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侵蚀山地生态重建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花岗岩侵蚀山地生态重建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论文题目: 花岗岩侵蚀山地生态重建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自然地理学

作者: 陈志彪

导师: 朱鹤健

关键词: 花岗岩区,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效应

文献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花岗岩侵蚀山地生态重建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人类对环境的压力,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生态的恢复与重建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而日益受到政府、社会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亚热带分布广泛的花岗岩侵蚀山地的生态重建问题以及重建后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展开研究,目的是为了寻求合适的生态重建途径。生态恢复与重建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惟有二者紧密结合,方能有效。研究工作正是以此为立足点,以大量的第一手的监测资料、调查资料、具体的实践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和理论上的提高。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包括:(1)系统分析和总结了花岗岩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退化的特征和过程,指出花岗岩生态系统存在若干退化过程阶段,不同的阶段应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2)生态重建途径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3)应用“3S”技术,可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生态重建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4)进行各种恢复与重建措施后的土壤、植物群落、小气候等生态环境的研究,认为生态恢复与重建后的生态环境效应是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重建效果的基础。

论文目录:

导言

1 背景和意义

2 研究内容

2.1 花岗岩山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形成基础

2.2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2.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2.4 “3S”技术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应用

2.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后的生态环境效应

3 特色和创新点

第一章 花岗岩山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形成基础

1 概述

2 花岗岩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

2.1 花岗岩的特征

2.1.1 花岗岩风化壳垂直剖面结构

2.1.2 风化壳粒度和土体微结构

2.1.3 风化壳内部软弱结构面

2.1.4 花岗岩的成岩矿物的热力学特性

2.1.5 富含稀土元素

2.1.6 花岗岩所形成的地貌特征

2.2 生态环境特征

2.2.1 气候特征

2.2.2 植被特征

2.2.3 人文特征

3 花岗岩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3.1 生态系统退化的概述

3.1.1 生态系统退化的概念

3.1.2 生态系统退化的类型

3.2 花岗岩山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特点

3.2.1 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3.2.1.1 植被群落特征的变化

3.2.1.2 系统物质循环的变化

3.2.1.3 系统能量流动的变化

3.2.1.4 系统的生产力下降

3.2.2 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的变化

3.2.3 系统景观特征的变化

3.2.4 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

3.3 花岗岩山地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驱动因子

3.3.1 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类型

3.3.2 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阶段

3.3.3 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成因

3.3.3.1 生态系统退化的自然干扰

3.3.3.2 生态系统退化的人为干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途径

1 生态恢复与重建概述

1.1 基本概念

1.2 研究进展

1.3 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标

1.4 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依据

1.5 主要途径

2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社会经济问题

2.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辩证关系

2.1.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生态的恢复与重建的正效应

2.1.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负效应

2.2 投资主体与生态恢复与重建

2.2.1 投资主体的历史演变

2.2.2 投资主体的类型及特点

2.2.3 土地的权属问题

2.3 在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程中协调“三大效益”

2.3.1 生态恢复与重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

2.3.2 “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

2.3.3 生态恢复与重建中“三大效益”的协调模式

3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几种模式

3.1 地被物的快速覆盖模式

3.1.1 模式的理论依据

3.1.2 恢复与重建方法实例一:条沟—草块模式

3.1.2.1 恢复与重建区概况

3.1.2.2 生物与工程措施

3.1.2.3 管理措施

3.1.2.4 结果分析

3.1.3 恢复与重建方法实例二:象草的快速覆盖模式

3.2 种草促林模式

3.2.1 恢复与重建区概况

3.2.2 模式的理论依据

3.2.3 恢复与重建方法

3.2.3.1 生物与工程措施

3.2.3.2 管理措施

3.2.3.3 结果分析

3.3 低效林改造模式

3.3.1 花岗岩区低效林的特点

3.3.2 模式的理论依据

3.3.3 恢复与重建方法

3.3.4 结果分析

3.4 封禁治理模式

3.4.1 模式的理论依据

3.4.2 恢复与重建方法

3.5 生态农业模式

3.5.1 模式的理论依据

3.5.2 恢复与重建方法

3.5.3 结果分析

3.6 乔灌草混交模式

3.6.1 模式的理论依据

3.6.2 恢复与重建方法

3.6.2.1 实例一:八十里河及水东坊乔灌草混交模式

3.6.2.2 实例二:根溪河小流域的乔灌草混交模式

3.6.3 结果分析

3.7 崩岗治理模式

3.7.1 模式的理论依据

3.7.2 恢复与重建方法

3.7.2.1 集水坡地的治理

3.7.2.2 崩积体的治理

3.7.2.3 崩岗沟底(通道)的治理

3.7.2.4 崩岗冲积扇的治理

3.7.3 结果分析

3.8 采矿迹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3.8.1 模式的理论依据

3.8.2 恢复与重建方法

3.8.2.1 采矿迹地的土壤整治与改良

3.8.2.2 工程措施

3.8.2.3 生物措施

3.8.3 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2 传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所面临的困惑

