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拿大面面观(三)在加拿大找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彭佳琪[1](2021)在《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文中提出艺术叙事作为生活叙事的一种延续,是对生活叙事的“典型化”。生活中每个人都处于线性时间之中,时间性是叙事的必然本性。个人生活的线性化相互交织形成复杂、无限多重的社会叙事,只不过这种复杂的生活叙事并不能直接为艺术所用。社会生活的容量无限,但艺术叙事的容量却极为有限。另外,生活叙事的杂乱无序,很难让人去理解、把握,更遑论审美。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在此时得以体现,对生活叙事的筛选、提炼、典型化、想象乃至幻想,使艺术叙事产生了重要审美价值。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诞生于文学和戏剧之后。受前辈艺术影响,在电影发展历史过程中,对叙事方式的探讨始终存在,如严格按照时间和因果逻辑推进情节的线性叙事,因福斯特提出扁平人物进而引发探讨的扁平叙事,由巴赫金提出复调小说而推演出的复调叙事,以及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银幕的复合叙事等。近些年,学者们又根据故事对时间的态度进一步提出了单线线性叙事、复线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反线性叙事等,在非线性叙事中又细化出若干类型,如网状叙事、环形叙事、多段叙事、数据库叙事等。这些叙事方式的界定各不相同,没有明确分类。出于对电影叙事问题研究一致性考虑,本文将这些叙事分别归纳为单叙事、双叙事和多叙事。单叙事是具有单线叙事倾向的叙事模式,包括线性叙事;双叙事从属于多叙事,但因为其在多叙事中比重较大,因此单独列出讨论,包括双线索叙事、两段式叙事以及双视角叙事;多叙事则囊括了非线性叙事中三条或三条线索以上的叙事模式和反线性叙事模式。电影诞生至今有一百二十多年时间,在初创阶段,电影单纯地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当镜头单纯的记录无法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时,一些电影创作者尝试从经典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中取材,于是改编成为连接电影与前辈艺术的纽带。电影改编依附于文学作品,是将人物、人物关系、主要情节和其他保留因素,以声画组合的方式在影像媒体上进行的再创作。改编不是电影对文学作品的“直译”,在由文字转化为电影语言时,需要关注到由于文本叙事与电影叙事媒介属性的差异而给予读者和观众自我建构空间的不同。不可否认,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携有迷人的艺术基因。从单个镜头下的片段纪录,到无意中出现的剪辑,再到经由剪辑呈现在银幕上的长片,电影叙事伴随着电影的发展而多变,让人充满探索欲。在电影叙事的发展中,最先出现且至今占据主导地位的叙事方式是单叙事,好莱坞的大多数影片都采用了这种叙事模式。单叙事并非绝对的单一叙事或线性叙事,而是一种单叙事倾向。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创作者在叙事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不同倾向,电影内容的主导关系也由此发生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胶片的发展,电影的物理叙事容量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带来对于电影叙事模式的更多探索。双叙事倾向电影比单叙事倾向电影复杂,使得观众从接受相对单纯的叙事倾向作品提升到可以应对和欣赏情节相对复杂的双叙事电影的高度。在电影自身的发展中,电影创作者既需要把故事讲述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把故事讲述丰满。在信息纵横交错传播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能体会到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五十多年前所提出的预言式观点的正确:媒介即是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网状的、立体的,因此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不再是平面的、单一的,信道的多元使得受众眼中的世界变得饱满起来,电影叙事手法随之悄然改变。然而无论是单叙事倾向故事,还是多重线索故事,都无法单独负起电影的多样审美任务。在单叙事中强化人物和叙事节奏,在多重叙事中建构主题、展现心理及情感的复杂性,这本身即是电影叙事发展的“历史必然”。与单叙事相对清晰、稳定的情节结构倾向不同,双叙事与多叙事倾向电影在电影实践中充当了“破冰船”,用一次又一次的电影实验摸索电影叙事的边界,不断扩大电影叙事的空间,变文字叙事之不可能为镜头叙事之可能。但是,在多叙事的电影实践中需要注意把握好多叙事的“度”。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叙事是有边界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把握不好多叙事的“边界”,那么极易造成电影叙事的困难,甚至形成电影审美灾难。从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说,娱乐消遣永远是人类必不可少的需求,从这一级需求来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是模糊的。从较高一级来看观众对电影的喜爱,则是更高的精神需求——艺术美感享受。在自我实现的审美需要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由于欣赏主体先在感知结构的不同而逐渐清晰明确。采用了多叙事模式、带有实验性质的电影在推动电影发展时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这种探索往往意味着高淘汰率。电影中表现性叙事与纪实性叙事的比重、影片包含的隐喻性符号与导演风格化倾向的体现,往往会帮助电影创作者在单叙事、双叙事或多叙事模式中做出相应选择。根据创作目的、作品主题与受众特征选择合适的叙事模式,将赋予电影作品更多内涵和价值。对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模式的探究,实则是对不同电影叙事模式阈值的探究,它既是电影审美与接受的“安全范围”,也意味着叙事破界的可能性。总而言之,电影有类型之分,有叙事方式之分,有逻辑是否自洽之分,有能否引发共鸣唤起思考之分,但或许永远不会、不应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评价之分。无论选择单叙事、双叙事还是多叙事模式,在电影故事吸引人的前提下去探索叙事边界,让观众持续保持期待,或许更有意义。
张宪军[2](2019)在《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个出身于犹太移民家庭的知识分子,索尔·贝娄博览群书,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将文学艺术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面对战后社会问题迭出、精神危机不断的美国社会,小说家索尔·贝娄感时伤事,以“社会的历史学家”的手笔勾勒出了一副现代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在评论家和记者每每强调他的犹太作家身份时,他曾经予以反驳说:“我写的是美国”。对于他的这种说法,许多人认为他是像绝大多数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犹太人一样,很介意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所以一些有着逆反心理的研究者更是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贝娄的民族性即犹太性的研究上,但贝娄说的没错,他确实写的是美国,虽然他作品中许多人是犹太人,但他们都生活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他们,一些社会现象的出现不可能脱离了美国这个大环境,另外,贝娄的作品中的人物还有许多不是犹太人,他不像辛格和马拉默德那样有着狭隘的民族性。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的是美国的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到世纪末的美国社会发展史。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创作的“美国性”进行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是一种相对的美国性,它不同于那种广义的美国性,是相对他创作的“犹太性”相对而言的(他文学作品中具有犹太因素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诸多的文学史着作都将其文学创作归入“美国犹太文学”,但“美国犹太文学”是一个十分含混的概念,因为“美国犹太文学”并不是一个创作流派或者是一种文学运动,美国犹太作家在创作思潮、题材内容、内涵倾向、艺术趣味和审美方式上确实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文学特征。