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泉州高甲戏是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与梨园戏一起活跃于泉州的泉腔剧种。高甲戏音乐形成主要获益于闽南丰富多彩、多元交融的戏曲生态。高甲戏所生存的闽南戏剧生态中,偶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北宋陈淳记载当时戏头"逐家聚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至今泉州仍有俗语:"前棚嘉礼,后棚戏"。意思是说遇到酬天大典,或其他婚庆,一定要先演嘉礼(即傀儡戏),然后再演人戏。闽南地方戏曲在剧目、表演、音乐等方面都受木偶戏影响极深,至今各剧种仍尊称傀儡戏是本剧种的师傅。这种共生共荣的状态,为相互学习表演技艺提供了可能。闽南戏曲艺术荟萃,在这片人文深厚的土地上,当时与高甲戏共存的,有梨园戏、打城戏、傀儡戏、布袋戏等本地剧种,还有昆曲、京剧等外来戏剧。梨园戏、打城戏的表演艺术不能不对形成与发展中的高甲戏产生影响。比如,高甲戏的傀儡丑,就吸收了提线木偶的表演方式,在艺人的长期揣摩和创造下,灵活运用,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表演程式,并成功地被运用到剧情表现当中,不断发展成熟。泉州高甲戏的音乐曲牌与南音、泉州民歌、泉州地方剧种之间的联系密切,高甲戏与泉州民间乐种在乐队乐器和乐队曲牌之间的联系密切。本文研究涉及了历史学、音乐学、比较学、戏曲学、曲牌学等学科研究,采用了音乐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图表法,实地调研、采访与历史文献研究相结合等方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谈高甲戏名丑蔡友辉的表演——以《大闹花府·红玫弄》为例[J]. 福建艺术 2020(05)
- [2].以“丑”见真美 古戏焕新生——漫谈高甲戏的丑角魅力[J]. 中国政协 2018(23)
- [3].闽台高甲戏音乐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4].高甲戏老生表演经验谈[J]. 福建艺术 2018(03)
- [5].但求子孙安——高甲戏《大稻埕》艺术特点[J]. 中国戏剧 2017(05)
- [6].两岸艺术家共筑舞台胜景——浅析高甲戏《大稻埕》的表演艺术[J]. 中国戏剧 2017(05)
- [7].高甲戏《大稻埕》印象[J]. 中国戏剧 2017(05)
- [8].一只精灵的小鹿 高甲戏优秀演员陈情瑜小记[J]. 中国戏剧 2017(03)
- [9].对史诗意蕴的追求——看高甲戏《大稻埕》[J]. 福建艺术 2017(04)
- [10].一曲荡气回肠的抗日悲歌——观高甲戏《大稻埕》[J]. 福建艺术 2017(04)
- [11].但求子孙安——高甲戏《大稻埕》艺术特点[J]. 福建艺术 2017(04)
- [12].乡音万里慰乡情 福建安溪高甲戏赴马来西亚演出[J]. 中国戏剧 2016(07)
- [13].高甲戏老生的继承及其对京剧的借鉴[J]. 福建艺术 2015(03)
- [14].大班表现性区域活动:媒婆丑脸谱[J]. 福建教育 2020(11)
- [15].高甲戏广场及剧场表演的体现[J]. 剧影月报 2015(05)
- [16].福建高甲戏“净(北)”的价值钩沉[J]. 戏曲研究 2013(03)
- [17].用最纯净的心去演绎——记高甲戏优秀青年演员张白云[J].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18)
- [18].福建高甲戏东南亚传播探析[J]. 中华戏曲 2012(01)
- [19].浅谈高甲戏乐队伴奏的特点[J]. 青年文学家 2013(20)
- [20].我看高甲戏的生角表演[J]. 青年文学家 2009(17)
- [21].高甲戏表演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之间[J]. 中华文化画报 2010(08)
- [22].浅谈闽南高甲戏“丑”角表演艺术审美特征[J]. 文化月刊 2008(04)
- [23].沧海横流方见昌时柱石——评新编高甲戏《李光地》[J]. 福建艺术 2018(10)
- [24].打造戏剧精品 攀登艺术高峰——首都专家畅谈高甲戏《大稻埕》[J]. 福建艺术 2017(09)
- [25].高甲戏音乐之发展[J]. 中国戏剧 2019(02)
- [26].“一带一路”背景下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闽南地区高甲戏为例[J]. 艺术教育 2018(13)
- [27].高甲戏丑角表演艺术特征阐微[J]. 中国戏剧 2017(08)
- [28].高甲戏丑角音声研究[J]. 中国戏剧 2016(04)
- [29].傀儡丑与俏花旦——高甲戏丑旦小戏《送水饭》的行当与表演[J]. 福建艺术 2015(02)
- [30].市场经济下地方戏剧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对策——以晋江高甲戏为个案[J]. 枣庄学院学报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