3 景观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关系

3.1 空间尺度的匹配性

3.2 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的应用

3.3 干扰理论的应用

4 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的特征分析

4.1 景观格局的度量指标

4.1.1 景观多样性指标

4.1.2 景观空间构型指标

4.1.3 斑块特征指标

4.2 根溪河小流域侵蚀景观格局指标度量结果及分析

4.3 罗地河小流域侵蚀景观格局的时间变化分析

4.3.1 小流域概况

4.3.2 土壤侵蚀景观分布

4.3.3 流失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

4.3.4 流失景观的转移矩阵和转移概率

4.3.5 原因分析

5 小流域景观生态设计

5.1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及依据的原理

5.2 退化山地系统景观生态设计的特点

5.3 根溪河小流域景观生态设计

5.3.1 设计指导思想

5.3.2 设计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3S”技术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应用

1 概述

2 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以长汀县为例

2.1 调查工作流程

2.1.1 数据源的收集

2.1.1.1 遥感图像

2.1.1.2 土地利用图

2.1.1.3 县级行政界线图

2.1.1.4 地形图、坡度图

2.1.1.5 植被覆盖度图

2.1.1.6 其它资料收集

2.1.1.7 野外作业

2.1.2 土壤侵蚀信息提取与表示

2.1.3 土壤侵蚀分类系统

2.1.4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2.1.5 图像判读、矢量图生成

2.1.5.1 生成2000年土壤侵蚀现状草图

2.1.5.2 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变化分析的数据准备

2.1.5.3 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变化的图像判读

2.1.5.4 矢量图生成

2.2 土壤侵蚀现状分析

2.2.1 土壤侵蚀类型和强度

2.2.2 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

2.2.3 土壤侵蚀的行政区分布

2.2.4 各地类的土壤侵蚀状况

2.2.5 野外验证

3 小流域GIS空间分析—以长汀河田的根溪河流域为例

3.1 小流域概况

3.2 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3.2.1 海拔的空间分布

3.2.2 坡度的空间分布

3.2.3 坡向的空间分布

3.3 小流域的侵蚀特征分析

3.3.1 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特征

3.3.2 崩岗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1 面积与分布

3.3.2.2 形态特征

3.3.2.3 朝向特征

3.3.2.5 活动状况

3.3.3 水土流失与海拔的关系

3.3.4 水土流失与坡度的关系

4 “3S”技术的优势与展望

4.1 “3S”技术的优势

4.1.1 多源数据祸合的技术平台

4.1.2 信息动态提取

4.1.3 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

4.2 展望

4.2.1 “3S”技术的融合

4.2.2 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

4.2.3 关于二次开发问题

4.2.4 传统手段与“3S”的融合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后的生态环境效应

1 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

1.1 研究方法

1.1.1 植物种类及样地调查方法

1.1.2 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依据

1.2 植物的生长分析

1.3 生物多样性

1.3.1 植物种类的历史对比分析

1.3.2 群落的植被区系组成

1.3.3 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

1.3.4 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下的植物群落特征比较

1.3.5 不同侵蚀类型植物多样性对比

2 土壤环境的变化

2.1 长汀水土流失区的土壤性状综述

2.2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及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养分特征

2.3 土壤侵蚀程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4 植被覆盖度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2.5 土壤团聚体及分散性分析

2.6 土壤侵蚀量分析

2.7 土壤微生物

2.7.1 不同草被土壤微生物类群比较

2.7.2 不同果园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比较

2.7.3 土壤微生物类群随土壤深度的变化

2.7.4 不同侵蚀程度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比较

2.7.5 不同重建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类群比较

2.7.6 土壤微生物的构成比例随植被的恢复而改变

2.7.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土壤肥力特征

3 小气候环境效应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植被重建区的小气候效应分析

3.3.2 相同重建措施其不同坡向的小气候效应分析

3.3.3 相同重建区措施其重建时间长短的小气候效应分析

4 生态环境效应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启示

4.1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艰巨性与时间尺度

4.2 植被的选择

4.3 施肥的重要性

4.4 关于对生态恢复与重建效果的评估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1 长汀县水土流失调查区植物名录

附表2 长汀县水土流失调查区土壤取样点信息

中文详细摘要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27

参考文献

  • [1].煤矿区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张邦花.山东师范大学2016
  • [2].城镇绿色空间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莹莹.复旦大学2012
  • [3].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变异与生态环境效应互动机制研究[D]. 黄木易.浙江大学2008
  • [4].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钟海燕.南京农业大学2011
  • [5].湿地亚硝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和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学研究[D]. 沈李东.浙江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土壤生态退化与生物修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 杨万勤.西南农业大学2001
  • [2].闽南地区的土壤侵蚀与治理[D]. 黄炎和.福建师范大学2001
  • [3].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素清.山西大学2004
  • [4].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调控[D]. 许明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 [5].两湖平原湿地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生态恢复设计[D]. 任宪友.华东师范大学2004
  • [6].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D]. 史志华.华中农业大学2004
  • [7].乡土草本植物对干热河谷退化土壤修复的生态效应及机制研究[D]. 张映翠.西南农业大学2005
  • [8].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汤小华.福建师范大学2005
  • [9].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模式与水土流失规律研究[D]. 杨一松.浙江大学2005
  • [10].广元市严重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益研究[D]. 宫渊波.四川农业大学2006

标签:;  ;  ;  

花岗岩侵蚀山地生态重建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