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我国典型的有色金属基地和独特的民族地区,西藏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关系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及地缘政治的协调稳定,关系着我国在南亚乃至整个世界的位置;从经济角度看,作为有色金属、地热、太阳能、传统能源以及白色盐业基地,西藏自治区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促进西藏自治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切实提高区域农牧民收入,中央连续推行以援助型项目为核心的扶持战略,建成了江达县玉龙铜矿、曲松铬矿、马悠木金矿以及甲玛铜多金属矿等矿产资源开采基地,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开采为主导产业的矿业经济,在西藏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矿业基地的建成与投产成为自治区未来经济增长的亮点。随着中央扶持及资源开采力度的加大,区外非藏族劳动力由于工资的吸引而不断进入西藏,在部分城市,外来劳动者几乎成为了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外来高素质、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为区域经济腾飞贡献了巨大力量,但另一方面由于外来劳动力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及文化素质,在与本地劳动者竞争岗位时具有很大的优势,使本已狭窄的就业空间大部分为外来非藏族劳动力填满,国际上甚至出现了资源掠夺论。鉴于此,本研究以甲玛铜多金属矿区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资源型地区劳动力市场特征及分异,重点分析本地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劳动力素质及就业意愿;其次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非藏族移民数量、居住特征、社会网络以及促使区外非藏族劳动力转移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系统建模评估资源型地区外来非藏族劳动力就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评估政府援助型发展战略对本地劳动力的吸纳度,基于研究区资源禀赋优势,探讨民族地区推行就业创造战略对经济增长绩效、收入分配及经济波动性等方面的改善,提出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区域发展战略。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分析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等;第二章为理论基础,探讨资源型地区发展的主要理论,包括资源诅咒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产业结构演化理论等;第三章概述西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区域人口、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等,探讨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西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甲玛铜多金属区劳动力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以甲玛矿区为案例,探讨资源型地区开采中外来劳动力的进入以及就业,同时分析本地劳动力的机械增长及就业途径,研究发现,随着资源型地区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大,外来非藏族劳动力转移明显,同时区域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都在提升,但与外来劳动力相比,本地劳动力由于技术水平及文化素质的影响,难以获得较好的就业途径,现有的发展模式提供的就业岗位本地劳动力难以胜任,资源开采力度的加大加剧了区域自然灾害的风险,而区域居民收入的提高与个人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矛盾,资源富集区中央援助型发展战略容易导致“资源诅咒”;第五章为通过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区域发展模式选择,在第四章分析的基础上,从劳动力就业弹性、产业发展结构偏离度指数等指标出发,探讨中央援助型发展战略在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局限性以及现有资源开采战略的风险,提出以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推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立足区域文化、社会资源,在增加劳动力就业基础上提高农牧民收入;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由于独特的人口政策及生育文化,甲玛铜多金属区人口增长速率快,劳动力机械增长明显;随着以大型国有企业——中金黄金集团在这一区域资源开采力度的加大,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明显,甲玛铜多金属矿区及其周边地区正处于“人口红利期”。(2)中央援助型发展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较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但由于对劳动力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现行发展战略对本地劳动力吸纳度有限,背离本地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市场。(3)基于区域资源禀赋及劳动力市场特征,在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实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推行就业创造战略,能有改善经济增长绩效、缓解收入分配矛盾、降低经济波动性。(4)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建设能有效集聚农村分散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分工与劳动力就业,政府实施创新型金融制度,协助区域农牧民微小企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劳动力就业。(5)西藏资源型地区资源开采过程中必须兼顾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多重效益,尤其注重地质灾害的建成与治理,注重生态保护与重建,设立矿区保育、地质灾害防控、尾矿重建等专项,既提高了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又能有效改善矿区环境,建成宜居、持续的多层次、全方位工矿业发展区。研究成果有望在“资源型地区制度安排、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方面有所突破,对提高资源型地区自生能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驳斥“外来汉族劳动力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