如果说“美国犹太文学”概念的界定主要建基于犹太作家的出身背景及其对犹太生活的某种运用和表现的话,那么犹太作家除了具有相同的犹太出身背景外,在对犹太素材的具体运用以及对犹太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均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贝娄之所以公开反对将自己归纳入“犹太作家”行列中,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美国人,身为一个美国公民,深受美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善于从美国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和生活,因此,美国的社会生活成为他创作中取材的来源。贝娄创作的所体现的“美国性”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笔下的主人公虽然多为犹太人,但作者通过他们故事的书写所呈现的主要是普通美国市民的生活、知识分子的生活,而不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仅仅关注作为少数族裔的犹太人的境遇与精神状况。其次,贝娄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了美国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从美国的经济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挽救经济危机上所做的诸多努力,40年代经济逐渐稳定,50年代进入“丰裕社会”,以及后来逐步发展到后工业时期、后现代消费社会)到美国政治的变迁(二三十年代思想领域的宽松,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冷战,民主的异化,超级大国的核竞赛,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60年代的学生造反,美国开展太空开发和星球大战计划等等),以及美国城市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的美国虽然已经实现了城市化,但在此后的岁月中,美国的城市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贝娄不仅写出了此后的发展情况,还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处境与思考回溯了此前的情况,特别是芝加哥城市的整个发展历程),都远远超出了某个特定族裔的狭窄视野。其三,贝娄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美国式的理想和价值观:贝娄认为“美国梦”的核心在于平民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对于美国“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富裕”思想的扞卫,以及体现在每个个体的言行中的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而犹太民族的宗教信念和道德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无能为力,因而常常是他作品中加以反思的对象,而不是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作为坚守的立场与维护的信条。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在于通过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研究来确立索尔·贝娄作为一个“美国作家”的鲜明形象。这篇论文虽然拟从社会学和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去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揭示索尔·贝娄如何对历史事件进行情节化处理,把美国history变成具有个性色彩的his story,以及其中表现出的社会学思想,但不可能完全按照概念去堆砌材料,而是有重点地观照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某些方面,全文分别从纵向——大萧条岁月至美国后现代社会和横向——芝加哥和纽约两座城市着眼,展开叙述,揭示了贝娄是如何通过历史事件、人物命运以及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的相互作用来描写美国的,这里有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麦卡锡主义、60年代思想解放、冷战的东西方对抗、美国的太空计划,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有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以及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温馨与冷漠,信仰的坚守与背叛,城市的暴力与犯罪等等,而这些琐碎的细节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国。继绪论部分对贝娄研究现状进行疏理,提出自己的论点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之后,论文用六章的篇目对索尔·贝娄的“美国性”展开论述,主要考察贝娄文学作品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平民生活、知识分子状况和美国的城市。第二章《20-40年代:大萧条岁月中的平民生活浮世绘》主要根据贝娄的长篇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分析他是如何围绕作品的主人公奥吉·马奇的经历来描写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芝加哥这个美国第二大城市的人生百态的,写出了经济危机对社会各阶层造成的影响,美国梦的破灭感,面对破产和失业大潮这些人是如何抗争和他们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的巨大努力,小说主人公在困顿的境地中是如何一面挣扎一面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第三章《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通过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洪堡和西特林两个人物的不同命运告诉人们,随着世异时移,原来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发迹的人在今天已经成为英雄和成功者,成为人们效法的榜样,以苦为乐、生气勃勃的时期,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时期已告结束,粗俗的物质主义的风气熏染了整个美国社会,甚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神经末梢,而被美国社会所毁灭的则是不与社会苟合、热爱善与美、坚持理想的知识分子和诗人。社会整体对浪漫主义、对诗的激情、对诗人和艺术家的戕害才是今日的“美国的悲剧”。第四章《60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通过赫索格的经历,指出在60年代初期麦卡锡主义造成的恐怖仍在威胁着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害怕动辄得咎,所以只好把自己的思想看法保留在内心里,而不是与他人交流。为改变改变美国面貌,青年人发起造反运动,但在造反运动中由于青年人的冲动和偏激,将这场运动引入了歧途,虽然年轻人想要摆脱现代社会体系的束缚,把现实社会变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但运动中的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自我表现和发泄,而非自我控制,造反运动的挫折和失败感使的不少青年人失去了信心,他们怀着沮丧的心情或消极避世,或沉沦堕落。贝娄通过赛姆勒在纽约的见闻对极端主义思想进行了强烈的攻击。第五章《70-80年代:民主的反讽》通过《院长的十二月》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两部作品的分析,说明美国社会虽然对外向来是以标榜自己的民主而着称,但在现代社会中,美国民主的价值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它对国内的种族贫富差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要打破这种现状的行为反而予以打击和压制,为的是维持社会表面上的和谐。在美国,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但实际情况却往往相反,当今的美国政府机关以公平正义为名行破坏公民权利之实。第六章《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考察了贝娄的最后的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说明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从现代性的噩梦以及它的操控理性和对总体性的崇拜中苏醒过来,进入后现代浅表层松散的多元化中,生命个体也成为不断游移的存在,他们在性别认同、宗教信仰与性取向、理性思想判断等诸多问题上表现出异质的、不稳定的性格特征,沉溺在消解精神、反主流姿态和渎神的狂欢之中。