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erebral circulation,PCI)性眩晕(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PCI性眩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PCI性眩晕提供依据和方法;力求建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阻络型优化治疗方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1从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间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脑病科住院病人中,选择确诊PCI性眩晕(痰瘀阻络型)并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联合口服西比灵胶囊,对照组给予单服西比灵胶囊,疗程为28天。2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中医证侯积分变化。3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上述数据输入与统计学处理,进行自身前后及组间对照。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变化、全血高切比粘度、低切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下降,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PCI性眩晕(痰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变指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2%)与对照组(8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针刺治疗联合口服西比灵胶囊对防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积极的临床效应,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2针刺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明显改善,说明痰瘀阻络是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常见病机,针刺相应的腧穴可以调节痰瘀阻络患者的临床表现。3针刺治疗可能通过降低全血高切比粘度、低切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等相关指标水平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颈动脉血流,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头针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9(12)
- [2].从气血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01)
- [3].枕部排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20(01)
- [4].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12)
- [5].中医辨证施护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01)
- [6].眩晕2号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20(02)
- [7].清头定眩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痰浊上蒙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 2019(05)
- [8].长春西汀联合倍他司汀治疗39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的疗效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07)
- [9].曾定伦教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辨治经验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 2020(04)
- [10].健脾升阳法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04)
- [11].延续护理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0)
- [12].建瓴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 2020(09)
- [13].《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J]. 新疆中医药 2020(02)
- [14].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4)
- [15].苓桂术甘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20(08)
- [16].中医药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6)
- [17].滋肾平眩汤治疗肾阴不足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及脑血流速度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 2020(16)
- [18].关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7)
- [19].针刺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6例[J]. 中医研究 2020(08)
- [20].丁苯酞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3例临床分析[J]. 名医 2020(06)
- [21].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9)
- [22].丹葛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21)
- [23].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45)
- [24].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观察[J]. 海峡药学 2020(06)
- [25].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24)
- [26].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11)
- [27].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 2019(05)
- [28].福州大学城地区后循环缺血易患因素分析[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07)
- [29].基层医院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46例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25)
- [30].活血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