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SUNDA盆地海上油田CR油田为例,针对油田特高含水期压力下降、含水上升、产量锐减、加密井成功率低等主要问题,以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挖潜增产策略为目的,以静态和动态资料综合一体化研究为手段,提出了一套陆相砂岩储层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综合一体化储层表征与剩余油分布评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CR油田为断层复杂化的岩性-构造油藏,主力油层TAF组为河流-三角洲相储集砂体。针对其构造复杂和储层不连续的特点,制定了从微构造解释和储层精细描述入手,将油藏的静态特征与生产动态相结合,并通过三维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实现静态和动态认识的相互验证,最终得出剩余油分布认识,总结出CR油田剩余油分布地质规律的研究路线。根据研究区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建立了以微构造为目标的精细构造格架。解释并优选了9个构造比较落实、储层发育情况较好、有效闭合面积相对较大、且具有一定储量规模的正向微构造。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和储层精细描述。划分出辫状河、曲流河和三角洲三大类沉积相和14种沉积微相类型,其中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心滩是主要的储集砂体沉积微相类型。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将TAF组地层由下至上划分成4个三级层序,分析了TAF组垂向沉积演化过程。S1和S2时期主要为辫状河沉积;S3早期以曲流河沉积为主;S3晚期直至S4时期,三角洲沉积普遍发育。针对研究区储层砂体厚度薄、泥岩夹层不发育的特点,采用地震“小时窗频谱分析”技术,从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分离符合沉积模式的砂体展布图像,为井间储集砂体预测提供依据,进而有效地预测了CR油田储集砂体的空间展布。基于微构造研究、沉积微相分析和储层预测,建立了TAF组地质模型,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和开发动态研究认识,进行了剩余油分布及潜力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增产措施,并在生产中得到了验证。通过论文研究,提出了控制CR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微构造和沉积微相带来的储层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具有三点规律:油田构造背景上的微构造高点,小断层两侧和小规模孤立砂体。指出了特高含水期阶段油田挖潜方向总结为:“占高点、靠断层、小砂体”。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特高含水期论文; 剩余油论文; 微构造论文; 河流三角洲相论文; 综合一体化储层表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