第七章《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则从横向对贝娄作品中对美国城市的描写进行了研究,指出贝娄作品的发生地基本上都是在芝加哥和纽约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这两个城市的历史变迁,目睹了它的繁荣与衰败,对它们有着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更因为纽约和芝加哥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代表和典型,是美国当代文明、当代都市文明的象征和缩影。所以,在他的揭示下,从大萧条时期城市破败的景象到二十世纪后期美国大都会多彩缤纷的场景一一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郑园园[3](2018)在《文学作品中俄语复合句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Помощник китайца》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选题翻译实践材料为俄罗斯作家伊利亚·科查尔金(ИльяКочергин)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Помощниккитайца》。该作品通过对小人物谢尔盖生活的描写,披露了苏联时期及社会大变革前后俄罗斯的生活百态。作品艺术手法丰富,具有现实性和批判性。笔者将《Помощниккитайца》前六章作为实践材料进行翻译。乔治·斯坦纳(ДжорджШтейнер)的翻译四步骤包括信赖、侵入、吸收、补偿。四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是文学翻译的重要指导理论。笔者通过对原文的分析,以乔治·斯坦纳(ДжорджШтейнер)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指导,对中篇小说《中国人的助手》(《Помощниккитайца》)中出现的复合句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复合句的翻译方法与规律,为今后的翻译实践积累经验,提供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本翻译报告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笔译项目;第二部分,阐述翻译指导理论;第三部分,运用翻译理论具体分析并列复合句、主从复合句及无连接词复合句的翻译策略;第四部分,对所选材料的翻译工作做出总结,其中包括翻译经验和待解决的问题。
周怡[4](2018)在《奖学金女孩、乞女与加拿大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门罗《乞女》中的性别政治与文化谱系》文中指出本文以门罗的代表性短篇小说《乞女》为例,探讨作家如何以文学手段揭示加拿大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时期社会内部的性别政治与文化谱系。门罗从理查德·霍加特着名的"奖学金男孩"的概念中得到启发,挖掘出加拿大"奖学金女孩"的特殊观察视角,同时将"乞女"这一西方文化的经典女性美德概念与文化研究的阶级视角并置,从而深刻地揭示出女性作为"弱者"的根源: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文化上都无法取得独立。萝丝注定失败的女权主义抵抗,代表了加拿大第二代女性主义者的妥协性。门罗同时揭示了由于文化谱系的差异,加拿大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的主体间存在着某种鸿沟。
杨婕[5](2016)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新技术的兴起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社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对我国的公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民教育作为未来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我国改革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学校公民教育是提高我国公民素质、推动现代化民主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落实公民教育需要专门的、规范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然而,我国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没有一门课程可以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建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是落实和深化公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尽快实现公民教育课程化,建构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课程现状,清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阐明建构该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建构公民教育课程的理论依据,力求在此基础上建构出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的地位、属性、目标、内容以及课程的组织形式。具体而言,本研究的内容如下:第一章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本章主要研究公民教育课程现状,诊断现实问题。首先,从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两个角度分析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其次,对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现状及中小学教师对公民教育课程的认识进行调查研究、对品德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中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课程做内容分析,调查发现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公民教育课程,教师对公民教育及公民教育课程的认识明显不足,在现有的德育课程框架中不利于公民教育的开展,限制了公民教育的进程和水平,建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任务十分紧迫。第二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的理论依据。本章主要梳理相关理论学说,为建构公民教育课程寻找理论依据,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结构合理、富有弹性和充满活力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首先界定了本研究涉及的"公民"、"公民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课程建构"等核心概念,厘清了公民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差异;梳理多元文化公民教育思想、多向度公民教育理论和世界公民教育理论三种当代公民教育理论,并明确各理论对本研究的意义;总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和道德发展特点的相关理论学说作为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的依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即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作为课程建构的核心理念。第三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地位、属性及建构原则。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必须是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课程具有教育性、公共性、体验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建构学校公民教育课程过程中必须遵循五点建构原则——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目标的建构和内容的建构。公民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建构要遵循三个原则:建构体系适应性原则、目标结构立体化原则和价值内涵动态平衡原则。具体目标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和公民行为维度,这四个维度是一个整体,公民的培养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公民行动上。课程的内容包括公民知识、公民道德与价值观、公民认同和公民行为能力四个方面。第六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组织。是对公民教育课程组织形式的设计。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应该以学科课程为主,结合活动课程,尤其是发挥公民教育的"服务-学习"活动课程对公民行为培养的重要作用,并重视发挥潜在课程的作用。第七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走向实践的若干建议。公民教育课程要最终走向实践,必须要加强政府、学校、教师等各个层面对公民教育课程的重视,并分阶段逐步推进公民教育课程,从准备阶段到启动阶段,实现最后的常态化发展阶段。
