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签名体制论文-祝建华

群签名体制论文-祝建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群签名体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签名,群签名,门限群签名,前向安全

群签名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祝建华[1](2009)在《安全群签名体制研究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中,人们在通过网络进行活动时,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进行身份鉴别、数据完整性认证和抗否认的技术,这样数字签名、证书认证技术应运而生。为了满足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各种特殊的数字签名技术相继被提出,其中群签名、门限群签名的研究,在管理、军事、政治及经济等多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公共资源的管理,重要军事命令的签发,重要领导人的选举,电子商务,重要新闻的发布,金融合同的签署等事务中,群签名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对安全群签名体制的理论模型,安全性需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一个具有有效成员撤销功能的前向安全群签名方案进行了密码学分析,指出了该方案中存在的一些设计错误和缺陷。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前向安全的群签名方案,同时在改进方案中,提出了新的安全特性,使方案不仅具备前向安全性,同时也能防止群成员的超前签名行为。改进方案突破了传统前向安全群签名方案中设置固定时间段的限制,具有无限的时间段,不再需要在时间段使用完后重新设置系统参数与成员参数。改进方案能支持成员的有效撤销功能,使得被撤销的成员不能再代表群进行签名,同时在被撤销前的签名仍然保持有效,是一个安全性能完善的群签名方案。对基于椭圆曲线的双线性映射在群签名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双线性映射的安全性建立在GAP群上,而在GAP群上的DDH问题是容易求解的,这样导致在基于双线性映射的群签名方案设计中很难同时兼顾群签名的匿名性和可跟踪性。所以目前基于双线性映射的群签名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没有一个有代表性的基于双线性映射的群签名方案,而现有的一些基于双线性映射的群签名方案的设计缺陷较多,且安全性较差。在对现有的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具有多种安全策略的基于双线性映射的群签名方案,方案很好地满足了群签名的全部安全需求。在军队,政府等一些涉密机构中,如何安全地保存秘密显得尤为重要。有些情况下,秘密需要由多个人保存,每个人保存一个秘密份额,必要时由多个人合作恢复秘密,这样可以避免由一个人保存而容易发生秘密的丢失和被篡改。密钥共享技术的研究成果很好地解决了这样一类问题。同时秘密共享技术也是门限群签名的理论基础。对秘密共享技术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分析研究了基于门限的秘密共享技术,对门限秘密共享方案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了一种多重密钥共享认证方案,指出了该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一些设计错误和缺陷。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信的多重密钥共享认证方案,方案的每一个处理过程都有严格的验证,确保在秘密恢复过程中不会出现欺诈行为,恢复出的秘密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对门限群签名体制的理论模型以及安全需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一个抗合谋攻击的门限群签名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门限群签名方案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在分析的基础上,有效地将群签名与门限群签名技术融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能抵抗合谋攻击的门限群签名方案。对基于双线性映射的门限群签名方案设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一个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卡梅隆门限群签名和一个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前向安全的门限群签名,指出了这些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一些设计错误和缺陷。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门限签名合成者身份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提出了一个基于双线性映射的门限群签名方案,以及一个基于双线性映射的前向安全的门限群签名方案。其中前向安全的门限群签名方案摆脱了前向安全群签名方案中一定将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段的模式,无需时间段的概念,方案简洁,实用。两个方案都很好地满足了门限群签名的全部安全性要求。论文最后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的重点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游伟[2](2009)在《短群签名的批验证及分级群签名体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群签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它允许群中的任何一个成员代表群进行签名,且签名满足匿名性.当发生争议时,群管理员还可以通过打开算法来撤消匿名性.它实现了认证性和匿名性的统一,在信息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群签名的特殊构成和应用需求,如何缩短签名的长度和签名的验证时间、如何实现群成员的撤销以及如何减轻密钥管理的负担一直是群签名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许多机构现正着眼于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他们研究的焦点都集中在车辆安全通信网络,它对应用的密码元件有着特别的要求.第一、要求签名长度短;第二、能够快速验证大量不同来源的消息;第叁、隐私保护.本文的第一个工作是基于Furukawa和Imai的高效群签名体制提出了一个批验证算法,其中验证运算的主要部分只需要2个双线性对,而逐个验证η个签名将需要2η个双线性对.鉴于FI群签名体制的长度较短以及群签名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这样就实现了上面的全部要求.另外,基于FI群签名体制,本文还提出了一个高效的撤销算法.在基于身份的群签名体制中,当群中的用户数量很大时,私钥产生中心PKG,此处即群管理员的计算负担将会非常大.一方面,私钥生成的代价是很高的;另一方面, PKG需要验证用户的身份并且建立安全通道传输给用户私钥.于是,本文的第二个工作是首次将分级管理模式引入到群签名体制中.分级群签名体制的特点是:群管理员可以授权给下层的PKG进行私钥生成和身份认证,让它们来分担自己的计算压力.进一步,本文提出了两个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可证安全的分级群签名体制.(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9-04-15)

