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是关于流行语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研究,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对流行语进行了概述,分别从流行语的定义、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分类和特点等方面进行理论的阐述,并用实例予以论证。第三部分交代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及其内涵。第四部分描述了流行语作用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流行语之所以能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与社会的脱节迫使教育对象另觅他途去接触、感悟社会,还在于流行语由于其自身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完全迎合了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而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产生了渗透式的影响。第五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流行语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第六部分中,笔者提出,要发挥流行语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克服其弊端,首先是要理性对待流行语文化,不可一边倒的对待此现象;同时着眼于流行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了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形成合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社会文化氛围,尤其提出要打造健康的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考试周刊 2017(43)
- [2].当前我国女性就业问题分析与思考[J]. 今日财富 2019(21)
- [3].重点学校“名亡实存”的原因探析[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11)
- [4].晋商文化的精气神——品读常家庄园[J]. 山西老年 2009(12)
- [5].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功能[J]. 改革与开放 2014(06)
- [6].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J]. 领导科学 2018(01)
- [7].“涵化”视域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促进机制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3(12)
- [8].中国当代前期电影的社会文化氛围[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9].辩证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 求实 2009(S1)
- [10].浅析“亲”的流行原因[J]. 焦作大学学报 2012(01)
- [1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培养研究[J]. 青春岁月 2015(03)
- [12].论教师政策变迁视野下的教师价值[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1)
- [13].细节撑起学校文化大厦[J]. 江西教育 2014(Z1)
- [14].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探究[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5(02)
- [15].浅谈民族博物馆在民族文物的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04)
- [16].总署第九次向青少年推荐百种图书[J]. 出版参考 2012(18)
- [17].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23)
- [18].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困境及其对策探析[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8)
- [19].采取系列措施 抑制低俗语言[J]. 新闻前哨 2016(03)
- [20].不朽的英雄颂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中的俄罗斯美术[J]. 收藏投资导刊 2016(Z2)
- [21].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6(04)
- [22].我省高职院校分类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2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研究——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J]. 改革与开放 2015(10)
- [24].廉政文化进机关的实践与探索[J]. 浙江国土资源 2012(06)
- [25].大语文与弘扬孝道[J]. 科技信息 2009(13)
- [26].博物馆陈列及社会化服务[J]. 智富时代 2015(08)
- [27].共享发展理念初探[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05)
- [28].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05)
- [29].高校大学生网上创业的SWOT分析[J]. 企业经济 2011(06)
- [30].试论毛姆小说中的种族主义思想[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