吴建清[6](2016)在《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象”是知识社会学的概念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国内研究更多使用“形象”。论文关注“中国意象及其建构”这一学术热点,关注知识观念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实际上是运用等级隐喻的视角研究“中国意象”。其核心是“中国意象”的研究。通过学术回顾,本文发现“中国意象已被隐喻”而且和等级隐喻存在某种关联,所以提出问题“中国意象被等级隐喻了吗?”论文首先通过研究“中国离散者意象”这一中国意象研究的重要平台发现了和等级隐喻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然后通过综合性论述等级隐喻研究方法这一研究中国意象的新视角,来寻求二者之间的对应。通过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考察了中国意象的许多方面,重点研究“小轮廓”中国意象,即“短时间窗”和“局域群体”两种。确证在这两种情况下,在时间和局域的二维逻辑中,“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最后得出结论是,“一定程度上,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全文分为三个研究部分,中国意象研究、等级隐喻研究和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三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研究被隐喻的中国意象,即中国意象问题的学术回顾。这部分首先梳理了被隐喻了的既有中国意象,包括黄祸、“中国制造”,美债问题、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等。然后在这些既有“大轮廓”中国意象语境下,解码隐喻中国意象的几个渠道和这些隐喻渠道建构中国意象的轨迹。这些渠道除互通与接触之外,还有诸多文本类数据,其中包括新闻话语、英国来华者、英美传教士、文学、教科书和学者研究等等。第二部分是等级隐喻研究部分。这部分起到三个作用,一是等级隐喻作为研究中国意象的新视角被引入。二是导入中国离散者这个等级隐喻研究的重要平台。三是等级隐喻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论述,从而可以为第三部分的研究做一个铺垫。主要包括第二至五章。第二章是等级隐喻研究视角的引入。即等级隐喻作为研究中国意象的新方法被引入。这一章首先回顾了隐喻研究历史与现状,之后提出等级隐喻作为隐喻的新形式使得隐喻的语用边界延伸。第三章是等级隐喻研究的平台的引介,即中国离散者的研究。这是一个以加拿大为例进行的“中国离散者生存状况”个案查考综述,结论是“华裔是永远的外国人”,是“他者”,难以融入。第四、五两章是等级隐喻的分类研究的综合性论述。分别是“行态”和“意态”的等级隐喻。“行态”等级隐喻是等级隐喻的低层级部分,即对外在象征物的研究。“意态”等级隐喻是较高层级部分,包括种族偏见、种族定性和种族贬抑。这是等级隐喻的终极表征,是等级隐喻色彩最重的部分。总之,等级隐喻是多种隐喻形式的集合体,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级别的等级隐喻,等级隐喻情感级别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等级隐喻表征。第三部分是语料库背景下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部分。这部分把前面两章所论述的不同层级的等级隐喻“对号入座”,使其在第三部分“各就各位”。该部分含六、七两章,分别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行论文命题的科学佐证工作。具体地说,佐证工作从英文新闻话语和华文新闻话语两路进行。北美英文新闻话语语料库的话语分析这一路主要运用语料库数据分析和评价理论。得出结论是:“英文新闻话语中几乎啥也没有,只是报道角度不同而已”。华文新闻话语这一路研究主要是做“陋习意象”考察,方法是先就陋习进行社会调查统计,后通过分析排序分出“陋习”等级,再用语义辨别量尺来比量词义距离数据分布。从比量结果得出结论:离散者的“陋习”导致了等级制定。论文最后是全文结论:在北美新闻话语建构中国意象中蕴含了等级隐喻元素,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本文通过话语建构论的视角,运用了话语分析方法和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话语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研究立场,以社会建构论为哲学基础。通过这种方法,解构中国意象的社会与境,追问中国意象中“等级隐喻”的“社会实在”。本文还借鉴了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丰富了等级隐喻在中国意象研究中的功用。语料库语言学“根据文本材料大数据对语篇进行研究”,运用语词搭配理论和评价理论进行话语分析,判断和鉴定北美新闻话语考察中国时的等级隐喻语用状况。本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首次对“等级隐喻”问题进行综合性表述。本论文在第四、五两章对等级隐喻做了综述,这是对隐喻理论的创新。在新闻话语建构中提取了等级隐喻元素,并对此进行综合性论述,这是理论创新。二、论文运用等级隐喻新视角研究中国意象。这是中国意象研究理论框架的创新。运用这一新视角发现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制定以及等级隐喻的存在。通过引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新闻语义的接近度”研究方法,丰富了中国意象研究理论框架。三、概念的创新。本文提出“小轮廓““中国意象”的说法并进行了“短时间窗”和“局域群体”二维的中国意象的研究;在“评价理论”中增加了“迫发”和“触发”的两种概念;用“中国离散者”的统一概念代替海外华人、华侨、华裔等。
朱蓓倩[7](2016)在《上海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籍人口的城市融入对城市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人才国际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外籍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与重视。在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自贸区发展,上海正面临全球化力量重新布局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近年来上海外籍人口增长迅速,目前外籍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加速度的全球化进程中,如何评价目前上海外籍人口的城市融入情况?哪些因素可以提升其在上海城市融入度?从而有利于上海留住和管理服务好优秀的国际人才。本研究对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提升外籍人口管理服务水平有着较高的实践价值。从理论视角来看,外籍人口城市融入正建构一种“嵌入”全球化资本流动、技术转移、人才迁移的重要融入模式,对传统经典的国际移民迁移理论和移民融合理论提出了崭新的视角。上海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现有的理论基础,为城市融入理论体系加以补充。本文以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历年的《上海地方志》、《上海统计年鉴》、《国际统计年鉴》等为宏观研究数据,并以2015年的专项问卷调查为微观研究数据。通过宏观数据,对外籍人口融入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特征等整体把脉。通过微观数据,用结构方程模型(Mplus7.32)建构起上海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贝叶斯结构模型对观测变量和外生变量进行路径分析,探析其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再以深入访谈等方法对研究所得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补充说明和深入分析,力求使研究广博精深,层层深入。本研究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主要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框架。第二章通过对理论梳理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理论模型的研究维度和要素,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从时间视角解析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的历史效应和内在机理,并进一步补充构建理论模型所需的维度和要素。