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四唑类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唑,四唑,含能配合物,晶体结构
双四唑类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侯雪敏[1](2019)在《叁唑及四唑类含能配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配合物在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选用合适的配体和金属盐可以制备出大量含能配合物,从可增加传统含能材料的能量密度,并降低含能材料的敏感度等。本文分别以5-氨基-1H-1,2,4-叁唑-3-乙酸(ATAA)、四唑(Tz)为配体和过渡金属盐制备出[Cu_3(ATAA)_3(H_2O)_7(OH)]?2NO_3、[M(ATAA)_2(H_2O)_2]?2H_2O(M=Zn,Cd)、[Zn(Tz)_2]_n、{[M_5(Tz)_9](NO_3)?6H_2O}_n(M=Zn,Cd,Mn)7种含能金属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A)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利用水热法和溶剂挥发法得到以上7种配合物的单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XRD)分别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Cu_3(ATAA)_3(H_2O)_7(OH)]?2NO_3的分子式为C_(12)H_(30)N_(14)O_(20)Cu_3,属于叁斜晶系,空间群为P-1;[M(ATAA)_2(H_2O)_2]?2H_2O(M=Zn,Cd)的分子式为C_8H_(18)N_8O_8M,其中,[Cd(ATAA)_2(H_2O)_2]?2H_2O属于叁斜晶系,空间群为P-1,其余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Zn(Tz)_2]_n的分子式为C_2H_2N_8Zn,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M_5(Tz)_9](NO_3)?6H_2O}_n(M=Zn,Cd,Mn)的分子式为C_9H_(21)N_(37)O_9M_5,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_3/m。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测定了3种叁唑类金属配合物对高氯酸铵(AP)、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及环四亚甲基四硝胺(HMX)的催化分解特性。采用DSC和TG研究了4种四唑类含能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测定其恒容燃烧热(Δ_cU)发现4种含能配合物的恒容燃烧热大小顺序依次为[Zn(Tz)_2]_n>{[Mn_5(Tz)_9](NO_3)?6H_2O}_n>{[Zn_5(Tz)_9](NO_3)?6H_2O}_n>{[Cd_5(Tz)_9](NO_3)?6H_2O}_n。之后根据Hess定律,由Δ_cU计算获得四种含能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_fH_m~((48)))。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获得了这4种四唑类含能配合物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参数及其对应的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函数。利用热分解特征温度及热分解动力学参数,通过计算获得了4种配合物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_(e0))、热爆炸临界温度(T_(bp0))、热点火温度(T_(be0))以及热分解过程的活化熵(ΔS~≠)、活化焓(ΔH~≠)和活化自由能(ΔG~≠),从而对其热安定性进行评价。利用K-J公式计算了它们的爆速和爆压,并测试它们的感度,以对其爆轰性能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连弟,刘婷婷[2](2018)在《吡啶基桥联双四唑钌(Ⅱ)配合物催化酮的转移氢化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氮配体具有稳定性好、易于合成等优点,而且其过渡金属配合物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因而在配位化学和均相催化等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吡啶骨架的叁齿NNN配体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和丰富的配位模式,如吡啶桥联的对称配体2,2':6',2''-叁吡啶、2,6-双恶唑啉基吡啶、2,6-双亚胺基吡啶和2,6-双吡唑基吡啶等在有机合成及配合物催化剂制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6-双四唑基吡啶也是基于吡啶的多齿配体,已被用于合成发光材料或高效回收次锕系元素等,但是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较少.