鲁荣波,杨兴萍,何大可[3](2008)在《对一种向前安全群签名体制的密码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陈少真等提出的一种有效取消的向前安全群签名方案进行了密码学分析,首先指出该群签名体制存在错误的模运算及冗余数据,效率不高。其次,指出该群签名体制是不安全的,群管理员可以伪造能够通过验证的群签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8年15期)

姜燕[4](2007)在《群签名的发展及群签名体制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数字签名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签名解决了如何远距离、快速用电子签名代替传统手写签名和印章的问题。群签名是其中一种特殊且特别重要的类型。群签名是由D.Chaum和E.van Heyst于1991年提出的。它允许群组成员匿名地代表群组实现签名,验证者可以验证签名的正确性,但无法确定签名是由群中哪个成员签署。当有争议时,可以由一个群管理员打开签名,确定签名者的身份。群签名能够为群成员提供良好的匿名性,必要时又可以由群管理员打开签名确定签名者身份,而且具备比较好的安全性,使得群签名在诸如电子投票系统、电子拍卖系统、电子银行系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群签名方案存在安全性与效率无法兼顾、群公钥或群签名与群成员个数线性相关、群成员的添加与撤销低效、无法实现前向安全等缺陷,使得群签名的应用还主要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因此设计安全、高效的群签名方案,以及对已有的群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是群签名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用到了RSA签名算法,Elgamal签名算法,知识签名等工具。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回顾了群签名研究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几个重要群签名的安全性。2.讨论了一个基于RSA群签名方案的安全性,指出并证明该方案会泄漏大整数n的分解,从而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得到群管中心的密钥以及其他成员的密钥从而使签名系统混乱。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而且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安全性和效率分析,新方案可以抵御共模攻击,具备群签名方案的匿名性,不关联性等所有基本性质外,真正具备前向安全特性。3.本文讨论了一个在CS97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动态群签名体制,该体制用CS97方案的群公钥群签名方案的知识签名的概念,群成员的加入与撤销效率较高,并且群签名的长度与签名和验证的计算量都不依赖于被删除成员的个数。但此方案存在一个危险的安全缺陷就是被撤销的成员在被撤销后仍然可以伪造被撤销前的签名而不被发现。4.概述了群签名在电子现金系统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7-04-26)

陈少真,李大兴[5](2006)在《有效取消的向前安全群签名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向前安全和有效取消是群签名体制应具有的重要性质,它可以减轻由于密钥暴露带来的损害,支持群成员的取消.文中对具有向前安全和有效取消性质的群签名的设计加以分析,并设计出一种具有上述性质的群签名体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孙兴芳[6](2006)在《群签名体制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群签名体制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群签名体制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接着针对群签名体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可用于构造群签名的一些普通的数字签名体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基于大整数分解问题给出一个群签名方案;同时还对授权群签名的基本概念和必须满足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且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给出一个安全的授权群签名方案;最后,对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支付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利用群签名技术设计出一个简单、高安全性的多银行电子现金系统方案。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构造群签名体制的一般方法,并且基于Guillou-Quisquater签名体制,给出一种新的群签名体制。此方案设计简单,群签名长度不会随着群成员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可以有效地废除群成员。2.借鉴授权群签名的思想,对SHI Rong-Hua方案进行改进,给出了一个安全的授权群签名方案。该方案除满足授权群签名基本的安全性质外,由于签名长度不会随着群成员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提高了签名的有效性。3.给出了一个设计简单、高安全性的多银行电子现金方案,克服了已有电子现金系统方案的缺陷。该方案除满足多银行电子现金方案的基本的安全性质外,实现过程也比利用群盲签名构造的电子现金协议简单。该方案还可以适当地添加消费消息,提高协议的安全性,如添加必要的商家信息,或者交易商品等,使用户开户银行可以对一些可疑的交易进行监督。(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6-05-01)