第四章以理论模型为基础,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评价方法重新构建和验证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逐步增加外生变量和先验分布,确立并验证最终的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第五章以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为依据,验证分析外籍人口城市融入影响因素及不同受教育程度和不同居住时间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利用访谈资料、案例分析及宏观数据等补充说明和深入分析每个维度主要影响因素的现状问题,深刻揭示影响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的内在根源。第六章以空间视角分析国内外国际移民动态趋势格局,借鉴不同国家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经验及不同地区华裔城市融入的启示,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七章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思考,进一步归纳概括提升,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通过严谨的研究过程,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将城市融入划分为六个维度后发现,外籍人口的测量指标体系与其他移民群体指标体系存在差异,其心理维度在心理需求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全球化人才竞争体系国际移民对高品质生活和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而“对生活的满意度”、“收入满意度”、“交往朋友类别”、“对中文了解程度”、“宗教活动”、“社会保障”成为核心测量模型六个维度中较重要的评价指标,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受教育程度对心理需求产生负向影响,对行为适应和社会建构起正向影响,说明人力资本有助于外籍人口构建社会网络及行为适应,但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居住时间对外籍人口经济整合存在正向影响,却并未对社会建构、文化认同和制度接纳也产生正向影响。以上结论侧面反映目前上海仍在某些方面无法满足高端移民的要求,而外籍人口随居住时间增长其经济整合也在提升,虽经济条件好,但城市融入依旧较难,外籍人口与本地人在社会、文化和制度上所形成的“天窗”难以打破,将长期存在。3.从“同化论”和“多元论”理论视角看,上海外籍人口城市融入并不属于前者而主要归属于“多元论”,但对多元论范畴有所深化,体现了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移民个人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协同共赢融入特征。本文研究新意主要是:1.传统的城市融入理论中“同化论”难以解释上海外籍人口城市融入,其应属于“多元论”范畴。在“多元论”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球化与国际大都市发展中“人”与“城”和谐共进的国际移民城市融入新范式。2.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中因子分析建立了外籍人口城市融入评价指标体系,以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外籍人口城市融入影响因素,以解决外籍人口异质性高的问题。3.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全面解析外籍人口城市融入并构建外籍人口城市融入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探讨上海外籍人口中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居住时间群体的城市融入、以及与本地人关系等主题。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维度设立具有针对性,模型构建和所得观点较契合来沪外籍人口特有的群体特征。
孙艳琳[8](2016)在《艾丽丝·门罗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从加拿大安大略省威汉姆的“主妇作家”到世界文学之巅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完成了华美的蜕变。她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我们这个时代的契科夫”。门罗至今已创作百余篇短篇小说,收录在14个集子中,目前已有9部被译介到中国,收获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声望。本论文以门罗的小说中文译本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文本出发,采用历史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叙事艺术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及作家个人的生活背景,探究其小说作品的流变特点和艺术特色,并将门罗与同时代作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她的小说创作展开全景式、立体型描述,并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与结论。除绪论外,全文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四个问题:一是本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确立门罗小说研究的价值。二是国内外的门罗小说研究现状,包括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皆按各自研究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三是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欲对门罗小说的创作主题、人物形象流变、叙事特点和艺术风格等作全面研究,弥补国内目前门罗小说研究的不平衡。四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对本论文做一个方法论的归纳,明确创新之处。第一章为门罗小说的创作背景。门罗小说在当代加拿大英语文坛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状况基础之上。加拿大文学受英美文学的影响,自身又具谦逊态度,自联邦初建至今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是门罗小说创作的现实基础。然后介绍门罗生平及创作分期,个人成长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深远影响。门罗创作小说源于少女时代,其写作生涯可分为早期(1949年-1972年)、中期(1973年-1990年)和晚期(1991年至今)。她通过前两个时期奠定在国内文坛的领军地位,垂暮之年终于蜚声国际,也促进了加拿大文学融入世界文坛。第二章归纳门罗小说的创作主题。门罗笔下有两个永恒不变的写作主题:女性主题与地域主题。这两个主题在不同创作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是有历史根源的,与当时国际思潮中流行的三次妇女解放运动遥相呼应,且该解放运动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都能在门罗笔下人物及情节中得到体现。由此而来,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皆带有自我自觉地成长意识和反叛性,呈现出典型的身份缺失—建构—升华的精神道路。对该主题进行归纳总结解读,追溯其不同的灵感源头和流变表现,利于对门罗小说的全面把握。地域主题的表现则更加复杂。门罗继承了加拿大地域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结合自身经历将人与自然、小镇、荒野的错综关系糅合在一起,赋文本予动态性和神秘感,体现出作家卓然的个人创造力,成就了门罗地域文学作家的美名。对门罗笔下地域文学的梳理,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性与立体性。第三章论述作品的叙事艺术,分为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两方面。门罗小说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小说形式,既有对传统理论的继承与运用,也有对现代叙事理论的娴熟采纳,多元、流动的叙述视角容纳进更多的题材,全方位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增加作品的可信度。同时其笔下的叙述声音更多地与意识形态的斗争和性别政治相关联,形成典型的个人写作特色。第四章继续论述门罗小说在叙述时间上的艺术特色。门罗笔下既有对传统顺时时间样式的灵活运用,也大胆尝试对时间进行错时和空间化的艺术处理,使其小说呈现典型的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特色。门罗笔下的错时时间样式主要体现为两种类型,倒叙和预叙。前者突出了叙述的重点,后者则充分激发出读者的好奇心,体现作者对情节的掌控。门罗笔下时序的空间化则表现为叙事时间的穿插、并置与停顿,削弱了故事的时间性,创造出多维的立体空间感,更好地展现作者的时空整合观。门罗将人物心理纳入重点情节描述当中,传达出对于伦理道德的哲理性思辨。第五章论述门罗作品中的叙事结构。其作品包含多种对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的运用,主要分为链式、网状、拼贴和中国套盒式。