过渡金属催化的不饱和化合物的转移氢化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不直接使用氢气等优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系列优异的配体及配合物在转移氢化反应中脱颖而出,如对甲苯磺酰手性二胺配体、2-甲胺基吡啶钌配合物、配体中含有NH官能团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等.我们也报道了几种吡啶基桥联的含氮配体及其钌配合物,并应用于催化酮的转移氢化反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合成了叁种连有不同膦配体的2,6-双四唑基吡啶钌配合物,并用于催化酮的转移氢化反应.从N~2,N~6-二对甲苯基-2,6-吡啶二甲酰胺(1)出发,经氯代/环化两步反应合成4-氯吡啶基桥联双四唑化合物(2),配体2与RuCl_2(PPh_3)_3在对应的反应条件下制得叁种连有不同膦配体的2,6-双四唑基吡啶钌配合物(3),其分子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X射线单晶晶体结构测定得到确认.将这叁种钌配合物应用于催化酮的转移氢化反应,当催化剂用量为0.5 mol%时,在异丙醇回流条件下,比较连有不同膦配体的2,6-双四唑基吡啶钌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膦配体为1,4-双(二苯基膦)丁烷的钌配合物3b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含有双叁苯基膦的钌配合物3a则表现出与3b相当或略低的催化活性,含有1,5-双(二苯基膦)戊烷的钌配合物3c活性最差.以3b为催化剂拓展了一系列酮底物,取代的芳香酮、链状和环状的脂肪酮都可以高效地被还原,大部分酮底物以>95%的转化率还原成相应的醇.含有氯取代基的苯乙酮对反应有较大的加速作用,反应时间更短,转化率更高.由于羰基环的张力,1-四氢萘酮与9-芴酮转化率略低.结合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提出了一条基于Ru-H活性中间体的内层反应机理:钌配合物在iPrOK作用下生成Ru(Ⅱ)-烷氧基中间体Ⅰ,随后发生β-H消除反应脱去一分子丙酮得到Ru-H配合物,Ru-H配合物与酮底物作用经过渡态Ⅱ生成另一分子Ru(Ⅱ)-烷氧基中间体Ⅲ,随后异丙醇与烷氧基发生交换生成目标产物,同时生成中间体Ⅰ完成催化循环.(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范建中[3](2016)在《柔性双四唑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功能配合物材料,因其特殊的催化、磁性、气体吸附与分离、发光等性能,成为近年来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配体和金属离子是影响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的主要因素。含氮配体在配位化学研究中一直受到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双四唑类有机小分子不仅配位点多,而且具有丰富的桥连及螯合配位模式;作为不少于两个质子的供体,既可以分子形式参与配位,也可以去质子化以离子形式参与配位。C-C单键可以自由旋转,赋予其丰富多彩的空间构象以适应金属离子的配位环境。本论文以柔性双四唑化合物配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水热法、溶剂挥发法设计合成了二十一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等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研究了一系列Zn~(II)/Cd~(II)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荧光、固体紫外漫反射等性质,同时考察了这些配合物光催化有机染料降解的催化活性,对部分Cu~(II)/Mn~(II)配合物的磁性、热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设计合成了叁个结构相关联的柔性双四唑配体:二(~1H-四唑-5-基)甲基-氨(H_3L~1)、二(~1H-四唑-5-基)乙基-氨(H_3L~2)、1,5-双(~1H-四唑-5-基)-3-硫杂戊烷(H_2L~3);并对其进行了红外、~1H NMR表征,测试研究了配体的固态荧光性能。2、通过水热法和溶剂挥发法,利用配体H_3L~1和H3L~2与不同的Zn~(II)/Cd~(II)盐反应,组装得到了十一个新型Zn~(II)/Cd~(II)金属有机配合物:[Zn(HL~1)(H_2O)]n(1)、[Zn(HL~1)]_n(2)、{[Zn_2(HL~1)2(H_2O)4]·2H_2O}(3)、[Cd(HL~1)]n(4)、[Cd_3(HL~1)_2Cl_2]_n(5)、{[Cd_2(HL~1)_2(H_2O)_4]·2H_2O}(6)、{[Cd2(HL~1)_2]·H_2O}_n(7)、[Zn(HL~2)]_n(8)、[Zn_2(HL~2)N3Cl]_n(9)、[Cd(HL~2)(H2O)3](10)、[Cd_2(H2L~2)(NO_3)(OH)(H_2O)]_n(11)。系统探讨了四唑环及柔性双四唑配体的配位模式,对配合物单晶结构进行了测试解析。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4、5和7具有叁维孔道网状结构,1、2、8、9和11呈现二维网状结构,3、6和10展现出零维双核与单核结构。同时,这些配合物具有一种sql二维拓扑结构以及sqc、bcu-x、tcj/hc、hxl四种叁维网状拓扑结构。研究了反应条件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对配合物的荧光、热稳定性、紫外固体漫反射等性质做了测试研究。