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贝尔面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醋酸泼尼松片,贝尔面瘫,面肌功能
贝尔面瘫论文文献综述
梁朝霞,杨亦炳,黄天乐,王俊辉[1](2019)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泼尼松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泼尼松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贝尔面瘫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晨起顿服醋酸泼尼松片,起始剂量1 mg/(kg·d),最大剂量≤60 mg/d,连用5 d,再于5 d内逐步减量至停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内注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加入2 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电图参数、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4%和9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Ⅰ级和Ⅱ级例数明显增加(P<0.05),Ⅳ级和Ⅴ级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Ⅰ级和Ⅱ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Ⅲ级和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口轮匝肌运动传导M波潜伏期均显着缩短(P<0.05),M波波幅显着增加(P<0.05),且治疗组M波潜伏期和M波波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ET均显着下降(P<0.05),NO浓度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浆ET、NO浓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DI中躯体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显着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F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泼尼松治疗贝尔面瘫可有效恢复患者面肌功能,改善面神经传导功能,提高生命质量。(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0期)
洪流,金雪萍[2](2019)在《盲校派小儿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婴儿贝尔面瘫的思路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盲校派小儿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婴儿贝尔面瘫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阐释盲校派小儿推拿理论和操作方法,为治疗婴儿贝尔面瘫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19期)
李春泉,宋金平[3](2019)在《探讨贝尔面瘫急性期患者应用电针治疗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贝尔面瘫急性期患者应用电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收治贝尔面瘫急性期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电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贝尔面瘫急性期患者,赋予电针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2期)
毛慧芳,黄伟,丁德光,肖贝[4](2019)在《不同时间针灸介入治疗贝尔面瘫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时期针灸联合西药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面瘫专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武汉及其周边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02月至2018年02月共收集128例贝尔面瘫患者,其中符合入组病例90例,采用临床随机对照(RCT)的研究设计方案,将患者分为急性期针灸治疗组、急性期针灸配合西药治疗组、恢复期(发病14天)后针灸配合西药治疗组,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与B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且平均治愈时间明显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A组与B组中仅有2例见面肌痉挛与联带运动等不良反应,而C组中有4人遗留有明显后遗症。结论:急性期针灸联合激素及维生素治疗贝尔面瘫临床疗效显着,早期干预能能缩短治愈时间,有效改善预后,安全性好,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鄢毅,曹新添,张学学,曹译文,朱梦叶[5](2019)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Bell pals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贝尔面瘫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组(S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组(T组),在治疗第1、2、3、4周采用House-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估疗效,记录T组病人颜面部红外热成像变化和治疗中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评价治疗3月后两组优秀率、总良好率。结果:T组在治疗第1、2、3、4周H-B分级明显优于S组(P <0.05)。T组所有阻滞病人红外热成像示阻滞侧颜面皮温较对侧明显升高,T组出现2例喉返神经阻滞。3个月后随访,T组优秀率、总良好率为73.33%、93.33%,明显优于S组优秀率、总良好率46.67%、73.33%(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是一种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庞金榜,刘阳,郑媛媛,王寅[6](2019)在《王寅教授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撷要》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王寅教授对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独到经验,其主张针前先闪罐以活血通络、祛风扶正,根据贝尔面瘫各期病症特点的不同进行分期治疗,基于贝尔面瘫的病位特点提倡早期针刺治疗,并注重针刺手法宜轻巧,最后强调功能锻炼。王师如此系统的疗法,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18期)
曹莲瑛,袁燕洁,虞莉青,陈晞,顾婷[7](2019)在《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重度贝尔面瘫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与单纯电针治疗重度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其对疗程的影响。方法:将≥21天仍未好转的120例重度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口服甲钴胺、呋喃硫胺片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电针治疗后进行早、晚各1次的表情肌训练。1周治疗3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每个疗程结束后面神经功能(HBGS)评价分级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痊愈患者疗程差异,病程6个月时比较肌电图运动单位束颤波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GS分级评价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均P <0. 01);与对照组比较,第1疗程结束时,HBG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第2、3、4疗程结束时,HBG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 <0. 05); 4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愈显率72. 88%(43/59),对照组48. 33%(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4个疗程后及病程6个月,这两个阶段痊愈患者疗程比较,观察组治疗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 <0. 05);病程6月时肌电图运动单位束颤波的发生率,观察组3. 