门罗重视情节上的环环相扣,但又不满足于此,常在同一文本中混合起中心事件和次要事件。有时又以人的思绪或心理、意识活动展开叙述,将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想象彼此交融更替,体现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庄重感。拼贴式结构则激发了读者探寻真相的好奇心,促使读者透过些微细节了解真相。中国套盒式结构则由一个主要故事生发出一个或几个派生故事,强调的是情节的相互生发、延伸与融合,形成更高级的阅读快感。第六章将门罗分别与玛格丽特·劳伦斯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两位加拿大女作家进行比较研究,选取她们各自的代表作进行文本分析,旨在找出之间的相同与相似之处。劳伦斯与门罗都善于将个人生活经历融入小说人物与环境设置,也同样追求对女性精神追求的刻画。但由于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在主人公性格刻画的侧重上各有不同:劳伦斯强调女性的自强,尤其是加拿大初代移民在物质、经济上的独立;门罗则更擅长笔下女性的精神探索,符合当代加拿大的社会现实。二人对宗教的不同态度也显示出加拿大特殊的建国历史在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此外,《石头天使》中蒙太奇式写作手法非常具有现代性,门罗则更注重对情节呈现方式的把控。而门罗与阿特伍德之间,有着相似的对女性形象的关注,及对多样性叙事手法的钟爱,二者在叙述视角、声音、时间与结构上都有相似的艺术处理方式。但门罗只写短篇小说,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同样优秀,二者在擅长的文学体裁上明显不同。此外,阿特伍德比门罗更早地投入到加拿大文学的建设中,因此具有更多的国际性。门罗的个人写作历程则和加拿大国内的民族运动紧密贴合,具有更多的民族性。
陶短房[9](2015)在《国际租客面面观 房中争霸》文中研究指明日前国内一些媒体、网络流传一则趣闻,一位颇有名望的中国访问学者在美国期间租住当地一处房屋,退租时房东发现屋里未被清扫整理,"脏乱差"宛如狗窝,不仅大发雷霆而且要求房客赔偿经济损失,引发国内读者、网民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其实、在北美租住他人房屋是有一整套完整的规矩的。不论公星或私屋,租房时都要和房东签署一整份租赁协议,这份协议并非房东自己草拟,而是
岳婷婷[10](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认为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二、加拿大面面观(三)在加拿大找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拿大面面观(三)在加拿大找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叙事概念溯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成果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文本叙事与镜头叙事 |
第一节 叙事理论发展概述 |
一、古典叙事理论 |
二、经典叙事学 |
三、后经典叙事理论 |
第二节 电影叙事实践与发展 |
一、欧美小说对电影叙事的影响 |
二、电影作为一种语言 |
三、电影叙事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
一、自我建构空间差异 |
二、依附与反哺 |
三、改编:忠于原着,再现精髓 |
四、叙事与交流 |
第二章 作为电影故事基本架构的单叙事 |
第一节 电影单叙事历史地位的形成 |
一、电影单叙事概念界定 |
二、电影单叙事的经典性 |
第二节 电影叙事节奏与隐性叙事元素 |
一、剧本的叙事节奏 |
二、色彩的叙事节奏 |
三、音乐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单叙事并不绝对 |
一、单叙事是一种叙事倾向 |
二、单叙事不意味着单一 |
第三章 双叙事给电影叙述带来的改变 |
第一节 叙事观念与方式的嬗变 |
一、跨学科视野下的电影叙事观 |
二、电影双叙事的界定 |
第二节 电影双叙事分析 |
一、双线交替叙事 |
二、两段式叙事 |
三、双视角叙事 |
第三节 双叙事对电影欣赏的影响 |
第四章 多叙事,电影故事的另一种可能 |
第一节 电影多叙事出现的必然 |
一、社会变革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
二、电影艺术重心的漂移 |
第二节 电影多叙事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电影多叙事模式 |
一、多角度叙事 |
二、拼图式叙事 |
三、多线程起点重置式叙事 |
第四节 电影多叙事的实验性特征 |
一、叙事的实验性 |
二、导演意识的实验性 |
第五节 电影多叙事的审美边界 |
一、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 |
二、电影故事的叙事边界 |
三、从单叙事到多叙事:电影叙事探索的殊途同归 |
第五章 叙事与选择 |
第一节 电影镜头的两种叙事倾向 |
一、表现性叙事 |
二、纪实性叙事 |
三、只是倾向而已 |
第二节 叙事符号的隐喻性与风格化:导演意识与导演选择 |
一、隐喻性 |
二、风格化 |
第三节 电影叙事选择与影片效果 |
一、单叙事:故事至上 |
二、多叙事:电影审美接受的两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索尔·贝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索尔·贝娄研究 |
1.2.2 中国的索尔·贝娄研究状况 |
1.3 本论文的目标、方法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所要达到的目标 |
1.3.2 作为象征资本的“美国性” |
1.3.3 深刻的社会观察家:社会学研究思路的引入 |
1.3.4 小说家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历史学家:新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
1.3.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20-40 年代:大萧条岁月的平民生活浮世绘 |
2.1 美国的“福斯塔福式背景” |
2.2.1 二三十年代的芝加哥众生相 |
2.2.2 大萧条时期黑人聚居区场景 |
2.2.3 中产阶级的破产 |
2.2.4 失业、流浪与反抗斗争 |
2.2 大萧条的孩子 |
2.2.1 贫家儿童初长成 |
2.2.2 在大萧条的日子里 |
2.2.3 奥吉·马奇的后经济危机岁月 |
2.3 贫困的雌性化 |
2.4 美国梦破灭了吗? |
第3章 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 |
3.1 美国进入丰裕社会 |
3.2 波西米亚精神的衰微与洪堡之死 |
3.3 西特林:顺向社会化与精神复归 |
第4章 60 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 |
4.1 麦卡锡主义的遗毒与赫索格的沉默 |
4.2 造反之后:在爆发之中堕落 |
4.2.1 局外人还是局内人? |
4.2.2 青年人为什么要造反? |
4.2.3 我们需要离开地球吗? |
第5章 70-80 年代:民主的反讽 |
5.1 社会批评:被压制的声音 |
5.2 假花:不识庐山真面目 |
5.2.1 民主社会的婚姻:爱的缺失与爱的堕落 |
5.2.2 美国政府机构:为谁辛苦为谁忙 |
第6章 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 |
6.1 后现代及其特征 |
6.2 拉维尔斯坦:生活在半梦半醒之间 |
6.3 成也恣仿,败也恣仿 |
第7章 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 |
7.1 美国城市与文学想象 |
7.1.1 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 |
7.1.2 城市特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7.1.3 缘何有“城愁”? |
7.1.4 观察城市的角度:在地性的体验与跨地性的审视 |
7.2 城市与城事:地理空间、政治与文化的表征与居民生活 |
7.2.1 作为地理空间结构的芝加哥与纽约 |
7.2.2 作为政治与文化表征的芝加哥与纽约 |
7.2.3 城与人:作为市民生活的芝加哥与纽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文学作品中俄语复合句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Помощник китайца》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
第一节 翻译项目背景 |
第二节 翻译材料 |
第三节 翻译过程 |
一、译前准备 |
二、翻译时间计划 |
三、翻译质量控制 |
第二章 翻译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 |
第二节 俄语复合句概述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并列复合句的翻译策略 |
一、表示联合关系的并列复合句 |
二、表示对别关系的并列复合句 |
第二节 主从复合句的翻译策略 |
一、带定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
二、带说明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
三、带行为方法、程度和度量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
