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蚜虫疠霉和根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培养物的产孢、侵染与贮存生物学特性

新蚜虫疠霉和根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培养物的产孢、侵染与贮存生物学特性

论文摘要

虫疠霉属(Pandora)和虫瘟霉属(Zoophthora)属于虫霉目(Entomophthorales)的重要成员,也是重要的害虫生防真菌资源。其中,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是全世界分布的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常引发多种蚜虫的流行病,在蚜虫自然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能侵染同翅目和鳞翅目等多个类群害虫,是昆虫专化性病原真菌。虫疠霉和虫瘟霉一般对营养条件要求苛刻,其侵染体的人工繁殖相当困难,以致相关研究长期进展缓慢。针对虫霉侵染体繁殖这一普遍性的技术难题,在虫霉固体培养的探索中,用黍米、粟米等谷物作为营养基质成功地获得了新蚜虫疠霉和根虫瘟霉的人工侵染体,由此建立了简便易行的虫霉侵染体繁殖技术体系,评价了黍米培养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侵染性和毒力,并发现了影响黍米培养物贮存的关键影响因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分述如下: 新蚜虫疠霉的固体培养 采用黍米Panicum miliaceum(俗称黄米)和粟米Setaria italica(俗称小米)作为营养基质,对专性侵染蚜虫、营养要求苛刻的新蚜虫疠霉F98028菌株进行了侵染体繁殖试验。将半个生长旺盛的平板菌落挑碎,与3ml萨氏营养液混合后接入15g经高温湿热灭菌而适度熟化、含水量适宜的黍米或粟米中,在20℃和12L:12D条件下直接静止培养。所获3~21天黍米培养物和6~21天粟米培养物的产孢潜能和有效产孢时间因培养天数不同而异。采用自行设计的采孢装置,定量测定20粒黍米或粟米培养物的产孢量。结果表明,培养6-15天的新蚜虫疠霉黍米培养物产孢最好,能持续产孢6天,产孢量达16.8-23.4×104个孢子/粒。相对于新鲜蚜尸的8.4×104个孢子/头,单粒黍米产孢量高出1~1.8倍,有效产孢时间倍增。培养12天的粟米培养物最佳,产孢量为5.6×104个孢子/粒,明显低于黍米培养物。综合考虑米粒大小和产孢量,新蚜虫疠霉黍米米培养物的产孢能力优于粟米培养物,其单粒产孢的潜能和持续产孢时间均远优于单头病死蚜尸。 新蚜虫疠霉黍米培养物的侵染性及毒力 用新蚜虫疠霉黍米培养物和培养液菌丝平板作为侵染源分别对桃蚜进行了9个序列剂量的“孢子浴”接种处理和时间—剂量一死亡率数据的模型模拟分析。接种后第4~7天,黍米培养物的LC50分别为124.8、21.4、7.3和4.9个孢子/mm2,而培养液菌丝的LC50分别为175.0、22.1、10.6和7.7个孢子/mm2;LT50的最大值为6.9天时,对应的黍米培养物和液培菌丝所需的孢子剂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1 虫霉侵染体的繁殖和应用现状
  • 1.1 虫霉的侵染循环
  • 1.2 虫霉宿存
  • 1.2.1 宿存方式
  • 1.2.2 环境因子对虫霉宿存的影响
  • 1.3 虫霉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3.1 引种定殖
  • 1.3.2 流行病助增
  • 1.3.3 田间放菌流行
  • 1.4 虫霉侵染体的人工繁殖
  • 1.4.1 休眠孢子的繁殖
  • 1.4.2 菌丝体的繁殖
  • 1.5 本研究内容与目标
  • 2 专性蚜虫病原真菌新蚜虫疠霉的固体培养新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来源及接种体培养
  • 2.1.2 固体培养
  • 2.1.3 产孢潜能及时序测定
  • 2.1.4 染病蚜尸准备
  • 2.1.5 不同黍米培养批次的产孢稳定性
  • 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培养物表观性状
  • 2.2.2 产孢潜能
  • 2.2.3 产孢时序
  • 2.2.4 不同黍米培养批次的产孢量
  • 2.3 讨论
  • 3 新蚜虫疠霉黍米模拟虫尸对桃蚜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拟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来源及接种体准备
  • 3.1.2 供试虫源
  • 3.1.3 孢子浴接种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4 新蚜虫疠霉黍米培养物的贮存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种与黍米培养
  • 4.1.2 贮存方法
  • 4.1.3 含水量与产孢量测定
  • 4.1.4 对桃蚜的生物测定
  •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w和Cs的观察结果'>4.2.1 Gw和Cs的观察结果
  • 4.2.2 贮存对黍米培养物产孢潜能的影响
  • 4.2.3 贮存对黍米培养物侵染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5 根虫瘟霉黍米培养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菌种来源及接种体培养
  • 5.1.2 固体培养
  • 5.1.3 产孢潜能及时序测定
  • 5.1.4 对小菜蛾的生物测定
  • 5.1.5 黍米培养物的贮存
  • 5.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培养物表观性状
  • 5.2.2 产孢潜能与时序测定
  • 5.2.3 对小菜蛾的毒力比较
  • 5.2.4 贮存对黍米培养物产孢潜能的影响
  • 5.3 讨论
  • 6 总讨论
  • 6.1 新蚜虫疠霉和根虫瘟霉的固体培养
  • 6.2 黍米培养物的侵染性与毒力
  • 6.3 黍米培养物的贮存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蚜霉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利用进展[J]. 农业科学研究 2009(01)
    • [2].纸质文物虫霉综合防治技术的探讨[J]. 文化产业 2018(14)
    • [3].三种虫霉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对麦蚜的防效研究[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新蚜虫疠霉和根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培养物的产孢、侵染与贮存生物学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