39%(2/59),对照组15%(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单纯电针相比,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是治疗重度贝尔面瘫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愈显率,缩短治疗病程,且减少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刘芊[8](2019)在《贝尔面瘫患者外周血Th17/Treg平衡及相关因子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贝尔面瘫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急性周围性面部麻痹,可能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或局部缺血引发,目前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然而,贝尔面瘫的某些临床变化无法完全依靠病毒感染来解释,在临床上抗病毒治疗也并不总是有效的,这意味着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参与其中。此外,之前的研究表明,免疫调节受损与贝尔面瘫的发病机制相关。辅助T细胞17(Th1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7细胞已被证实参与介导组织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而调节性T细胞(Treg)则对维持自身耐受和体内稳态平衡至关重要。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评估Th17和Treg细胞在病人外周血中的比例变化,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分泌和转录因子表达,来进一步探讨贝尔面瘫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分别抽取来自20名贝尔面瘫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的新鲜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首先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然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了患者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最后,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PCR)定量与Th17和Treg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利用以上数据同时结合患者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贝尔面瘫患者外周血中Th17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1)。白介素-17(IL-17)在患者血浆中也显示出相同的升高趋势(p<0.001)。且在外周血PBMCs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以及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001)。相反地,与健康对照相比,贝尔面瘫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比例和叉头盒P3(FoxP3)mRNA的表达减少(p=0.0008;p=0.0012)。此外,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对照组也明显升高(p<0.0001;p=0.0002)。与此同时,Th17比例,NLR和体重指数(BMI)与疾病进展也有着显着相关性(p<0.05)。且综合Th17比例和NLR结果对疾病的预后有良好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在截断值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和83.3%(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贝尔面瘫患者体内的炎性免疫调节受损,这可能是由患者体内异常的T细胞稳态所介导,暗示了潜在的自身免疫反应。在这种情况下,Th17细胞的上调和Treg细胞的抑制性调节作用减弱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结果有助于更新我们对贝尔面瘫发病机制的认识,并在未来提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09)
赵振强,李建有,陈乐乐[9](2019)在《针刺、西药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针刺、西药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贝尔面瘫患者270例,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35例,对照组经针刺、西药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联用面部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分析组间治疗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96%(112/135)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1.85%(97/135)(P<0.05)。结论:针刺、西药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吴珍铠,朱雪飞,陈玉玲[10](2019)在《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中重度贝尔面瘫6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中重度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中重度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和对照组(针刺治疗),治疗组74例,脱落6例;对照组74例,脱落4例。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后,采用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和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Sunnybrook评分和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中重度贝尔面瘫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贝尔面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探讨盲校派小儿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婴儿贝尔面瘫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阐释盲校派小儿推拿理论和操作方法,为治疗婴儿贝尔面瘫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贝尔面瘫论文参考文献
[1].梁朝霞,杨亦炳,黄天乐,王俊辉.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泼尼松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2].洪流,金雪萍.盲校派小儿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婴儿贝尔面瘫的思路和方法[J].中国民间疗法.2019
[3].李春泉,宋金平.探讨贝尔面瘫急性期患者应用电针治疗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毛慧芳,黄伟,丁德光,肖贝.不同时间针灸介入治疗贝尔面瘫临床观察[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5].鄢毅,曹新添,张学学,曹译文,朱梦叶.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
[6].庞金榜,刘阳,郑媛媛,王寅.王寅教授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撷要[J].中国现代医生.2019
[7].曹莲瑛,袁燕洁,虞莉青,陈晞,顾婷.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重度贝尔面瘫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
[8].刘芊.贝尔面瘫患者外周血Th17/Treg平衡及相关因子的变化分析[D].山东大学.2019
[9].赵振强,李建有,陈乐乐.针刺、西药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9
[10].吴珍铠,朱雪飞,陈玉玲.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中重度贝尔面瘫68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
标签: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醋酸泼尼松片; 贝尔面瘫; 面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