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会计实践的分析

谨慎性原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会计实践的分析

论文摘要

谨慎性(Prudence)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入但又颇具争议的会计基本原则,它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整个会计系统中,四处都留有痕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会计盈余的反映更趋稳健,从而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需要会计人员大量的职业判断,也不可避免地沦为一些企业平滑利润,粉饰报表的工具。因而,自谨慎性原则产生之始,就充满了争议。故此,对谨慎性原则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有其充分和必然的理论需求。在1997年至2001年期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并于2006年构建起一套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这一中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对会计信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任何一次大的制度变革总有其深藏的诱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谨慎性原则进行研究更具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谨慎性原则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历次变迁的诱致性因素和强制性因素。并且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和资产减值计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总体情况。同时,选择深能源(000027) 2002至2005年的固定资产折旧及ST江纸(600053)资产减值计提进行个案分析,指出了目前谨慎性原则在我国实务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对谨慎性原则的基本概念范畴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总结了谨慎性原则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对其定义。然后从谨慎性原则产生的动因、与之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在会计系统中的矛盾与冲突对其进行了分析,对谨慎性原则的理论体系加以了完善。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及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总结了谨慎性原则未来发展的方向。关于研究方法的选择,本文主要采用制度经济学范式下的历史制度分析方法和会计规范研究方法,并结合典型案例的研究,力争做到理论实践并行。要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就在于融合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和会计学等多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深入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及本质,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及系统梳理,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的现实状况,探寻其存在问题的根源,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提供借鉴。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
  • 2. 谨慎性原则的会计理论分析
  • 2.1 谨慎性原则的基本概念范畴
  • 2.2 谨慎性原则的动因分析
  • 2.3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系统中的矛盾与冲突
  • 3. 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3.1 谨慎性原则是均衡会计信息产权主体利益的体现:基于产权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 3.2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契约各方冲突的协调机制:基于契约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 3.3 谨慎性原则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基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 4.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
  • 4.1 谨慎性原则的缺位(1992 年以前)
  • 4.2 谨慎性原则的初步应用(1992-1997)
  • 4.3 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深入发展(1998-2000)
  • 4.4 谨慎性原则的全面应用(2001-2005)
  • 4.5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步入成熟期(2006 以后)
  • 5.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用效果―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和案例的分析
  • 5.1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分析
  • 5.2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分析
  • 6.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趋势与前景展望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谨慎性原则未来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谨慎性原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会计实践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