四、带时间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
五、带目的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
六、带原因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
第三节 无连接词复合句的翻译策略 |
一、双边关系的组合 |
二、单边关系的组合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一节 翻译经验总结 |
第二节 待解决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奖学金女孩、乞女与加拿大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门罗《乞女》中的性别政治与文化谱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奖学金女孩 |
二、乞女 |
三、失败的女权主义抵抗 |
四、文化谱系与加拿大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 |
(5)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境外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的研究 |
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及难点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诉求 |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现实必要性 |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
二、塑造现代公民人格的需要 |
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
四、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 |
第三节 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紧迫性 |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现状调查 |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目标的相关文本分析 |
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教材中的公民教育内容分析 |
第二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公民理论 |
一、公民的涵义 |
二、公民教育的涵义 |
三、公民教育课程的涵义 |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的理论学说 |
一、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理论 |
二、多向度公民教育理论 |
三、世界公民教育理论 |
四、对上述理论的分析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及道德发展的理论学说 |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 |
第四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的理论学说 |
一、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
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第三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地位、属性及建构原则 |
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地位 |
一、必修课程 |
二、核心课程 |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属性 |
一、教育性 |
二、公共性 |
三、体验性 |
四、开放性 |
五、时代性 |
第三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建构原则 |
一、目的性原则 |
二、针对性原则 |
三、科学性、系统性原则 |
四、实践性原则 |
五、开放性原则 |
第四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目标的建构 |
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建构的原则 |
一、构建体系适应性原则 |
二、目标结构立体化原则 |
三、价值内涵动态平衡原则 |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课程总目标 |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课程四维目标体系 |
第五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内容的建构 |
第一节 公民知识教育 |
一、法律知识教育 |
二、政治知识教育 |
三、环境知识教育 |
四、公民知识内容的组织与推进 |
第二节 公民道德与价值观教育 |
一、社会公德教育 |
二、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三、公民道德与价值观内容的组织与推进 |
第三节 公民认同教育 |
一、个人认同 |
二、社会认同 |
三、国家认同 |
四、世界认同 |
五、多元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公民行为能力教育 |
一、公民"自治"能力 |
二、公共理性思维能力 |
三、批判思维能力 |
四、价值判断能力 |
五、社会参与能力 |
六、公民行为能力内容的组织与推进 |
第六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 |
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学科课程 |
一、公民教育学科课程的重要性 |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学科课程结构与设计 |
第二节 活动课程:培养主动公民不可缺少的课程类型 |
一、公民教育"服务-学习"课程的意义 |
一、"服务-学习"课程的实施 |
三、"服务-学习"活动课程案例:以加拿大为例 |
第三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中不可忽视的潜在课程 |
一、潜在课程的涵义 |
二、公民教育潜在课程的设计 |
第七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走向实践的若干建议 |
一、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重视 |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推进的步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现状及认识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
访谈记录(一) |
访谈记录(二) |
访谈记录(三) |
访谈记录(四) |
访谈记录(五) |
访谈记录(六) |
访谈记录(七) |
附录四: 课堂观察记录(部分) |
附录五: 《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品德》内容分析编码记录表 |
附录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简析 |
第二节 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被隐喻的中国意象 |
第一节 被隐喻中国意象的表征 |
第二节 谁隐喻了中国意象 |
第三节 中国意象被隐喻的辨析 |
第二章 隐喻和等级隐喻 |
第一节 隐喻研究新进展 |
第二节 等级隐喻延伸了隐喻的语用边界 |
第三节 被隐喻的北美中国离散者 |
第三章 中国离散者生存意象——以加拿大为例 |
第一节 中国离散者生存意象研究回顾 |
第二节 中国离散者历史与人口地理 |
第三节 中国离散者生存状况查考 |
第四节 和北美主流社会的距离有多远 |
第四章 中国离散者意象中的“行态”等级隐喻 |
第一节 语言和话语的等级隐喻 |
第二节 饮食与食物的等级隐喻 |
第三节 外貌与体质的等级隐喻 |
第四节 就业和参政的等级隐喻 |
第五章 中国离散者意象中的“意态”等级隐喻 |
第一节 种族偏见 |
第二节 种族定性—电视广告新闻话语中的等级隐喻 |
第三节 种族贬抑 |
第四节 等级隐喻的概念确定 |
第六章 “短时间窗”中国意象考察中的等级隐喻—基于北美"英文"新闻语料库 |
第一节 寻找“中国意象”研究节点 |
第二节 创建“中国意象”新闻话语语料库 |
第三节 新闻话语语料库背景下“中国意象”的考察与分析 |
第四节 “短时间窗”中国意象考察结论 |
第七章 “局域群体”中国意象考察中的等级隐喻—基于北美"华文"新闻语料库 |
第一节 “陋习意象”与华人“差在哪” |
第二节 中国离散者“陋习意象”话语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离散者“陋习意象”的语义接近度分析 |
第四节 “陋习意象”收罗等级隐喻 |
全文结论 |
参考书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上海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缘起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外籍人口 |
