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中间收入阶层居民劳动收入差距的研究

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中间收入阶层居民劳动收入差距的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90年代初期开始发生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理论上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原本由城市劳动力垄断的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市场,能够使城市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要素均衡价格下降,农村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左移,要素均衡价格上升,从而降低城市劳动收入,提高农村劳动收入,起到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但是,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并没有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趋同,反而以城乡家庭人均收入之比衡量的城乡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最低点1.86持续上升到2010年的3.231。劳动力市场调节收入的机制在中国失灵了?本文认为利用理论解释经济现象时我们忽视了理论上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机制一个前提条件是:要素同质,即城乡劳动力同质。而事实上,我国城乡劳动力素质的巨大差异的确难以满足要素同质的假定,这可能导致我们错误的认为劳动力市场失灵了,它无法通过劳动力转移调节收入。因此,验证劳动力市场是否失灵必须保证劳动力要素同质的假定。劳动力要素同质可以视作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相同,通常人力资本与收入正相关,所以本丈剔除高低收入组,即剔除高人力资本和低人力资本人群,仅以中间收入阶层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尽量减弱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影响。本文最终在劳动力同质的条件下,证明了中间收入阶层居民的城乡家庭劳动收入在收敛,即说明劳动力市场调节收入的机制没有失灵。既然劳动力市场有效,为什么城乡家庭收入没有显示趋同,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有什么因素阻碍劳动力转移通过劳动力市场缩小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差距?本文接着探讨阻碍因素的作用,并主要分析了劳动力异质性、非劳动收入和物质资本投资变化的阻碍作用。非劳动收入差距可能会抵消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劳动收入差距的缩小效果,从而影响总收入的收敛效果;物质资本投资的变化通过改变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不同程度的减弱劳动力转移改变供给曲线带来的收敛效果。即使在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这两种因素仍然会发挥作用,所以本文的研究对政策制定者的参考意义在于:单靠完善劳动力市场,依靠劳动力市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不足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配套实施其它政策措施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假说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劳均收入
  • 1.4.2 家庭人均劳动收入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可能的不足
  • 1.7 论文结构安排
  • 2 背景及研究综述
  • 2.1 我国劳动力转移规模与特征
  • 2.2 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
  • 2.3 劳动力转移经典模型回顾
  • 2.3.1 刘易斯模型
  • 2.3.2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 2.3.3 托达罗模型
  • 2.4 国内解释悖论的文献综述
  • 3 数据来源及其描述
  • 3.1 数据来源
  • 3.2 样本描述
  • 3.2.1 样本数据处理
  • 3.2.2 中间收入阶层家庭样本的简单描述
  • 4 实证分析
  • 4.1 对劳动力市场是否失灵的实证分析
  • 4.2 探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 4.2.1 劳动力异质性的影响
  • 4.2.2 非劳动收入的阻碍
  • 4.2.3 劳动力需求变化的阻碍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与借鉴[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1)
    • [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探究[J]. 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3].正确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J]. 决策导刊 2008(04)
    • [4].福建永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解决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 2019(29)
    • [5].农村教育视角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02)
    • [6].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2)
    • [7].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研究[J]. 财富时代 2020(02)
    • [8].新疆和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5)
    • [9].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0].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规模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0(03)
    • [11].城市化进程中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高质量就业问题探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4)
    • [12].农村劳动力转移阻碍因素与启示[J]. 农家参谋 2020(13)
    • [13].利用政府配套政策推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新探索——评《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政府配套政策研究》[J]. 经济纵横 2020(07)
    • [1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户增收效应——基于区域异质性的视角[J]. 社会科学家 2020(04)
    • [15].从务工到创业——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升级[J]. 管理世界 2020(07)
    • [16].产业融合视角下促进沈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 2020(04)
    • [17].“十四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五大问题[J]. 经济学家 2020(10)
    • [18].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民持续增收互动共赢[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21)
    • [19].劳动力转移及其分化对农地投入结构的影响——以江西省两个县(市)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0].推动技术进步:中国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教育改革探析[J].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0(05)
    • [21].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影响及对策[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6)
    • [22].辽源市:“四个强化”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J]. 劳动保障世界 2018(34)
    • [23].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思考——基于乐山市的调研[J]. 中国就业 2019(08)
    • [24].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J]. 乡村科技 2019(31)
    • [25].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历史轨迹和新时代新方向[J]. 中国人事科学 2019(09)
    • [26].南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分析[J]. 人才资源开发 2019(21)
    • [27].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J]. 西部财会 2017(11)
    • [28].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23)
    • [29].穆村镇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24)
    • [3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7)

    标签:;  ;  ;  ;  

    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中间收入阶层居民劳动收入差距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