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影像学和临床研究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影像学和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概述寰枢关节旋转脱位多发生在患有头颈部感染、外伤以及先天性发育异常的儿童,而成人则相对较少。在上颈椎疾患中,此类疾病相对少见,因此常被误诊,而导致寰枢关节复位困难。因此,该类疾患获得理想临床疗效的关键点就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斜颈、枕颈部活动疼痛、头部的旋转固定等。初步诊断后,首选保守治疗,包括:费城颈托、Halo架固定及颅骨牵引等;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可根据具体病情考虑手术治疗,如进行寰枢椎融合术。目前,在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上还存在很多争议。因此,我们拟通过对正常成年国人的寰枢关节最大旋转角度的测量,初步建立寰枢关节旋转范围的量化标准,并应用于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我们推测,该量化标准将给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积极的临床意义。第二部分正常成年国人寰枢关节最大旋转角度的测量目的:通过对正常成年国人寰枢关节极度旋转状态下的三维CT扫描,测量并统计归纳出国人寰枢关节旋转范围的初步量化标准。方法:正常成年国人志愿者60例,年龄18-55岁,并根据年龄分成3组。每个研究对象都进行头部左右最大旋转时CT扫描并三维重建,在三维CT图像上测得每个研究对象的旋转角度,并统计出成年国人寰枢关节的最大旋转范围。结果: 3个不同年龄组、2个不同性别组之间的寰枢关节最大旋转角度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初步获得正常成年国人的寰枢关节最大旋转范围为69.0±8.9°。结论:通过本部分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寰枢关节最大旋转位角度测量有助于此类疾病诊断,为临床上旋转脱位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同时,对该类疾病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具有积极意义。第三部分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并研究寰枢关节旋转范围量化标准在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例成人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临床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6个月。与初诊时寰枢关节旋转角度大于60.1°或小于77.9°范围的患者相比,旋转角度在69.0±8.9°之间的患者,有更高保守治疗成功率。结论:通过本次临床研究,初步得出测量寰枢关节最大旋转角度,有助于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概论
  •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概念
  • 课题思路和总体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成年国人寰枢关节旋转角度的测量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治的临床研究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影像学和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