1.2.2 城市融入 |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评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主导地位的城市融入理论:同化论和多元论 |
2.1.2 确立维度的城市融入理论:多维类型化模型 |
2.1.3 构建测量指标的主要理论:国际移民迁移理论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2.1 宏观因素研究 |
2.2.2 微观因素研究 |
2.2.3 国外文献评述 |
2.3 国内相关研究 |
2.3.1 城市融入的构成要素研究 |
2.3.2 城市融入程度的探究解析 |
2.3.3 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4 国内文献评述 |
2.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外籍人口城市融入历史演变与现状特征 |
3.1 过去:上海近代移民城市的历史演变 |
3.1.1 解放前上海外籍人口迁移的历史嬗变 |
3.1.2 解放前上海外籍人口融入的历史效应 |
3.1.3 解放后上海外籍人口的时代变迁 |
3.2 现在:外籍人口的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 |
3.2.1 外籍人口的数量变化 |
3.2.2 外籍人口的国籍分布 |
3.2.3 外籍人口受教育程度 |
3.2.4 外籍人口群体性别和年龄结构特征 |
3.2.5 外籍人口的来上海原因和居住时间 |
3.2.6 外籍人口空间集聚与分布 |
3.3 本章研究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外籍人口城市融入评价指标与体系建构 |
4.1 理论模型建构 |
4.1.1 理论模型 |
4.2 指标建构和数据采集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结构设计 |
4.2.3 指标体系基本内容 |
4.2.4 数据来源调查过程 |
4.3 变量的测量处理与测量模型的分析讨论 |
4.3.1 指标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
4.3.2 观测变量的处理和检验 |
4.3.3 测量模型基本运行结果 |
4.3.4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验证 |
4.3.5 竞争性模型选择及结果讨论 |
4.4 标准结构模型修正及BSEM模型的确立 |
4.4.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4.4.2 修正后标准结构模型 |
4.4.3 模型拟合与参数收敛 |
4.4.4 模型诠释 |
4.5 本章研究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外籍人口城市融入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模型框架 |
5.1.1 总体框架 |
5.1.2 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和后验分布 |
5.1.3 城市融入的贝叶斯结构模型(BSEM) |
5.2 贝叶斯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
5.2.1 城市融入测量评价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2 加外生变量效应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城市融入主要影响因素探究 |
5.3.1 城市融入的主要经济影响因素 |
5.3.2 城市融入的主要文化影响因素 |
5.3.3 城市融入的主要制度影响因素 |
5.3.4 城市融入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 |
5.3.5 城市融入的主要心理影响因素 |
5.3.6 城市融入的主要行为影响因素 |
5.3.7 本地居民接纳程度的影响因素 |
5.4 本章研究小结 |
第六章 外籍人口城市融入国内外经验、启示与对策 |
6.1 国际:全球化下国际移民动态趋势与格局 |
6.1.1 全球化下国际移民趋势 |
6.1.2 亚洲成为世界城市网络的增长亮点 |
6.1.3 在全球城市网络格局中地位及差距 |
6.2 经验借鉴 |
6.2.1 不同国家的城市融入情况 |
6.2.2 不同地区的华裔融入情况 |
6.3 国内:“北上广”国际移民状况及城市融入经验 |
6.3.1 外籍人口位居全国之首、北京次之 |
6.3.2 各省市力争外国留学生和海外人才 |
6.3.3 亚洲成为主要移民来源地 |
6.3.4 外籍人口来华目的各省市差异较大 |
6.3.5 不同国籍外籍人口居住地选择存在差异 |
6.3.6 “北上广”城市融入的经验与做法 |
6.4 对策与建议 |
6.4.1 抓住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机遇,引进外籍人力资源 |
6.4.2 完善上海自贸区建设,打造外资企业管理新模式 |
6.4.3 加强国际化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外籍人口生活便捷度 |
6.4.4 加强文化宣传,增进外籍人口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
6.4.5 创造中外交友平台,完善互动交流机制 |
6.4.6 完善政府对外籍人口的管理制度 |
6.5 本章研究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理论思考 |
7.3 研究创新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问卷(外籍人口问卷) |
附录二:调查问卷(本地居民问卷) |
附录三:访谈提纲(外籍人口问卷) |
附录四:访谈提纲(本地居民问卷) |
附录五:访谈对象编码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艾丽丝·门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门罗小说创作背景 |
第一节 加拿大英语文学发展概况 |
一、发展概况 |
二、发展阶段 |
第二节 门罗生平 |
第三节 门罗小说创作分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门罗小说的创作主题 |
第一节 女性主题 |
一、门罗与妇女解放运动 |
二、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地域主题 |
一、加拿大文学中的地域主义 |
二、门罗作品中的地域主义体现 |
三、门罗笔下的荒野意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门罗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叙述视角 |
一、内聚焦式叙述视角 |
二、外聚焦式叙述视角 |
三、零聚焦式叙述视角 |
第二节 叙述声音 |
一、赋予女性声音 |
二、塑造女性声音的权威 |
三、不可靠叙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叙述时间 |
第一节 顺时时间样式 |
第二节 错时时间样式 |
一、倒叙 |
二、预叙 |
第三节 时序的空间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叙事结构 |
第一节 链式结构 |
第二节 网状结构 |
第三节 拼贴式结构 |
第四节 中国套盒式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大女小说家 |
第一节 劳伦斯与门罗作品比较 |
第二节 阿特伍德与门罗作品比较 |
一、二者的相似之处 |
二、二者的相异之处 |
本章小结 |
附录:门罗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加拿大面面观(三)在加拿大找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D]. 彭佳琪. 吉林大学, 2021
- [2]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D]. 张宪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3]文学作品中俄语复合句的翻译策略研究 ——以《Помощник китайца》汉译为例[D]. 郑园园.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12)
- [4]奖学金女孩、乞女与加拿大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门罗《乞女》中的性别政治与文化谱系[J]. 周怡. 外国文学, 2018(01)
- [5]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 杨婕.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6]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D]. 吴建清. 山东大学, 2016(11)
- [7]上海外籍人口城市融入研究[D]. 朱蓓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8]艾丽丝·门罗小说研究[D]. 孙艳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5)
- [9]国际租客面面观 房中争霸[J]. 陶短房. 世界博览, 2015(18)
- [10]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