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理论研究与震害经验表明,地震时地面运动和结构的反应均是复杂的多维运动。目前有关涉及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研究中,地震动主要是沿着结构的主轴单向输入和沿结构主轴双向输入,这显然是一种特殊情况。实际上,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地面运动可以沿建筑物的任意一个水平方向输入。因此,地震波以何种角度输入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最不利是有待澄清的问题。本文利用严格按照我国规范GB50010-2002和GB50011-2001设计的三个典型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在非线性动力分析平台OpenSees上对空间框架进行了多条地震动(单向)不同输入角度下罕遇地震作用的非线性反应分析。主要考察地震波不同输入角度对空间框架顶点位移、层间位移以及层间位移角分布的影响,且重点研究对空间框架塑性铰分布规律,包括杆端纤维应变、塑性铰的分布、塑性铰转动以及结构延性需求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从整体反应来看,九度(0.4g)区空间框架的顶点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地震波(从0度至180度)以15度的增量变化输入,沿结构主轴方向输入时最大,另一主轴方向接近于零,输入角度从0度至90度变化时,结构的纵轴方向依次成递减趋势,横轴方向依次成递增趋势,105度至180度输入时的规律与0度至90类似。8度(0.2g)区和七度(0.1g)区空间框架的顶点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规律与九度(0.4g)区类似。从局部反应来看,九度(0.4g)区空间框架的梁、柱塑性铰分布规律是,从0度至90度梁、柱铰在纵轴方向数量上逐渐减少、转动大小也在减小;在横轴方向数量上逐渐增加、转动大小也在增大。其中45度方向输入时,梁、柱端塑性铰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出铰数量、转动大小均较为均衡,且数量变化不大。从层累积转角和转角延性需求看, 0度和15度方向输入时框架梁的损伤明显大于框架柱,这表明是以梁铰为主的耗能机制。30度和45度方向输入时框架梁、柱的损伤基本相当,尤其是45度方向输入时框架梁、柱的损伤更为接近,形成了梁柱铰均衡地参与塑形耗能的状态。60度至90度方向输入时框架梁的损伤明显大于框架柱,也是以梁铰为主的耗能机制。90度至180度则与0度至90度规律类似。八度(0.2g)区空间框架的梁、柱塑性铰分布规律与九度(0.4g)区类似,层累积转角和转角延性需求,各框架柱的层累积转角显著大于框架梁,表明框架柱沿层的损伤要比框架梁严重的多。各框架柱的延性需求远大于框架梁。其中45度方向输入时完全以柱端塑形耗能的方式抗震,其耗能方式仍然较0度和90度方向输入时更为不利。七度(0.1g)区空间框架,0度、45度和90度方向输入时均以柱端出铰为主,且数量都很少,梁端基本没有出铰。各框架柱的层累积转角只有在个别楼层大于框架梁层累积转角,总体上框架柱和框架梁沿层的损伤均很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震波斜入射下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0(04)
- [2].光纤分布式地震波探测系统及其布设优化研究[J]. 山东科学 2017(05)
- [3].地震波模拟中多轴复频移近似完全匹配层的吸收效果及稳定性[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8)
- [4].基岩场地条件下长周期地震波频谱特性分析[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20)
- [5].日本3.11地震波频谱特征及其对结构响应的影响[J]. 铁道建筑 2013(11)
- [6].浅析动力时程分析中地震波的选取[J]. 四川建材 2012(03)
- [7].中美规范关于地震波的选择与框架-核心筒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J]. 建筑结构学报 2015(02)
- [8].地震波超前探测技术在煤矿掘进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3)
- [9].趣味地震学(23):地震波之魂——S波[J]. 地震科学进展 2020(11)
- [10].地震波信号降噪技术[J]. 船电技术 2012(02)
- [11].关于天然设计地震波的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 2011(01)
- [12].地震波技术在沥青路面性能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 公路工程 2011(01)
- [13].桥梁抗震设计中地震波的合理选取[J]. 交通科技 2011(04)
- [14].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地震波响应仿真[J]. 起重运输机械 2010(03)
- [15].地震波是如何传播的[J]. 国际地震动态 2009(06)
- [16].地震波预报方法在青海地区的应用[J]. 高原地震 2008(03)
- [17].光纤地震波检测技术发展状况及展望[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03)
- [18].重复反射理论在计算地表面地震波时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5)
- [19].舰船地震波获取方法[J].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12(04)
- [20].弹性时程分析时地震波选用的一种方法[J]. 河南科学 2010(08)
- [21].基于双参数匹配追踪算法的不同孔深爆炸地震波特性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6(18)
- [22].基于足尺加速加载试验的地震波模量变化规律[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4(04)
- [23].时程分析法地震波选取探析[J]. 四川建材 2015(05)
- [24].给地震波一个空间[J]. 中学生 2015(33)
- [25].地震波——给地球做“B超”[J].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9(02)
- [26].地震波入射角度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J]. 价值工程 2013(17)
- [27].以地震波作为激励信号校准拾振器灵敏度[J]. 振动与冲击 2013(13)
- [28].基于地震波介质载体动态传导规律的桥梁结构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23)
- [29].地震波输入方向对曲线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J]. 铁道建筑 2013(08)
- [30].跨孔地震波波场数值模拟[J]. 工程勘察 2013(12)
标签: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空间框架论文; 地震波不同输入角度论文; 非线性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