心释神”内在相通。在此意义上,作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生命表现和交往实践都是生存论解释的一种表现方式,传统的解释与实践的对立及实践优先于解释的观念被予以解构,生存解释学从根本而言也是一种实践哲学。生存解释学的“实践”不是具体的生产和交往的行为方式,而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生发的人与自身生命及社会历史世界的内在关联,这种原初的实践作为人之存在方式使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的交往中得以展现与自我确证。海德格尔超越解释与实践的二元对立,认为“操心”与“思”乃是对于此在在世的解释与敞开,它们是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和原初实践方式,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实践智慧”与“创制之知”则是原初实践的衍生物。实践因之成为此在解释存在的一个根本环节,它通过语言经验在生活世界的交往中将人的本质力量充分表现出来,从而在自我的对象化中理解社会历史并确证自身的生命存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马克思哲学中“价值”概念的生存论意蕴[J]. 理论界 2020(05)
- [2].“解放的人”与“人的解放”——马克思实践生存论的解释向度[J]. 天府新论 2020(05)
- [3].简论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思想[J]. 学理论 2016(09)
- [4].科学生存论:对存在主义的回应与超越[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5)
- [5].“关心教育”的生存论之思[J]. 小学德育 2009(24)
- [6].道德自信的生存论维度[J]. 伦理与文明 2017(00)
- [7].试论克尔凯郭尔的个体生存论的价值与意义[J]. 魅力中国 2010(09)
- [8].价值关系的实践基础及其生存论意蕴[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04)
- [9].《转化之路:生存论续探》出版[J]. 哲学动态 2014(05)
- [10].从现代生存论看加缪文学创作的主题[J]. 学理论 2013(14)
-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转向”的合法性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 2009(11)
- [12].论“生存论转向”的哲学表征[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3].生存论视角下的作业改革[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4(02)
- [14].“死亡”的生存论意义与临终关怀[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01)
- [15].“工作生存论”——哲学生存论的文化视界[J]. 学习论坛 2011(11)
- [16].震惊抑或困顿——对阿多诺批判性生存论的一种辩证解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7].马克思历史生存论的辩证逻辑[J]. 学术交流 2009(09)
- [18].试论生态美学的生存论路向[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9].终结于未完成状态的哲学思潮——对马克思哲学作“生存论”解读现象述评[J]. 探索与争鸣 2008(03)
- [20].关于马克思生存论的几个问题[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05)
- [21].“伐木所所”之“所”与处所词之“所”——从生存论的角度看[J]. 绥化学院学报 2018(12)
- [22].生存论:三生教育的哲学视角[J]. 华夏教师 2014(01)
- [23].生存论技术观视域下技术教育的价值选择[J]. 职教论坛 2013(04)
- [24].生存论视角下法本质观念探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01)
- [25].生存美学意义建构与境界追求——立足生活实践的生存论哲学内在走向[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 [26].实践生存论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4)
- [27].论禅宗美学的生存论资源——兼论美学形态的转换[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1)
- [28].生存论范式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05)
- [29].哲学生存论转向的教育学意蕴[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22)
- [30].经济人生存论世界的缺失及欲求假象[J]. 财经问题研究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