3、通过水热法和溶剂挥发法,利用配体H3L~1、H3L~2和H2L3与不同的Cu~(II)/Co~(II)/Mn~(II)盐进行配位,组装得到了十个新型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Cu2(HL~1)_2(H_2O)_2](12)、[Cu(HL~1)(H_2O)_2](13)、{[Co2(HL~1)2]·TEA}(14)、[Co_3(HL~1)2(H_2L~1)2(H_2O)_4]_n(15)、{[Mn2(HL~1)2(H_2O)_4]·2H_2O}(16)、[Cu(HL~2)(H2O)2](17)、{[Cu_5(HL~2)_2(Cl O_4)_2(OH)_4]·4H_2O}_n(18)、{[Cu_5(HL~2)2(SO_4)_2(OH)2(H_2O)_2]·5H_2O}_n(19)、[Cu(HL~2)]n(20)、[Cu_3(L3)_2(OH)_2(H_2O)_2](21)。探讨了柔性双四唑配体的空间构型和四唑以及配体的配位模式,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晶体结构解析。结构分析表明,20呈现二维网状结构,13、15、18、19为一维链状结构和12、14、16、17、21展现出零维结构。配合物12、16分别具有pcu、bcu-x网状拓扑结构,配合物4和超分子5均为sql拓扑结构。对配合物12、16、19、20、21作磁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五个配合物均为反铁磁磁体。(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6-05-29)
李朋[4](2016)在《基于四唑类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构筑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位聚合物因在发光、磁性、催化和吸附等功能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四唑类配体具有多个配位点,配位方式灵活,其与金属离子配位能够得到结构新颖多变的配合物,迭氮离子和羧酸根是有效传递磁交换的桥联配体,具有丰富的桥联模式以及传递磁耦合多样性的特点。迭氮同四唑桥以及羧酸同四唑桥共桥构筑混桥四唑金属配合物,不仅使配合物的结构更加新颖多样化,而且使其具有更加独特的磁学性质。本论文利用具有多个配位点的四唑类有机配体及迭氮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金属离子配位组装构筑了一系列一维到叁维的配合物。对得到的13个配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光谱表征、红外以及元素分析,并对部分配合物进行了磁性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4-吡啶四唑金属配合物及其磁性研究4-吡啶四唑(4-pytz)是同时具有吡啶基团和四唑环基团双功能的配体,其在配位聚合物化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在磁性方面的研究尚不深入,因此我们开展了4-吡啶四唑(4-pytz)的配位化学和磁性研究。(1)以4-氰基吡啶为配体通过原位合成法与过渡金属离子Co(II)合成了叁维配合物1。其通过混桥四唑桥和迭氮桥连接四个金属离子,形成了四核单元。四核单元间通过四唑桥形成了S型的一维链。磁性研究发现链内存在亚铁磁耦合,配合物1表现具有自旋玻璃慢弛豫的亚铁磁行为。2.5-苯基四唑金属配合物及磁性研究(1)以苯基四唑(5-HPT),迭氮离子为配体与过渡金属盐Co(II)合成了一个叁维配合物2。迭氮桥和四唑环桥形成了立方形Co4O2(ON)2四核簇结构单元,四核簇结构单元通过μ6-CO32-离子,形成了十二核结构。十二核间通过π…π堆积形成了三维结构。磁性测试表明配合物2具有长程铁磁有序行为。3.5-(1-四唑)间苯二甲酸金属配合物及磁性研究5-(1-四唑)间苯二甲酸(H3TZI)是具有四唑基团和羧基基团的双功能配体,其配体具有多种配位模式,有可能形成四唑羧基混桥结构有利于磁性的研究;并且其配体有很强的荧光性有利于与荧光稀土结合研究其荧光性质。因此我们开展了其配位化学、磁性和荧光的研究。我们以5-(1-四唑)间苯二甲酸(h3tzi)为配体直接与过渡金属盐cu(ii)、co(ii)、ni(ii)、cd(ii)、zn(ii)、合成了五个配合物(3-7)。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部分配合物的磁性行为。配合物3-6是同构化合物([m2(tzi)(oh)(h2o)]),只是游离的溶剂分子不同,金属离子之间通过四唑环桥和μ3-oh桥连接。他们通过μ3-oh桥与叁个金属离子连接形成了一维Δ-链,Δ-链与h3tzi配体作用形成了叁维结构。具有(43)(4462)(4768)拓扑结构。配合物3表现了自旋倾斜、反铁磁有序和变磁行为共存的磁行为。4和5表现自旋倾斜的反铁磁行为。配合物7是单核结构单元,考虑到弱配位作用,配体上的羧基基团与zn(ii)是双齿螯合配位,在h3tzi配体分子作用下形成了叁维结构。配合物6和7发生了蓝移现象,这主要归因于配体分子之间的π…π*跃迁。我们以5-(1-四唑)间苯二甲酸(h3tzi)为配体与mn(ii)离子通过加入辅助配体,改变溶剂、温度得到了叁个配合物(8-10)。配合物8是基于四唑桥和羧基桥构筑的叁维结构。金属na(i)离子和mn(ii)离子通过四唑环上的1,2位氮原子桥和羧基单桥相连,在氢键和配体分子的作用下形成了叁维结构。配合物9通过羧基单桥和配体分子形成了双链结构,在氢键的作用下,链与链形成了二维层结构,二维层结构在配体分子的作用下形成了叁维网状结构。配合物9中含有线性叁核簇单元,叁核簇由两个不同的单桥(羧基单齿桥和羧基双齿桥连接金属离子)。配合物10中金属离子之间通过叁重桥[一个μ3-羟基,一个四唑桥(n1-n2)和一个羧基桥(o3b-c-o4b)]和双重桥[一个μ3-羟基和一个羧基桥(o5a-c-o4a)]连接。