汪小芬[7](2006)在《群签名体制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群签名是数字签名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是由D.Chaum和E.van Heyst于1991年首次提出来的。它允许群成员代表群进行签名而不泄露群成员的任何信息。正是由于群签名方案中对群成员的匿名性,使之在电子选举、电子投标和离线电子货币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群签名的安全性问题、动态群签名方案的构造以及群成员的删除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⒈对ACJT方案提出一种不需要伪造群成员资格证书的伪造攻击方法,即攻击者不需要伪造群成员资格证书,就可以直接成功伪造有效的群签名。进而针对所提出的伪造攻击,对该方案进行改进,改进方案中利用两个知识签名验证群成员资格证书和群成员私钥,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抵抗伪造攻击。⒉利用ElGamal加密和知识签名技术提出一种高效而且安全的动态群签名方案。该方案允许群管理员灵活得增加和删除群成员,并且群签名的长度以及签名、验证、打开算法的计算量独立于群成员数、已删除的群成员数。所以此方案更为高效,其安全性是基于RSA假设、ElGamal加密和知识签名的安全性。⒊用互素的知识签名构造了一个动态群签名方案,在这个方案中群管理员只需要在撤消群成员时利用简单的乘法运算更新群公钥,签名时合法的群成员只需要在签名过程中用互素知识签名证明自己是未被撤消的群成员。该方案中的签名和验证算法都独立于群成员数和被撤消的群成员数,因此非常高效。方案基于RSA假设和DDH(Decisional Deffie-Hellman)假设,是安全的。(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6-01-01)

谢琪,于秀源[8](2005)在《有指定秘书的(t,n)门限群签名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类只有指定的秘书才能发布有效群签名的可追查签名者身份的(t,n)门限群签名体制.该体制的优点是:(1)验证的简单性;(2)系统更新时无须更改每个成员的子密钥;(3)成员的增加或删除不影响群中其他的成员;(4)群中成员的子密钥可以无限制的使用;(5)t个成员合谋无法假冒其他成员生成有效的群签名.(本文来源于《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中文版)》期刊2005年02期)

谢琪,于秀源[9](2005)在《基于分组秘密共享的(t,n)门限群签名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的门限群签名体制无法抵抗合谋攻击的原因,是群中任意 t或更多个成员共享的秘密就是群密钥,所以群中任何一组成员合谋可以恢复群密钥,从而可以假冒其他小组生成有效的群签名,所以设计性能良好的门限签名被认为是open问题.该文给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t,n)门限群签名的秘密共享方案称为分组秘密共享方案,群中任意 t个成员共享一个秘密,而群秘密是所有组共享秘密的和.基于分组秘密共享方案设计了一类安全的可追查签名者身份的(t,n)门限群签名体制,部分成员合谋无法获得任何系统秘密参数,从而可以抵抗合谋攻击.(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陈少真,李大兴[10](2003)在《基于DSA的有效群签名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Chaum等在文献[1]中提出群签名的概念。它允许群成员之一代表这个群体对消息进行匿名的签名。如果以后出现争议,设定的群管理员可以打开签名并确定签名者身份。该文基于DSA体制建立了新的有效的群签名体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3年05期)

群签名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群签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它允许群中的任何一个成员代表群进行签名,且签名满足匿名性.当发生争议时,群管理员还可以通过打开算法来撤消匿名性.它实现了认证性和匿名性的统一,在信息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群签名的特殊构成和应用需求,如何缩短签名的长度和签名的验证时间、如何实现群成员的撤销以及如何减轻密钥管理的负担一直是群签名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许多机构现正着眼于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他们研究的焦点都集中在车辆安全通信网络,它对应用的密码元件有着特别的要求.第一、要求签名长度短;第二、能够快速验证大量不同来源的消息;第叁、隐私保护.本文的第一个工作是基于Furukawa和Imai的高效群签名体制提出了一个批验证算法,其中验证运算的主要部分只需要2个双线性对,而逐个验证η个签名将需要2η个双线性对.鉴于FI群签名体制的长度较短以及群签名本身所具有的匿名性,这样就实现了上面的全部要求.另外,基于FI群签名体制,本文还提出了一个高效的撤销算法.在基于身份的群签名体制中,当群中的用户数量很大时,私钥产生中心PKG,此处即群管理员的计算负担将会非常大.一方面,私钥生成的代价是很高的;另一方面, PKG需要验证用户的身份并且建立安全通道传输给用户私钥.于是,本文的第二个工作是首次将分级管理模式引入到群签名体制中.分级群签名体制的特点是:群管理员可以授权给下层的PKG进行私钥生成和身份认证,让它们来分担自己的计算压力.进一步,本文提出了两个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可证安全的分级群签名体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群签名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1].祝建华.安全群签名体制研究及安全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

[2].游伟.短群签名的批验证及分级群签名体制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

[3].鲁荣波,杨兴萍,何大可.对一种向前安全群签名体制的密码学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

[4].姜燕.群签名的发展及群签名体制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7

[5].陈少真,李大兴.有效取消的向前安全群签名体制[J].计算机学报.2006

[6].孙兴芳.群签名体制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

[7].汪小芬.群签名体制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8].谢琪,于秀源.有指定秘书的(t,n)门限群签名体制[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中文版).2005

[9].谢琪,于秀源.基于分组秘密共享的(t,n)门限群签名体制[J].计算机学报.2005

[10].陈少真,李大兴.基于DSA的有效群签名体制[J].计算机工程.2003

标签:;  ;  ;  ;  

群签名体制论文-祝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