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翻译论文-陈敏

中国文学翻译论文-陈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文学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贾平凹,中国文学,翻译,传播

中国文学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陈敏[1](2019)在《以贾平凹为例探讨中国文学在西方的翻译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现在中国的很多文学作品都传播到了西方国家,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各种语言,为西方国家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很多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学的阅读和认知还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以贾平凹为代表的陕西文学对于海外读者来说还比较陌生,因此必须重视文化作品的翻译理念,加强与西方图书市场的合作,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支持力度,让更多的文学作品能够在西方传播。(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3期)

陈小慰[2](2019)在《中国文学翻译“走出去”:修辞形势及因应之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国文学通过翻译"走出去"的研究现状,运用修辞形势理论,结合多元价值观,从"为什么要走出去"/"为什么译"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在对"走出去"翻译意欲改善的缺失(最终目的及特定目的)、受众及局限因素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遵循"有效性"原则、多元化的译本选择和翻译方法的因势选用等几方面探讨了对相关修辞形势的因应之策。(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姚梦迪,周玉婷,徐海伦,李健杨,翟晓阳[3](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翻译实践研究:小说翻译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着重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外译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贡献和影响。主要通过大数据挖掘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比研究十八大以来和十八大前10年中国文学翻译在体量、模式(国内译出、国外译入)、题材、体裁和在对象国的接受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8期)

王妍[4](2019)在《中国文学翻译作品走出去的困惑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如今,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历史的变迁,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国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误解也十分明显。在这样的复杂形势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且全面的中国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实现中国对外有效传播的方法之一,好的文学翻译作品会极大促进中国文化更好更快的走向国际舞台。要实现中国文学真正"走出去"不仅需要有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更应该需要有一批优秀的译者,在立足自我文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西方受众的语言思维习惯,平等交流和互相尊重,从而更好的实现海外传播。(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08期)

戴文静,焦鹏帅[5](2019)在《翻译研究的国际化及中国文学外译路径探索——美国文学翻译家莱纳·舒尔特访谈》一文中研究指出莱纳·舒尔特(Rainer Schulte,1937—),自1980年以来一直担任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比较文学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国际SSCI期刊《翻译评论》(Translation Review)创始人,并兼任主编。他在文学翻译实践、诗歌及散文创作、学术期刊管理等领域均有卓越建树。1978年,他牵头创立了美国文学翻译协会(American Literary Translators Association,ALTA),该协会中心(本文来源于《国外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杨瑞玲[6](2019)在《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学海外翻译出版偏差与矫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作品海外翻译出版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这一系统工作持续推进,更好地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提供更多支撑,除了要借助多个部门的彼此配合与通力协作外,还应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提升翻译效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作品甄选、译者素养、翻译策略选择以及翻译评价等工作。鉴于此,对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学海外翻译出版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多个层面给出矫正的措施,对中国文学海外翻译出版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期刊2019年13期)

张智中[7](2019)在《中国文学英译怎么办?——《杨宪益翻译研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杨宪益翻译研究》一书,内容包括杨宪益的翻译人生、翻译研究视野的杨宪益、杨宪益外译汉实践及翻译理念、杨宪益汉译英情由及实践、杨宪益的诗歌翻译及其翻译诗学思想等。这是一部比较译学框架中的"译出"研究专着,对杨宪益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思想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考察和论述,为当下的中国文学英译带来启发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与文化》期刊2019年02期)

李由[8](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作品的英文翻译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文学作品的英文翻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一些特点,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知名度和研究热度呈正相关、涉及的范围广泛类型众多、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并重和日渐规范。从特点中我们可以得到新的启发与反思去正确认识中国文学作品英文翻译研究中的时间相对滞后性和不平衡现象。(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冷卉[9](2019)在《生态翻译理论视域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新启示——以《红楼梦》两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翻译理论是依托东方哲学理念和生态智慧发展起来的以生态视角解读翻译行为的新理论。该文从《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入手,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维度两个层面上来对比分析这两个译本。该文研究发现:要使中国文学顺利走出国门并完成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重任,译者除了要重视斟酌译语和再现原作艺术性,更要注重在文化传播性和读者接受度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必要时应采取"两步走"的文化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0期)

花萌[10](2019)在《中国文学在美国:翻译如何坚持“中国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保“己”存“异”、多发己声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学一味坚持己见。去二元论的伦理归宿应是中美文学交流的常态。中美文学并无优劣之分,仅认同任何一极的处理都会丢失交流本真界面。种种数据表明,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美国的落地研究。美国政府对中(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9-03-28)

中国文学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中国文学通过翻译"走出去"的研究现状,运用修辞形势理论,结合多元价值观,从"为什么要走出去"/"为什么译"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在对"走出去"翻译意欲改善的缺失(最终目的及特定目的)、受众及局限因素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遵循"有效性"原则、多元化的译本选择和翻译方法的因势选用等几方面探讨了对相关修辞形势的因应之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文学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陈敏.以贾平凹为例探讨中国文学在西方的翻译与传播[J].青年文学家.2019

[2].陈小慰.中国文学翻译“走出去”:修辞形势及因应之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

[3].姚梦迪,周玉婷,徐海伦,李健杨,翟晓阳.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翻译实践研究:小说翻译方向[J].山西青年.2019

[4].王妍.中国文学翻译作品走出去的困惑与出路[J].北极光.2019

[5].戴文静,焦鹏帅.翻译研究的国际化及中国文学外译路径探索——美国文学翻译家莱纳·舒尔特访谈[J].国外社会科学.2019

[6].杨瑞玲.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学海外翻译出版偏差与矫正[J].中国出版.2019

[7].张智中.中国文学英译怎么办?——《杨宪益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

[8].李由.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作品的英文翻译特点[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9].冷卉.生态翻译理论视域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新启示——以《红楼梦》两英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9

[10].花萌.中国文学在美国:翻译如何坚持“中国特质”?[N].文学报.2019

标签:;  ;  ;  ;  

中国文学翻译论文-陈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