单元簇通过有机配体tzi形成了一维链。链与链之间平行堆积,通过配体作用形成了叁维结构。由于在后期的重复实验过程中,配合物8没有重复出来,因此就没有测试其磁性。磁性测试表明,配合物9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配合物10的磁性正在测试。我们以5-(1-四唑)间苯二甲酸(h3tzi)为配体直接与稀土盐dy(iii)、tb(iii)和gd(iii)反应得到了叁个双核单元一维链配合物,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1、12和13是同晶结构。稀土离子与配体上的羧基基团是双齿螯合配位和双齿配位。通过配体形成了一维链。配合物11、12和13的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形成了叁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1、12和13的磁性和荧光性质正在测试中。(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杨庆朋[5](2015)在《叁唑、四唑类富氧多氮含能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氮杂环(叁唑类,四唑类)金属配合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金属有机材料。由于其具有奇特的结构、丰富的电子效应、不饱和金属位点、高效的活性点等独特性能,它们在磁学,光学,气体吸附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其高密度,高耐热,高爆热,环境友好等优异性能,该类化合物在含能材料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在含能材料领域,多以一个或者多个氮杂环母体为配体合成配合物,该配体的不足之处是氧含量低,相应的配合物的氧平衡相对比较差。本论文首次以富氧多氮杂化化合物为含能配体,成功合成了优异性能的含能金属配合物,并对其配体的合成工艺,含能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富氧多氮杂环配体合成工艺的优化。初步探索了DNAT的最佳反应条件,及简化了后处理方法,使得产率高达70%以上;简化了Kx-50的反应条件,提高实验效率与节约成本。其次,对意外得到的3-氯-3-硝基-5,5’-偶氮-1,2,4-叁唑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为晶体属于斜方晶系,密度为1.728gcm-3。两个叁唑环与偶氮键基本共平面,该化合物上的氯原子易于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硝基易发生还原反应,环上的丰富的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等多种修饰位点,为制备其他高性能含能材料提供了潜在的应用价值。最后,富氧多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选用富氧多氮杂化合物为配体,以带有含能阴离子的金属盐为金属离子中心,采用溶剂热法,首次合成了Zn[(DNBT)2.(CH3OH)].2(CH3OH), Zn[(NH3)2.(OH)2].(DNBT), Cu[(Kx-50)2].(NO3)2,Zn[(Kx-50)2].(NO3)2,Ag[(Kx-50)].(NO3)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分析手段进行结构鉴定,同时对前两个化合物经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详细结构表征。对富氧多氮杂环配合物[Zn[(DNBT)2.(CH3OH)].2(CH3OH)],[Zn[(NH3)2.(OH)2].(DNBT)]的热稳定性,感度进行了研究。两种金属配合物的耐热性和感度均优于其配体DNBT。采用DMO13模块(源于Materials Studio)和Kamlet-Jacobs公式(简称K-J方程)等计算了3-氯-3’-硝基-5,5’-偶氮-1,2,4-叁唑的爆热爆速爆压,其性能与TNT相当。(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1-01)
李坤[6](2014)在《两种5-硝基四唑类含能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能、安全钝感型含能配合物是当今起爆药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未来起爆药的发展方向之一。四唑富氮化合物由于具有大量的C-N和N-N键,具有生成热高、密度高、能量高等特点,同时由于四唑环结构的芳香性,使其又具有高热稳定性的特点,成为制备起爆药的理想化合物。本文以5-硝基四唑为配体,Cu+2和Fe+2为中心离子,NH4+为外界阳离子制备了两种配合物起爆药,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氨基胍碳酸盐为原料,经重氮化和环合反应制备了5-氨基四唑含能中间体,以5-氨基四唑为原料经重氮化反应制备了5-硝基四唑铵含能中间体,以5-硝基四唑铵为配体,制备了NH4CuNT和NH4FeNT两种含能配合物。确定了它们的最佳工艺条件。(2)对制备的5-氨基四唑、5-硝基四唑铵和两种含能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EA).红外分析(IR)、核磁分析(NMR)、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推测了它们可能的分子式。(3)采用TG、TG-DTG分析了两种含能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并测定了两种含能配合物的爆发点、撞击感度、摩擦感度、火焰感度、静电感度和爆速等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01-01)
