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 ——基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实证研究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 ——基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1996年以来,我国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在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这一货币政策框架在我国一直存在广泛的争议,何种层次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也没有取得一致性意见,因此,深入探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对此进行实证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考察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战后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在此基础上从金融体系结构、利率市场化进程和中央银行独立性三个角度分析评估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本文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和金融环境下,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仍然具有优势。本文随后基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角度对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进行了实证考察。本文研究发现,我国货币需求相对稳定,利率弹性较低,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进行预测,从货币需求的角度来看,货币供应量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且,狭义货币M1与物价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从货币需求角度来看,狭义货币M1作为中介目标具有一定优势。从货币供给来看,虽然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对基础货币投放形成制约,但是中央银行仍然可以控制基础货币的增长。本文在调整后的基础货币的基础上重新评价我国货币乘数的波动,发现剔除政策变动的货币乘数的波动大幅降低,货币乘数因素占我国货币供应量波动的比重不大,基础货币占据更为重要的作用。从短期来看,基础货币和M1的波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M2和基础货币的关系较弱,但如果充分考虑滞后影响,M2可控性则高于M1。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在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下比较了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认为如果综合考虑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要求,M2更加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人民银行货币控制的重点应该是M2的变动。本文还基于泰勒规则框架对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考察,发现1996年我国宣布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后,市场利率的弹性明显增强,名义利率的变动幅度大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幅度,降低了经济整体的波动性,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中引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制度设计的效果是显著的。此外,实证研究表明,人民银行公开宣布的货币增长目标对其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实质性影响,并且,人民银行在实际货币操作中相对而言更关注M2的增长目标。本文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金融体系要求,有必要继续保持,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加强对中央银行监督、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适当提高法定准备金、取消超额准备金利率,以改善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基础环境,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三、本文的框架结构和主要结论
  • 四、本文的创新
  • 第一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一般分析
  •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涵
  • 第二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国际考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货币政策运行环境与中介目标选择
  •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中介目标选择
  •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进程与中介目标选择
  •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中介目标的选择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货币需求视角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我国货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选择
  • 第三节 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和稳定性检验
  • 第四节 货币流动速度下降之谜
  • 第五节 货币与产出和物价关系的进一步探讨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货币供给视角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我国货币供给变动特征
  • 第三节 基础货币供给机制实证考察
  • 第四节 从基础货币到货币总量的控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基于相关性和可控性的综合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比较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实践
  • 第一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效果检验
  • 第二节 中介变量和中介目标的争论及有关实证检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评价和建议
  •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框架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关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货币需求错配视角的企业高融资成本分析[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4(17)
    • [2].基于协整理论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8(33)
    • [3].不同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差异研究——中国货币需求不稳定的一个新解释[J]. 经济科学 2009(04)
    • [4].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替代影响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机理解析[J]. 浙江社会科学 2020(05)
    • [5].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及预期通货膨胀对货币需求的影响[J]. 金融发展研究 2013(10)
    • [6].货币政策调控对货币需求结构的影响——基于可贷资金的视角[J]. 金融发展研究 2020(10)
    • [7].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的关系[J]. 经济问题 2010(08)
    • [8].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的关系及政策建议[J]. 经济学动态 2010(08)
    • [9].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结构的非线性影响——基于平滑门限模型的研究[J]. 金融纵横 2010(11)
    • [10].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对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影响[J]. 当代金融家 2020(06)
    • [11].基于“事前”货币需求视角的流动性过剩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 2011(06)
    • [12].国际环境变动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及启示[J]. 西南金融 2010(07)
    • [13].国际环境变动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及启示[J]. 金融与经济 2010(07)
    • [14].引入证券化影响的我国货币需求稳定性检验[J]. 经济经纬 2010(06)
    • [15].电子支付下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的理论探究[J]. 财富时代 2020(07)
    • [16].网络购物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24)
    • [17].“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货币需求视角的解释[J]. 经济学家 2015(08)
    • [18].利率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J]. 中国国情国力 2010(06)
    • [19].收入不确定、股票市场与中国居民货币需求[J]. 世界经济 2009(01)
    • [20].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J]. 财经科学 2008(03)
    • [21].产出结构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世界经济 2018(09)
    • [22].我国股票市值与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J]. 金融经济 2009(16)
    • [23].影响货币需求四大因素的实证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19)
    • [24].金融创新如何影响了中国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效应——来自金融理财产品的证据[J]. 财贸经济 2020(01)
    • [25].通胀预期不是通胀[J]. 金融博览 2010(04)
    • [26].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实证分析[J]. 经济论坛 2008(11)
    • [27].基于优化视角的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研究[J]. 价格月刊 2010(06)
    • [28].企业信贷配置差异的货币成因——基于异质性行业货币需求视角的微观企业研究[J].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9(02)
    • [29].人口结构对货币需求的异质性影响——以老龄化和城镇化为例[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8(05)
    • [30].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J]. 大众投资指南 2019(01)

    标签:;  ;  ;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 ——基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