董文,管阳凡,严华,高斐鲜,欧阳振杰[7](2013)在《一种双四唑亚胺基钴和铜异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种钴和铜异金属配合物[Cu(pn)2Co2(BTA)4(pn)2]·4H2O,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了该化合物是叁核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其晶胞参数如下:a=8.657 1(2),b=13.666 7(3),c=18.516 7(3),β=100.783 0(10)°,Mr=1 154.47,V=2 152.10(8)3,Z=2,Dc=1.782 g·cm-3,μ=1.343 mm-1,F(000)=1 190.0,R=0.044 4,wR=0.107 9(I>2σ(I)).在该化合物中,π-π作用和O-H…N,N-H…N和O-H…O氢键连接配合物单元和结晶水形成了叁维超分子结构.并报道了该化合物溶液的荧光性质.(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夏正强[8](2013)在《双四唑—铜(Ⅰ/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高能、钝感含能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是目前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本文从分子设计出发,以系列高能双四唑化合物为基础配体,通过引入强的螯合辅助配体共同与绿色、污染小的铜(Ⅱ)离子作用,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含能配合物,并研究了其结构、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改进文献方法合成了六种双四唑配体5,5'-(1,2-苯)二(1氢-四唑)、5,5'-(1,3-苯)二(1氢-四唑)、5,5'-(1,4-苯)二(1氢-四唑)、5,5'-(1,2-乙基)二(1氢-四唑)、5,5'-亚甲基双四唑以及一水合5,5'-二(1氢-四唑)氨,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分析,1HNMR以及X-射线衍射表征。2、利用水热/溶剂热合成方法,以上述六个双四唑化合物为主配体、1,10-菲啰啉/2,2'-联吡啶为辅助配体,通过与Cu2+反应合成了15个双四唑-铜(Ⅰ/Ⅱ)配合物(氮含量:22%-40%),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分析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双四唑类配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键合模式,不仅能够以桥连、螯合等多种形式参与配位,而且可作为给体、受体或者π共轭体系积极参与形成氢键、π-π堆积等超分子作用力。在上述配合物结构中,本文发现了有关上述配体的7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双四唑配位模式,丰富了四唑的配位化学。3、借助TG-DTG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配合物的框架均具备较好的热稳定性(>200℃),其中配合物[Cu4(BTB)2(phen)4]n (8)可在303℃之前稳定存在。另外,配合物主体框架的坍塌均异常迅速,也符合含能材料瞬间释放能量的特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3-06-30)
邱燕璇,杨猛,严华,高斐鲜,欧阳振杰[9](2013)在《双四唑胺和钐构筑的含单核结构的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四唑胺(H2BTA)、氯化钐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双四唑胺合钐配合物[Sm2(BTA)3.(H2O)10].5H2O(H2BTA=双四唑胺)。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这个配合物属于叁斜晶系,P1空间群。在配合物中,两种不同的Sm3+离子与双四唑胺的2个螯合N原子和水分子配位形成2种八配位的四方反棱柱结构的单核配合物单元。在2种单核配合物单元和结晶水分子之间,存在着O-H…N,O-H…O和N-H…N 3种不同的氢键,形成叁维超分子结构。(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舒远杰,李华荣,龙新平[10](2011)在《四唑类含能金属配合物理论计算方法探究之:能带结构和态密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现有的四唑碱金属盐(包括:碱金属盐NaTz·H_2O、LTz、RbTz、CsTz,高氮盐:NH_4Tz·H_2O、N_2H_5Tz·H_2O)和BNCP为初始研究对象,运用Materials Studio 5.0软件探寻能有效计算和分析四唑类含能金属配合物(TEMCs)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计算思路和方法。CASTEP模块的GGA/PBE算法得到了较好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09-15)
双四唑类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含氮配体具有稳定性好、易于合成等优点,而且其过渡金属配合物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因而在配位化学和均相催化等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吡啶骨架的叁齿NNN配体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和丰富的配位模式,如吡啶桥联的对称配体2,2':6',2''-叁吡啶、2,6-双恶唑啉基吡啶、2,6-双亚胺基吡啶和2,6-双吡唑基吡啶等在有机合成及配合物催化剂制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6-双四唑基吡啶也是基于吡啶的多齿配体,已被用于合成发光材料或高效回收次锕系元素等,但是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较少.过渡金属催化的不饱和化合物的转移氢化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不直接使用氢气等优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系列优异的配体及配合物在转移氢化反应中脱颖而出,如对甲苯磺酰手性二胺配体、2-甲胺基吡啶钌配合物、配体中含有NH官能团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等.我们也报道了几种吡啶基桥联的含氮配体及其钌配合物,并应用于催化酮的转移氢化反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合成了叁种连有不同膦配体的2,6-双四唑基吡啶钌配合物,并用于催化酮的转移氢化反应.从N~2,N~6-二对甲苯基-2,6-吡啶二甲酰胺(1)出发,经氯代/环化两步反应合成4-氯吡啶基桥联双四唑化合物(2),配体2与RuCl_2(PPh_3)_3在对应的反应条件下制得叁种连有不同膦配体的2,6-双四唑基吡啶钌配合物(3),其分子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X射线单晶晶体结构测定得到确认.将这叁种钌配合物应用于催化酮的转移氢化反应,当催化剂用量为0.5 mol%时,在异丙醇回流条件下,比较连有不同膦配体的2,6-双四唑基吡啶钌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膦配体为1,4-双(二苯基膦)丁烷的钌配合物3b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含有双叁苯基膦的钌配合物3a则表现出与3b相当或略低的催化活性,含有1,5-双(二苯基膦)戊烷的钌配合物3c活性最差.以3b为催化剂拓展了一系列酮底物,取代的芳香酮、链状和环状的脂肪酮都可以高效地被还原,大部分酮底物以>95%的转化率还原成相应的醇.含有氯取代基的苯乙酮对反应有较大的加速作用,反应时间更短,转化率更高.由于羰基环的张力,1-四氢萘酮与9-芴酮转化率略低.结合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提出了一条基于Ru-H活性中间体的内层反应机理:钌配合物在iPrOK作用下生成Ru(Ⅱ)-烷氧基中间体Ⅰ,随后发生β-H消除反应脱去一分子丙酮得到Ru-H配合物,Ru-H配合物与酮底物作用经过渡态Ⅱ生成另一分子Ru(Ⅱ)-烷氧基中间体Ⅲ,随后异丙醇与烷氧基发生交换生成目标产物,同时生成中间体Ⅰ完成催化循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四唑类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侯雪敏.叁唑及四唑类含能配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和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9
[2].王连弟,刘婷婷.吡啶基桥联双四唑钌(Ⅱ)配合物催化酮的转移氢化反应(英文)[J].催化学报.2018
[3].范建中.柔性双四唑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6
[4].李朋.基于四唑类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构筑与性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
[5].杨庆朋.叁唑、四唑类富氧多氮含能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6].李坤.两种5-硝基四唑类含能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14
[7].董文,管阳凡,严华,高斐鲜,欧阳振杰.一种双四唑亚胺基钴和铜异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英文)[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夏正强.双四唑—铜(Ⅰ/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D].西北大学.2013
[9].邱燕璇,杨猛,严华,高斐鲜,欧阳振杰.双四唑胺和钐构筑的含单核结构的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3
[10].舒远杰,李华荣,龙新平.四唑类含能金属配合物理论计算方法探究之:能带结构和态密度[C].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